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機械廠,返回學校
- 挖礦太陽系,從奧陌陌開始
- 自由分子
- 3033字
- 2024-12-27 14:57:42
在機械廠待了半個下午,于洋和堂叔聊著天,聽他介紹機械廠的情況,又到廠房和大院里轉了轉,于洋起碼心里也有底了。
雖說是機械廠,其實頂多只能算是個大的維修廠、改裝組裝工廠,談不上制造機械,生產的機械設備主要供應家里的礦場使用。
偶爾也給別人修修機械,改裝機械之類的,再在一些大工廠定做零部件,組裝礦場用的各種機械,沒有獨立制造機械能力和設備。
對于洋來說,這個機械廠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局了,他回去就要好好規劃下一步怎么走,任重道遠。
整個十月假期,爸爸又帶著于洋到三晉礦業公司離家不遠的幾座礦場轉了轉,距離遠的礦場時間有些來不及去了,假期就七天。
目前三晉礦業公司的礦場中有8座是在晉省,其他的在貴省有2座、川省2座、陜省1座。
這些礦場里面有10座是破產的礦場,還是一樣對公家來說沒多少價值的,這些年三晉礦業公司主要是靠這個掙錢。
已經榨干了三十多座廢礦尾礦,這種礦場一般就只能剩幾千,最多萬噸的礦石,也有也撿漏過幾個十幾萬噸的煤礦。
至于為什么還剩幾萬噸十幾萬噸就倒閉了?一個是由于都是老礦場,以前的探測技術也不先進,沒個準數,礦藏分布不均勻,挖著挖著發現沒了,也許就隔著一鐵鍬的距離,也沒繼續去挖。
二是以前沒有先進的機械,很多礦場都是靠人去挖的,沒了礦石沒法支付工人的工資等開支,入不敷出,反正是公家的,也就倒閉了,轉手賣給私人還能換倆錢,多方有利,都很樂意。
新礦就比較麻煩,露在地上的基本都有主了,還得辦理一系列手續才能開采,這十來年三晉礦產公司也只開了3座新礦,其中2座煤礦,1座鐵礦。
3座新礦的儲藏量都不是很大,煤礦都只是一千多萬噸的小礦,不過還好煤礦是半露天的煤礦,鐵礦只有四五百萬噸儲藏量,而且品位很低,也是好不容易才拿到手的。
干尾礦生意的也不是只有于洋家公司一家,現在競爭很激烈,國內的新礦也很不好拿,公司的礦只夠挖三四年的.
所以前一世的兩年后,于洋爸爸就是因為遲遲找不到新礦,手里的礦又快挖完,被別人得到消息給暗算了,投入巨額資金去黑州買了一個幾乎沒法開采的礦山。
記得當時于洋去鐵窗探望爸爸的時候,爸爸說后來根據他找人調查的情況,這個礦是在黑洲中東部三國連接處一座礦區中的一座銅礦。
但是這座礦山的銅礦儲藏量不大,按當時的銅礦價格不值一億美刀,對方找了外國的專門搞騙局的人假扮專家和勘探公司,在探測報告上作假,把附近一座大礦山的數據給套了過來,把這個小礦山估值了5億刀樂。
這個內幕當地人都不一定能弄清楚,更何況不明所以的于洋爸爸也是病急亂投醫,只粗略的算了算,覺得拋掉成本,自己公司還能掙3億刀樂,所以就上了當。
就是因為這次的失誤,導致公司還不上貸款,手里的礦又挖完,公司破產,于洋爸爸覺得是自己的原因,為了不牽連親戚們,自己扛下了所有,公司拍賣后還差將近1億元夏幣,不得不進鐵窗5年,于洋媽媽還大病一場……
將來礦還是要繼續買,但是現在三晉礦產公司體量還小,只能在國內撲騰撲騰,國外暫時不考慮,等以后體量大了,有自保能力了再去海外撲騰吧。
現在能做的是加大在國內的搜礦力度,建立專門搜礦的部門,廣撒網,還是能收到一些不錯的礦場的,不論新礦還是尾礦。
于洋這邊再發展機械制造,發展好了未必比不過礦石生意,設想里第一步就先這么走,以積累資金為主,技術進行迭代儲備,機械廠再進行改造升級。
假期一晃而過,最后一天準備回學校,于洋媽媽還抱怨好不容易放假也不多陪陪她,只跟著他爸爸到處跑。
吃過午飯,本來要坐大巴車回學校的,爸爸說要開車送于洋回學校,但是公司有事不能離開,最后是讓公司的司機送于洋回的學校,讓他也享受了一把二代的待遇(還沒考駕照,雖然上一世會開車了)。
于洋想著明天開學之后就給那個助教說不出國了,隨便找個理由打發他。
再一個于洋打算先申請研究生提前畢業,再考個博士,找一個好的導師,用學校的實驗室搞一下研究,家里又沒有實驗室,沒法進行研究試驗,還是白嫖學校吧。
于洋研究生的畢業設計就搞柴油發動機,他打算設計一款比現在市場上稍微先進一點點的柴油發動機,再申請專利,授權給一些大廠或者價格合適的話賣了換點錢做啟動資金,這樣就不用爸爸資助了。
至于為什么不自己造,就算于洋爸爸把機械廠交給于洋,他目前還是沒有能力去造發動機的,三晉礦產公司的錢還要留著去收礦,不可能給機械廠投資太多。
假期結束,回到學校的第一天,于洋上午就去找了李助教,還是那間辦公室。
于洋道“老師,我爸媽不同意我去留學,他們說家里就我一個兒子,萬一一去不回,誰給他們養老,所以,很抱歉,我不能去漂亮國留學了”。
李助教道“怎么會回不來?老師不也是留學幾年就回來了嗎,現在交通很方便,坐飛機也就十幾個小時就回來了,是因為費用的事情嗎?
