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精彩的對決
- 璀璨時的落幕
- 柒玥貍
- 4411字
- 2025-02-03 17:03:01
7月31號下午,巴黎奧運會的乒乓球單打賽還在激烈進行中。
國乒的兩位明星選手王楚欽和孫穎莎,分別在1/16決賽的關鍵比賽中亮相。
不過,王楚欽遭遇了巨大挑戰,他的球拍主板斷裂,這對他來說是個嚴重打擊。
結果,他在與瑞典選手莫雷加德的對決中以2比4敗下陣來,遺憾止步32強。
王楚欽和莫雷加德之間有著深厚的跨國友誼,莫雷加德是王楚欽在非國家隊隊友中最親密的朋友,兩人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
然而,在昨日混合雙打賽事落幕之際,王楚欽不幸遭遇一些突發情況,他的主球拍被攝影記者不慎踏斷,僅剩短暫的一堂訓練課來適應新球拍。
這場賽事將是他首次嘗試使用副板,其表現將取決于他如何克服這些突如其來的不利因素。
自稱“世界副冠軍”的莫雷加德,以其六邊形球拍和標志性的跪地望月慶祝動作,成為了賽場上的焦點人物。
每當與中國隊選手交鋒,他總能吸引眾多目光。
在比賽初始幾局,王楚欽似乎對右手執拍的正手位置還不夠適應,這在面對對手的進攻時,使他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盡管王楚欽曾在比賽中一度領先,以9比8占據了優勢,但莫雷加德在關鍵時刻發起強烈攻勢,連續得分,終以12比10拿下了首局的勝利。
在第二局,王楚欽的情況沒有得到改善。
他在開局階段落后,然后努力追趕,甚至一度領先。
他的心理受到了正手位置的影響,最終莫雷加德以7比11贏得了這一局,使得大頭在總比分上處于0比2的不利地位。
隨著前兩局的實力,蕭鶯鶯焦急不已,給蕭晚晚發了信息。
“小姨,怎么辦,已經落后兩局了?”
沒多大會兒,蕭晚晚回了一句:“擔心什么,這才兩局,他總該可以挽回一些局面的。”
此時,蕭鶯鶯還未意識到蕭晚晚說的是挽回一些局面,只當她小姨還是看好王楚欽。
而這些,蕭晚晚并未告訴孫穎莎,因為她接下來也有比賽。
第三局,王楚欽開始找到自己的比賽節奏,而莫雷加德則更加積極地進攻。
不過這一局,大頭表現穩健,始終保持著領先,以5比11的分數扳回了一局。
在第四局,王楚欽取得了不錯的開局,5比1領先。
盡管莫雷加德利用運氣球縮小了差距,但大頭很快調整策略,維持住了優勢,以7比11將大比分追至2比2。
進行到這里,蕭鶯鶯才松了口氣,現在已經打平,王楚欽還有機會。
可其他人全都是表情凝重,尤其是馬龍,雖然并未表現很明顯,但微微蹙起的眉頭已經出賣了他的神色。
雖然,現在已經打平,可是局勢仍舊難說。
只能希望王楚欽能夠一鼓作氣,拿下第五局。
進入關鍵的第五局,莫雷加德搶得先機,取得了2比0的領先。
不過下一秒,王楚欽則憑借運氣球將比分追平。
莫雷加德手感火熱,迅速拉開了分差,一度領先4分。
面對壓力,王楚欽冷靜應對,連續得分,將比分追至9比9。
在關鍵時刻,莫雷加德表現出色,以11比9再下一城,總比分3比2領先。
至此,王楚欽止步32強,無緣下一輪比賽。
看得出來,王楚欽在這場比賽中遭遇了不小的挑戰,主要是因為他的換拍影響了手感,尤其是在正手位置,感覺很不適應。
而莫雷加德則抓住機會,不斷對大頭的正手位進行強力攻擊,最終以11-9的成績贏下了這一局,讓王楚欽無法扭轉局勢,最終大比分2-4落敗,止步單打。
王楚欽在男單比賽中對陣瑞典選手圖魯斯·莫雷加德,盡管此前交手保持全勝,最終以2:4不敵對手,止步十六強。
這一結果爆出本屆賽事的最大冷門,國乒男單項目僅剩下樊振東堅守。
王楚欽球拍踩壞之后,對他比賽影響很大,不僅要短時間去適應副拍,主要是對他心態的影響,當然不可否認今天對手發揮很出色。
水谷隼在個人社媒上寫道:“昨天王楚欽的球拍斷了,導致他輸了比賽。相比混合雙打,他在比賽中的心態也沒有那么投入,一天內適應新球拍確實很困難。”
王楚欽賽后采訪回應輸球,他表示:“換球拍不是輸球的理由,我覺得這不是今天輸球的理由我覺得還是自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犯了很多的錯誤,才導致今天的失敗。”
這次失利對國乒的布局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對樊振東來說,他現在必須獨自面對下半區的競爭,同時還得承擔起國乒男單奪冠的重任,壓力驟增了好幾倍。
另一邊,孫穎莎則對陣來自盧森堡,曾經是中國的世界冠軍倪夏蓮。
這場比賽,充滿了看點。
孫穎莎年僅24歲,而倪夏蓮已經61歲,兩人的年齡差距達到了驚人的37歲,這是巴黎奧運會上年齡差距最大的一組對決。
倪夏蓮是中國培養的世界冠軍,也是六次參加奧運會的老將,更是體壇罕見的“常青樹”。
