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安排工作,花錢改造機械廠
- 挖礦太陽系,從奧陌陌開始
- 自由分子
- 2855字
- 2024-12-28 10:00:36
司機把于洋送到了西大,于洋和張麗先回了公司,裝修已經完成,門窗都打開正在散氣味,桌椅電腦等辦公用品也配置齊全。
由于租的房子小,也只是臨時駐地,就沒有隔開小間,公司幾人暫時沒有工作要做,都在打掃衛(wèi)生,看到于洋到來,都停下手里的活向他問好。
“于總好!”眾人向于洋問好。
于洋向幾人點頭微笑道“大家好,我不在的這幾天大家辛苦了,手里的活收拾好,我們開一下會,晚上我再請大家吃飯,算是公司開業(yè)聚餐?!?
收拾好衛(wèi)生,眾人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于洋開始向全體員工(加上他10人)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
“大家好,創(chuàng)業(yè)初期,辦公環(huán)境有些簡陋,但是這只是臨時的,不久的將來,我會給大家提供一個更好的辦公環(huán)境”
“我創(chuàng)辦的這家公司全稱一元科技公司,是一家以高科技研發(fā)為主要業(yè)務的公司……”
……
于洋又向員工們簡單說了一下公司的資金情況、重工集團的交易以及收購了一家機械廠、入股一家礦產公司大概情況,沒有具體多少錢,只說了一下過億。
雖然現在公司看起來規(guī)模很小,但是前途(錢途)光明,于洋給員工們開出的薪資也是長安城的大公司水平。
因為自己這個老板還要繼續(xù)讀博士,博士畢業(yè)前學校旁邊的這個公司主要是為于洋服務(一年左右)。
于洋吧啦吧啦一通畫餅,要不是于洋讓財務把和重工集團的合同以及銀行對賬單(以億為單位的一串數字)拿出來給員工們看了一部分,不知道的還以為于洋在搞皮包公司(于洋:冤枉?。?。
一元科技公司將執(zhí)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每周雙休,加班另算加班費等等一大堆待遇福利,于洋不是周扒皮,用不著剝削員工。
五點下班之后,于洋讓張麗在西大附近的高檔酒店定了房間,眾人胡吃海喝一頓之后,又去了KTV玩到了半夜。
公司里都是年輕人,吃喝玩樂更容易拉近關系,本身于洋也沒什么架子。(李磊:沒有我的份@_@!于洋:下回補上。)
除了這間處理公司行政事務辦公室,于洋還要再找個地方成立一元科技公司的研發(fā)中心,還要招聘研發(fā)人員和機械廠的工程師,現在于洋是公司負責人兼唯一的研發(fā)人員(CEO+CTO)。
第二天,公司的員工們都按時來上班,并沒有被昨天的吃喝玩樂所影響,于洋安排了不少任務,每個人都要開始忙活起來。
先讓張麗去搜集長安城可以用作研發(fā)中心的地方,又安排一名前臺(兼職后勤)和財務去汽車市場采購3輛小汽車。
2輛20萬左右公司公用,1輛30萬左右給自己用,選好之后給自己說一下,沒問題就用公司名義買下來。
之前問了李磊和張麗都會開車,就沒有再招司機,公司其他人基本都會開車。
于洋拿出和三晉礦業(yè)簽的好合同,讓財務買完車之后去銀行分別向三晉礦業(yè)公司的賬戶轉賬三千萬和七千萬夏幣,三千萬是收購機械廠的費用,七千萬是入股的資金。
這樣,一元科技公司的賬上還剩5個億,錢不能閑著,現在要盡快把錢都花出去,捂在手里沒有意義。
2億用來新建天工機械的廠房和生產線,等機械廠的銀行賬戶開好之后,先轉過去1億夏幣。
1億用來采購制造工礦機械的材料、發(fā)動機和其他零部件,1億建研發(fā)中心,最后留1億機動,用來公司日常開支和其他項目支出。
安排好眼下的工作,于洋就得忙著把公司的主打產品做出來,現在技術和產品就他一個人。
先是把做畢業(yè)設計時候于洋自己制作的設計軟件安裝在公司電腦上,然后就開始在網上搜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機械設備資料,現在的水平他還不太了解。
以這些公開資料參數,先設計幾款工程機械的通用底盤,輪式4*4,6*6,8*8型、履帶式等等,更大型的10*10等型號的等天工機械那邊工廠二次升級之后再設計,現在談制造大型設備還太早,輪式和履帶式各三種型號夠用一段時間了。
設計完通用底盤之后,還要再設計模塊化的工程機械設備車體,先以礦用裝載機、挖掘機等設備為主。
