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比賽日,蕭晚晚是國乒中率先登場的球員,她在女單首輪對陣的是來自中國臺灣的鄭怡靜。
鄭怡靜已經32歲,參加了很多的國際比賽,比賽經驗非常豐富,競技水平也比較高,排名高居第10位。
隨后第二位是王曼昱,將在女單首輪對陣斯佐科斯,后者是羅馬尼亞王牌選手,曾多次擊敗國乒球員,對于王曼昱來說不容小視。
國乒第三位登場的球員是梁靖崑,他將在男單首輪對陣李元璋,接著是林高遠對陣阿薩爾,最后是孫穎莎對陣田志希。
對手實力都比較一般,國乒4位球員有望順利通過首輪關。
另外,首個比賽日的最大看點就是朱雨玲復出,作為國乒昔日的世界冠軍,朱雨玲如今代表澳門參賽,首輪對陣波蘭選手娜塔莉亞·巴約,朱雨玲表示過去幾年沒有系統訓練,但她會努力戰勝自我。
如果朱雨玲順利獲勝,第二輪極有可能對陣好朋友王曼昱。
朱雨玲戰勝傷病,重返賽場,不管結果如何,都值得尊重。
首日還有莫雷加德對陣戶上隼輔、達科·約奇克對陣趙大成、吉村真晴對陣弗朗西斯卡等強強對話。
冠軍賽只有一張球臺,所有比賽依次進行,首日的具體賽程如下(9月9日):
11:00女單第一輪:鄭怡靜VS蕭晚晚
11:35男單第一輪:林文政VS皮切福德
12:10女單第一輪:徐孝元VS朱芊曦
12:45男單第一輪:莫雷加德VS戶上隼輔
13:20女單第一輪:帕拉南VS杜凱琹
14:00男單第一輪:達科·約奇克VS趙大成
14:35女單第一輪:邵杰妮VS金娜英
15:10男單第一輪:安宰賢VS高承睿
15:45女單第一輪:王曼昱VS斯佐科斯
18:30男單第一輪:梁靖崑VS李元璋
19:05女單第一輪:娜塔莉亞·巴約VS朱雨玲
19:40男單第一輪:林高遠VS阿薩爾
20:15女單第一輪:孫穎莎VS田志希
20:50男單第一輪:吉村真晴VS弗朗西斯卡
這一次澳門冠軍賽,蕭晚晚領打第一場比賽,除了她自己,其他人都是操心不已。
孫穎莎和她對練時,忍不住出聲道:“晚晚,明天就要比賽了,緊張不?”
緊張?為什么緊張?
雖說這是她第一次在國際賽場上露面,可那那僅限于乒乓球賽,其他的比賽她還是有不少經驗的。
所以,緊張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蕭晚晚揮了一下球拍,笑道:“我雖然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不過沒什么好擔心的。”
一向都是如此強悍的蕭晚晚,自然不會輕敵,卻也不會因為陌生的選手而緊張。
說起蕭晚晚這次對手鄭怡靜,孫穎莎是有發言權的。
孫穎莎和鄭怡靜在乒乓球賽場上的交鋒歷史顯示,兩人共交手4次。
在這4次交鋒中,孫穎莎取得了3勝1負的成績,展現了她在與鄭怡靜的對決中占據優勢。最近的交手記錄是在2024年4月份的澳門單打世界杯,當時孫穎莎以4-2的比分戰勝了鄭怡靜,進一步鞏固了她在兩人對抗中的優勢地位。
盡管兩人的交手次數不多,但每次對決都充滿了競爭和看點,尤其是在關鍵比賽中,鄭怡靜作為中國臺北的資深老將,也會給國乒制造很大的障礙。
孫穎莎和鄭怡靜都是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但要說誰更厲害,從近期的比賽成績和整體表現來看,孫穎莎無疑具有更明顯的優勢。
首先,從世界排名上來看。
孫穎莎目前排名世界第一,這體現了她在國際乒壇的卓越地位和實力。
相比之下,雖然鄭怡靜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選手,但在世界排名上并未達到孫穎莎的高度。
其次,從奧運會等大賽的表現來看,孫穎莎的成績更加亮眼。
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孫穎莎不僅在混雙項目中奪得金牌,還幫助中國隊獲得了女子團體金牌,展現了她出色的實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而鄭怡靜雖然也有不俗表現,但在與孫穎莎的直接對話中往往處于下風。
再者,從技術和戰術角度來看,孫穎莎的打法更加先進和全面。
她以無與倫比的狀態出戰,連續多場比賽均以較大優勢取勝,展現了不凡的實力。
孫穎莎在比賽中的發球變化多端,接發球能力極強,尤其是在多拍相持中,她能通過快速的腳步移動和精準的落點控制來牽制對手。這種全面的技術能力使得她在面對不同風格的對手時都能夠游刃有余。
雖然鄭怡靜也是一位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但孫穎莎在多個方面都展現出了更高的水平。
因此,孫穎莎相對于鄭怡靜來說更加厲害一些。
當然,比賽中的勝負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策略、心態等,所以每場比賽的結果都有可能不同。
但總體來說,從近期的表現和成績來看,孫穎莎無疑占據了上風。
但也不是說,鄭怡靜碰到誰都是輸。
至少她曾經也有輝煌戰績,也贏過國乒選手。
所以,孫穎莎說:“鄭怡靜雖然年齡偏大,但實力不一般。”
蕭晚晚自然也清楚,笑了起來:“怎么這是擔心我第一輪就失利?”