她的打法獨特,左手直板,兩面顆粒膠皮,擅長倒板,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特殊打法選手。而孫穎莎則是當今世界女子乒乓球的頂尖高手,每場比賽都備受矚目。
就在那場激動人心的混雙決賽前夜,倪夏蓮以一種大愛無疆的精神,為孫穎莎和王楚欽兩位小將提供了寶貴的陪練支持。
她的左手顆粒打法,精準模仿了金琴英的獨特戰術風格,對于莎頭組合而言,這無疑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準備,幫助他們向著混雙冠軍的寶座邁進。
倪老師原話:“我有責任去幫助中國隊,沒有祖國的培養,我算什么呢,這是我的機會去回報祖國。
所以,倪夏蓮的愛國熱情和無私奉獻,深深觸動了眾多中國球迷的心。她那廣闊的視野和高尚的情操,瞬間贏得了數百萬粉絲的喜愛與尊敬。
面對即將到來的對決,倪夏蓮以一種無比開放的心態迎接挑戰。
可以說,她對孫穎莎的喜愛溢于言表,直言能夠與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在奧運舞臺上一決高下,對她而言是一種榮幸和自豪,更是向孫穎莎學習的絕佳機會。
整場比賽下來,不難發現倪夏蓮看待奧運會的態度,就像是一場享受競技體育獨特魅力的盛宴,她的這份輕松自在,展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最高境界。
孫穎莎和倪夏蓮這場球賽,就像是兩道美食拼盤,既有細膩順滑的口感,也有豐富多樣的層次。
孫穎莎展現了她的無縫銜接和毫無保留的實力,對倪夏蓮表現出極大的尊重。
倪夏蓮則完美演繹了中國乒乓球的傳統打法,直板顆粒結合近臺倒板快攻,展現了乒乓球的多樣性和美妙。
兩位頂尖高手,一位是世界排名第一,另一位則是世界排名最高年齡的選手,共同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
借用央解說老師的話:“世界第一跟世界唯一。在這一刻其實也完成了某種程度上的薪火相傳。”
一邊是本屆奧運會乒乓球比賽最年長的61歲盧森堡隊老將倪夏蓮,另一邊則是剛剛拿下混雙金牌的現女單世界第一、中國隊名將孫穎莎。年齡差距、實力差距,以及倪夏蓮曾是中國隊選手等緣故,使得這場比賽少了激烈,多了溫情。
當地時間7月31日,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32強賽中,盧森堡隊選手倪夏蓮0比4負于中國隊選手孫穎莎。
不過這不妨礙外界對于這場比賽的關注,混采區蹲守的數十名記者,甚至可以比肩昨日結束的混雙決賽,足見這場比賽的吸引力。
“倪阿姨身上的體育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誠如23歲的孫穎莎所說,第六次出戰奧運會的倪夏蓮早已不在職業巔峰期。但對于乒乓球運動的熱愛,以及強烈的責任感,讓她一次又一次對退役時間“食言”。
本場比賽開始前,倪夏蓮已然看淡輸贏。
她直言,能和世界第一交手本就是種難得的學習經歷,她更看重的是享受比賽,“多贏一分是一分,爭取打出精彩表現。”
由于倪夏蓮曾代表國乒拿下1983年世乒賽女團和混雙兩塊金牌,因此這場對決算得上是新老兩代國乒世界冠軍間的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倪夏蓮奪得世界冠軍那一年,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才剛剛學習乒乓球一年,孫穎莎尚未出生。
比賽開始之后,倪夏蓮的長膠技術確實很有特點,孫穎莎也需要小心翼翼的應對。
不過倪夏蓮畢竟身體年齡都已經很大了,因此在跑動方面無法和孫穎莎相比,莎莎只要稍微調動一點角度,倪夏蓮就很難形成相持。
除了第三局比賽倪夏蓮利用發力變化和孫穎莎周旋到局末之外,其余三局比賽都是孫穎莎掌控場上的主動權。
最終孫穎莎以4-0的比分擊敗倪夏蓮晉級女單十六強,四局比分為:11-5、11-1、13-11、11-4。
本場比賽過程如預期一樣,孫穎莎全面掌握場上主動,幾乎沒有遇到太多挑戰,僅用29分鐘,贏下比賽。
與結果相比,賽場內外的溫情戲碼反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全場比賽,倪夏蓮的臉上始終帶著笑意,孫穎莎也一改參加混雙比賽時的凝重表情。
當孫穎莎每每打出好球,倪夏蓮或拍手,或點頭,這在競爭激烈的奧運賽場并不多見。
當最后一球打完,倪夏蓮雙臂張開,臉上未見絲毫沮喪之情。
只見她先是依次與孫穎莎及其教練邱貽可握手致意,而后興奮地與丈夫兼教練托米相擁慶祝。此刻,現場觀眾集體起立,向這位老將致以長久的掌聲。
走下賽場,倪夏蓮笑言本屆奧運會足夠享受:“莎莎打的太棒了,打得我完全找不到邊,但我很努力,你看到了吧。”
她說:“我的第一個夢想是參加奧運會比賽,第二個夢想是贏一場比賽,第三個夢想是與孫穎莎比賽,都實現了!”