你沒告訴你爸媽漂亮國的大學獎學金都很高的,以你的能力絕對可以拿到不少,不用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于洋又道“老師,不是錢的事,坦白給你說吧,我家里其實是開礦產公司的,不缺錢,爸媽就是不想我離他們太遠,而且還想讓我趕緊畢業,回家繼承家業”
對,于洋攤牌了,不裝了,他是富二代,不需要去留學鍍金,看著李助教一臉懵逼的樣子,怎么突然來了個大反轉?
這種人于洋懶得理他,多說一句話都感覺對不起祖宗,而且怕忍不住打他,強忍著膈應的感覺,沒等李助教繼續忽悠,隨便找了個理由就離開了,反正這輩子是不可能再出去留學的。
于洋下午就向導師申請使用學院的實驗室,他計劃用一周時間把碩士畢業論文和設計搞出來,其實以目前的能力三天就能搞定。
主要是怕過于突兀,還得給導師解釋是之前就準備的,最近才完成,學分其實也差不多夠了,研究生畢業的條件基本具備。(YY小說,不要考慮合不合理,本身就不合理,看著順嘴就行)
2X03年的時候夏國網絡才興起沒多久,購物網站、個人博客也剛剛上線,個人計算機普及率還不高,前一世于洋也是上了西大才開始接觸計算機,專業的設計軟件也很少。
于洋先是花了3天時間給自己做了一個簡易的設計軟件(還是因為電腦運行速度太慢),在網上搜集了一下目前市場上使用的柴油發動機的資料。
根據資料和上一世學習到的技術,于洋設計了一款大型工程機械設備使用的通用型柴油發動機,體積優化縮小8%。
性能比目前市面上的同類發動機性能提高了10%左右,能耗降低5%左右,相關設計論文也寫了出來。
一周后,于洋把論文和設計稿都交給了導師王教授審核,并且提出了提前畢業的申請。王教授很驚訝,這才學了一半,你就不聲不響的把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搞出來了?
不過驚訝歸驚訝,還是先仔細看了于洋的論文和設計,王教授教過很多學生,天才也遇見不少,申請提前畢業的也不是沒見過。
王教授花了兩天時間審閱完于洋的論文和設計,給他指出了一些漏洞,又提了一些改進意見,其實這是于洋故意的,以他前一世博導的水平,研究生的論文和設計小意思,只是為了不讓自己太顯眼而已。
王教授對于洋道“雖然你的論文和設計很不錯,如果技術可行的話就要聯系工廠進行實物制造,畢竟這個東西能不能達到設計的效果還是要制造實物出來測試才行。
學校的實驗室沒有大型鑄造設備,你得去工廠才行,咱們學校和很多大工廠有合作關系,不過費用這一塊就需要你自籌了,具體費用多少你和工廠那邊溝通吧,畢竟這不是學校的項目,工廠的事情老師和學校可以幫你聯系。”
“如果費用有困難的話,你可以把這個項目申請為學校的項目,不過那樣一來,你的這個設計就不完全屬于你自己了,你要明白這一點。”王教授又補充道。
“謝謝王老師,費用的問題我自己可以解決,工廠的事情就麻煩您給聯系了”于洋道。
于洋和王教授又聊了一會就告辭離開了,王教授讓他回去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