說實話,這次的比賽她原本是沒準備參加的,原本計劃是中國大滿貫露一下臉,積累一些積分,為以后的比賽做準備。
但是,梁哥非要讓她去練練。
練練就練練,也沒什么大問題。
孫穎莎道:“我和她在巴黎奧運會上就對陣過,當時有一局就很激烈。”
蕭晚晚立即說:“嗯,我看到了。”
而且,她之前還研究過鄭怡靜。
鄭怡靜1992年出生,今年32歲,基本可以用老將來形容。
鄭怡靜有運動基因,父母曾經都是運動員。
在母親的鼓勵下,鄭怡靜在讀二年級正式開始練乒乓球,14歲入選到中華臺北隊,創下中國臺北乒乓球隊最年輕入選紀錄,說明了她的天賦與巨大的潛力。
鄭怡靜屬于右手橫板,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球風兇悍,女子打法男性化的代表。進攻力量十足,正手和反手都具有強勁的進攻實力,單板質量高,威脅大,側身用正手進攻的意識很強。
這就為何成為女子打法男性化的原因,因為男子選手很注重正手的使用,所以在正手的使用占比上比較多。
積極主動,敢于搶先上手,能先起板就先起板,對上旋球的把控比較好,而下旋球有待加強。
而且,她擅長相持、進攻,哪怕退到中臺仍然能夠拉出高質量的弧圈,多板能力較強,能夠連續施壓進攻,銜接速度比較快,而且經常率先主力發力,但主動的變線比較少,腳下移動靈活。
雖然前三板并不算很出眾,不過發球后的搶攻是主要戰術之一,而且第三板的搶攻意識也很強,畢竟想占得先機。
不過,她整體上的變化不算多,線路、落點、旋轉融入一起相對欠缺些,也欠缺節奏的變化,在兇穩的過度有待加強。
有硬實力,但有時過于兇造成比較多的無謂失誤。
鄭怡靜以前經常跟男選手對練,跟她現在這種攻擊型打法是密不可分的,能左右開弓,步伐也是苦練出來。
中華臺北的女乒一直以來都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始終無法進入到一流行列,直到鄭怡靜的出現,隊伍的競爭力逐漸增加。
隨著成績和世界排名的提升,已成為中華臺北的一姐。
鄭怡靜的成績可以說是穩步提升,回顧她的職業生涯,不會有太大的起伏,16歲便奪得世界青少年巡回賽的女單冠軍。
在成年組的比賽中,2013年的中國公開賽上先后戰勝福原愛、朱雨玲強勢晉級女單四強。
公開賽的女單最好成績是亞軍,在今年的匈牙利公開賽,大好局面下被伊藤美誠逆轉,遺憾獲得亞軍,也失去最佳的奪冠機會。
三大賽上,鄭怡靜在女單世界杯的成績是最好的,獲得一亞兩季的成績。
2016年在沒有中國選手參賽的情況下,一路打進決賽,離世界冠軍只差一場勝利,但還是遺憾輸給日本小將平野美宇。
在2017年和2018年連續都獲得第三名,相當于連續三年都登上了女單世界杯的領獎臺。
另外在2017年的世錦賽上跟陳建安搭檔混雙,每一輪都發揮得很出色,半決賽打到決勝局2分險勝黃鎮廷/杜凱瑟,但仍然很遺憾敗在決賽上,不敵日本組合,再收獲亞軍。
此后鄭怡靜的混雙搭檔換成林昀儒,兩人的配合更加默契,也更加互補,在2019年賽季奪得三戰公開賽冠軍。也將成為國乒在東京奧運會混雙的重要對手,鄭怡靜在單打和雙打都有不錯的實力,但都有遺憾,女單世界杯、混雙世錦賽、女單公開賽都屈屈亞軍,尤其是兩次大賽,錯失了世界冠軍頭銜。
鄭怡靜從14歲就開始參加國際乒聯公開賽,世界排名在100開外,兩年之后年僅16歲首進前100名。