還有操控系統,傳動系統等等,總之技術水平,性能指標比市場上同類產品高10-15%就行。
畢竟于洋的一元科技公司沒有一點名氣,只能把產品做好,先賣給自己家礦業(yè)公司的礦場使用。
再通過三晉礦業(yè)公司的關系網,把設備賣給和他們相熟的礦場使用,等有了名氣再制造更多種工程機械,擴大規(guī)模產能。
現在也只能通過三晉礦業(yè)公司的關系,于洋是除了學校誰也不認識,學校沒有開設挖掘機專業(yè),所以也不需要挖掘機。
至于剛剛打過交道的重工集團,本來人家就是干這個的,不說你搶生意就算客氣了。
…
由于現在整個一元科技公司只有于洋一個人負責設計和研發(fā),加上2X03年的個人電腦性能,還有功能簡單的設計軟件。
于洋用了足足半個月(還得忙學校的事)才設計好6款大中小型通用底盤,再在這6種底盤基礎上各自設計了6款被他命名為“搬山-2004”系列的工程機械設備。
其實對于洋來說很簡單,設計6種工程機械模塊,然后分別按照比例安裝在大中小型的輪式和履帶式底盤上,這也許就是通用型和模塊化設計的好處。
……
李磊在三晉待了一周時間,回來向于洋匯報廠房設計圖紙情況,設計公司給出的設計圖紙和于洋的方案出入不大,于洋稍微修改了一些細節(jié)就讓李磊帶回去找設計公司定稿。
廠房的升級建造在于洋離開三晉的第三天就找好了建筑公司,也是于洋爸爸的關系找的晉省的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建造工廠方面很有經驗。
天工機械廠一期工程是改造原有廠房(1號)并新建一座2號廠房,二期工程是建造3-6號一共4座廠房。
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建筑公司預計3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期工程主體建造(加錢情況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過年前(2X04年)就可以開始施工了。
確定了廠房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后,于洋就安排財務就把1億夏幣資金打入天工機械廠的賬戶,李磊則是每隔一周去三晉待兩天替于洋監(jiān)督機械廠項目的工程進度。
安排完天工機械廠的建設工作,眼下于洋就可以著手招聘機械廠的工程師和工人了
在廠房建成再到設備安裝調試之間的這段時間,還需要對新招聘的工程師、技術工人和機械廠原有的工人進行統一培訓,這樣新工廠建成后不耽誤生產。
剛開始于洋給公司人事部門只招了兩個人,現在看來遠遠不夠,需要擴大人事部,讓他們再去招人,還有員工的培訓,不能什么事都讓他這個大老板兼首席技術官親力親為。
現在天工機械廠的事情大部分還是交給堂叔于志強處理,等走上正軌之后還是要招聘專業(yè)人員管理,到時候堂叔或回三晉礦業(yè)公司或留下來當個副職就看他自己的選擇了。
12月下旬的時候,于洋等來了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答辯,以他的能力很順利的就通過了,等到明年3月份就可以報名博士生考試。(不要用正常的世界觀來看……)
于洋設計完“搬山-2004”系列之后也沒有閑著,還要尋找適合作為研發(fā)中心的地方,雖然不用自己跑腿,還是要操心的。
又抽空去了駕校報名考了個駕照,上一世做了很多年老司機,本來就會開車,多花了點錢來個加急,一周就拿到了駕照,忙的是團團轉。
張麗按照于洋的意思找了幾個適合作為研發(fā)中心的地方,但是最終還是需要于洋親自確定,雖然于洋很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建造一個新的研發(fā)中心。
奈何現在一分錢掰兩半花,能省則省,六個多億看似很多,一座工廠,一個研發(fā)中心,分一分就剩不了多少了。
如果按照于洋設想的研發(fā)中心,賣專利和合金配方的錢只夠建個空殼,需要的高科技設備那得是天文數字,只能慢慢來。
現階段的研發(fā)只能做迎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先多掙錢,一步一步來吧,雖然沒有金手指,但是重生已經是于洋最大的優(yōu)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