孫穎莎對于這位前輩同樣充滿敬意,她說,數十年的職業生涯磨礪,早已讓倪夏蓮成為世界乒壇臨場應變能力最頂尖的選手,“與倪阿姨比賽,可以收獲很多經驗。”
尤其在此前為了幫助孫穎莎、王楚欽更好地準備與朝鮮隊之間的混雙決賽,與朝鮮選手打法相似的倪夏蓮并未理會“單打對陣孫穎莎前暴露打法”的雜音,主動化身陪練,為“莎頭組合”奪冠立下戰功。
這一幕也讓本就擁有良好人緣的倪夏蓮收獲大批粉絲,社交媒體上各種對于她的感謝不勝枚舉。
“做人要有腔調。”生于上海的倪夏蓮用久違的家鄉話道破原因。
在她看來,這是回報祖國和中國乒乓球隊的方式之一,她為此倍感幸福。
“我感到非常幸運,有這個機會幫助中國隊,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她說
話落,她笑瞇瞇地望著不遠處的年輕后輩和對手,眼神中滿是長輩似的憐愛。
雖然這場比賽一邊倒,但倪夏蓮在場上的松弛、快樂卻感染著每個人。
每當自己打出好球,她會踮腳轉圈圈;每當莎莎打出好球,她會點頭微笑;她甚至360度轉身接到一個球,引來滿場喝彩。
比賽結束后,孫穎莎接受采訪時坦言:“我跟倪阿姨都非常享受這場比賽,她的經驗、賽場轉換、應變力等,都是世界最強的。”
即便0:4輸掉比賽,倪夏蓮感慨“自己的打法過時了”。
任何時候,倪夏蓮都是一臉笑容,她說:“我今天真是開了眼界,知道了什么叫世界第一。我的很多球在別的場地都可以得分,但在莎莎這里,就是撓癢癢,就是毛毛雨。看著球過來,我就是夠不著。”
倪愛蓮沒有夸張,她的直板長膠對孫穎莎完全不具威脅,莎莎通過大角度調動、壓制倪阿姨反手,讓她要么接不到,要么擋出界。
面對這樣的情況,倪愛蓮不服老:“打直板的就我孤軍一人,我一直是在走薄冰,雖然打法落后,但我在技術上還可以進步。”
孫穎莎在說起比賽時,忍不住贊嘆倪愛蓮對乒乓球的執著與喜愛:“倪阿姨到現在還在征戰,對于年輕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激勵,我一直把她視為榜樣。”
比賽結束,巴黎競技場4號館的燈光在倪阿姨身上勾勒出一圈金邊。
有記者提問:“請問,這會是你的最后一屆奧運會么?”
面對這樣的問題,倪愛蓮只是笑笑:“不敢想這個問題,奔著下一屆努力吧。”
任何一場比賽,從來不像囊中取物般輕易。都是一分一分打來的。
很多時候,與年齡無關,與國籍無關,與很多事都無關,重要的是喜愛,是堅持,更是為此不顧一切的拼搏。
倪夏蓮在巴黎奧運會的旅程至此告一段落,她在盧森堡代表團的旗手身份開啟了這次冒險,贏得一場比賽,為國乒贏得了歷史上的第一枚混雙金牌,與世界第一的對決作為結束,真是既美妙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