再過兩年18歲,也就是2010年,多次在公開賽打進正賽,到年底的世界排名來到最高的第35位,但此后的2011年和2012年由于成績不佳,公開賽總打不進正賽,導致世界排名往下掉到最低69位。
好在2013下半年打出好成績,首進公開賽四強,讓鄭怡靜漲了可觀的積分,世界排名來到第22位,后面的2014年和2015年發揮平平,沒有亮眼的成績。
到2016年8月份世界排名首次進入前10,這一年鄭怡靜的技術實力提升很快,公開賽打出較好的成績。
里約奧運會女單進入八強,女單世界杯奪得亞軍,首次登上三大賽的領獎臺,年終總決賽女單八強。
到年底的世界排名繼續創新高第7位,所以2016年對于鄭怡靜來說,是大的轉折點,打出了職業生涯的閃光點。
到了2017年初世界排名再次創新高度第5位,這也是鄭怡靜最高的世界排名,當然此后的世界排名都比較穩定,今年最新一期排在第8位。
鄭怡靜在2016年無論成績還是世界排名,雖然穩中有升,不過始終沒有太亮眼的成績。
2016年開始實現自我突破,連續三年獲得女單世界杯的獎牌,世界排名不斷創新高,遺憾的是兩次與世界冠軍擦肩而過。
2019年在混雙上明顯突破,世界排名來到第一位,帶領女隊歷史性的闖進團體世界杯的四強,鄭怡靜用成績、世界排名證明自己在隊內一姐的位置。
要說鄭怡靜參賽開始,和誰交手最多,尤其是國乒主力,必然就是朱雨玲,14次交鋒,只取得一場勝利,而這場勝利要追溯到2013年,那時朱雨玲剛剛出道。
隨著朱雨玲的日漸成熟,鄭怡靜此后接連遭遇失利,所以1勝13負處于絕對下風。
鄭怡靜雖然進攻實力強勁,但在細節上的處理不夠細膩,經常在接發上吃朱雨玲的發球,尤其當接發冒高后,后面的擺短下網最多,欠缺些柔和度,在接發手段偏少、應變能力不足。
另外朱雨玲發半長不短,半出臺不出臺之間,讓鄭怡靜打得很別扭,經常出現進攻拉漏的現象。
比如朱雨玲劈到中間位半出臺,鄭怡靜進攻不好發力,回劈又過于勉強,所以朱雨玲抓到了鄭怡靜接發和半出臺不出臺位置的短板,讓鄭怡靜有勁使不出。
另外,雙方都是擅長打相持球,鄭怡靜的相持更兇狠、力量更大,速度也更快,朱雨玲偏穩健,擅于借力打力,失誤少。
按理說鄭怡靜應該是在相持上占上風,但比賽中反而常常處于下風,首先在雙方均勢相持中,朱雨玲通過線路的變化來調動鄭怡靜,節奏的變化有輕重、快慢,讓鄭怡靜不好對上點,在一些鄭怡靜主動相持的球,朱雨玲通過借力打力巧妙化解。
整體看只要進入到相持,鄭怡靜看似占了先機在主動發力,但往往最后得分卻是朱雨玲。
而且,鄭怡靜主要得分就是靠強勁的進攻,比賽能夠取勝,她的進攻是功不可沒的,尤其是對陣高手時,進攻能否發揮出來是取勝的關鍵。
鄭怡靜其實還是打出了一些漂亮的進攻球,不過更多的進攻沒能發揮出來,線路打得太正,雖板板發力,但都被朱雨玲防回來。
當然換個角度說,朱雨玲的防守很出色,主要還是在于鄭怡靜的進攻缺少變化。
進攻的線路基本被朱雨玲猜到,甚至朱雨玲通過防守就能直接得分,像鄭怡靜側身用正手進攻,而正手位就出現空擋,頻繁被朱雨玲打空擋。
所以進攻沒能發揮出優勢,是鄭怡靜失利的一大因素。
不管怎么說,雖然鄭怡靜對國乒的戰績是明顯下風,不過依然不能忽視的對手,近兩年戰勝過孫穎莎、伊藤美誠,石川佳純,世界排名也穩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