第30章 三清入人族
- 洪荒:我,黃龍,截教首徒
- 我在半夜寫小說
- 2074字
- 2025-01-07 23:40:19
黃龍聽聞此言,心中一震,忙道:
“弟子愚鈍,只是恰逢其會,蒙師尊教導(dǎo),方有今日之成就。”
通天看著黃龍,眼中流露出幾分難得的欣慰,語氣鄭重卻不失和煦:
“黃龍,你的禮道傳承已初具規(guī)模,未來必將成為人族立身之本。
這禮道,不僅助你自身成道,更將深刻影響人族的命運與發(fā)展。
此舉,功德無量,你須再接再厲,切勿自滿。”
黃龍聞言,神色愈發(fā)恭敬,微微躬身道:
“弟子謹遵師命,不敢有絲毫懈怠。”
通天環(huán)顧黃山四周,目光落在那日漸濃郁的功德光輝上,語氣稍緩:
“此地因你傳道而沾染功德,已然化作一處寶地。
未來,黃山不僅是禮學(xué)的祖地,更會成為人族禮道的朝拜之所。
你需仔細布陣,將此地徹底護持好。”
黃龍輕輕頷首,隨即運轉(zhuǎn)法力,揮袖間在黃山布下層層陣法。
這些陣法隱隱散發(fā)著道韻,與禮道法則相輔相成,牢牢守護著這片功德之地。
黃龍的神情愈發(fā)堅定,望著山巔說道:
“弟子必會守護黃山,使禮道長存天地之間。”
夕陽的余暉灑在黃山上,黃龍的身影映襯著天地間的恢弘氣象,禮道的光輝仿佛化作無形的絲線,將他與人族的命運牢牢纏繞在一起。
元始站在黃山的一側(cè),目光微凝,注視著遠方山巔彌漫的禮道光輝。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深思,似乎看到命運彼端的線條。
沉默片刻后,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抹淡淡的感慨:
“禮道,雖為小道,卻能牽動如此之多的氣運,豈止是成就一位圣人?看來,這人族……果真不凡。”
他的聲音低沉、穩(wěn)重,帶著一種看破世事后的從容。
話語落下,似是有一股無形的氣流在周圍悄然彌散,仿佛他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帶著命運的重量。
太清則微微捋須,輕笑一聲。
笑容雖淺,卻含著深意。
眼中透出淡淡的欣慰與寵愛:
“是極,二弟所言不差。
人族雖弱小,體內(nèi)卻潛藏著無窮的潛力與韌性。
若能引導(dǎo)得當,日后必成洪荒中舉足輕重的一族。
如此禮道,若非天命所歸,怎能如此應(yīng)時應(yīng)景?
此時此刻,黃龍所傳,正是天道所示,已成大勢所趨。”
他頓了頓,仿佛在做出一個決定,
“待我化身人族,行走一遭,親自看看這禮道究竟能引出怎樣的氣運。”
他的語氣中沒有任何遲疑,眼中有一股無法掩飾的興奮與期待,仿佛看到了一個新天地的開端。
太清向來不輕易參與世事,但此刻卻被禮道的力量所吸引,心中暗自生出一股莫名的激動。
通天則在一旁輕輕頷首,臉上露出一絲驕傲的微笑,目光中似有一道淡淡的光芒流轉(zhuǎn):
“黃龍能傳此道,亦是我等一幸。
雖說他以此道為基,依舊是我弟子。
人族的未來,或許真的能在他手中開創(chuàng)一番天地。”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種輕微的滿足感,仿佛看到了自己培養(yǎng)的弟子終于邁向了更高的臺階。
然而,元始聽罷,微微一笑,環(huán)視一眼太清與通天,眼神平靜無波,語氣淡然:
“既然如此,我等便一同化身,行走于人族,看看這禮道如何深植人心。”
他的聲音如風般清遠,仿佛隨時準備拂去一切塵埃,留下一份久遠的寧靜。
話音剛落,太清的身影驟然變化,仿佛一陣風吹過,天地之間的氣息也隨之變得古老而厚重。
他的氣質(zhì)瞬間從飄逸的仙氣轉(zhuǎn)為溫和樸素,仙靈之氣消散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如同山岳般堅實的蒼老氣息。
這股氣息并非壓迫感,而是一種沉穩(wěn)的力量,仿佛所有的時光都凝聚在此,天地的萬象都為之停駐。
他的容貌逐漸發(fā)生變化,蒼白的發(fā)絲隨著風飄動,仿佛滄桑歲月的痕跡。
白須飄揚,眉眼間透著一種歷盡風霜的睿智,仿佛在歲月的長河中看透了人間的苦與樂。
他騎著一頭青牛,牛身毛發(fā)油亮,動作輕盈,仿佛與他心意相通。
每一步踏出,腳下的土地似乎都在響應(yīng)著他的步伐,青牛步伐悠然,卻帶著一種天道歸于的從容。
他不急不緩,漫步于廣袤的山道上,任由風輕輕拂過他那厚重的長須。
不久后,太清行至一座樸實的部落。
空氣中帶著泥土和草木的香氣,夾雜著動物的氣味和不遠處河流的濕潤氣息。
部落的房屋并不整齊,許多屋頂是用粗糙的木板和茅草搭成,圍墻是用木樁和泥土堆砌而成,顯得極為簡陋。
部落內(nèi)的村民大多衣衫破舊,膚色黝黑,手中握著簡單的工具——如木槌、石斧、藤條等,正在辛勤地耕作或收集生活必需品。
部落的中心是一個簡陋的集會場所,周圍圍繞著幾個火堆和石凳,
空氣中彌漫著火焰燃燒的氣息,偶爾傳來孩子們的嬉笑聲,和老人在講述部落的古老傳說。
太清走過這些簡陋的房屋,平靜的目光掃過每一處。
就在這時,太清的目光落在了部落邊緣的一個少年身上。
少年面容清秀,年紀不過十四五歲,穿著粗布短衣,手中拿著一柄破舊的彎刀。
雖然他的身形瘦弱,但眼中卻閃爍著一絲迷茫和不安。
太清走向少年,步伐從容不迫,仿佛他與這片土地本就融為一體。
他靠近少年,目光溫和,仿佛一眼便洞悉了少年的內(nèi)心:
“貧道觀你與我有緣,可愿意隨修行?”
這話像是山間的一陣輕風,吹拂過少年心頭的迷霧。
少年的眼神微微一凝,仿佛這句話擊中了他內(nèi)心深處最隱秘的渴望。
他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破舊彎刀,那曾經(jīng)為他帶來力量的工具,如今卻顯得如此沉重。
就在這一刻,他的心中仿佛打開了一扇門,一道光芒照進了他曾經(jīng)昏暗的世界。
少年仰起頭,看向太清,眼中流露出一絲光亮,那是一種久違的希望:
“我愿意隨師修行。”
他說完,跪下行禮,表達對太清的敬意。
太清微微一笑,俯身輕輕扶起少年,語氣低沉且溫暖:
“從今往后,你便是我的弟子,你的道號便叫‘玄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