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與動物的交集由來已久,從動物行為對人類運動意識的啟發(fā),到多屆奧運會吉祥物背后的動物原型,都證明了動物這個群體本就不應缺席奧運會這個全球盛會。
隨著近年來養(yǎng)寵人士的增多,動物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讓小動物參與到奧運中,這或許是人類遲來的覺醒。
每艘代表隊游船經(jīng)過橋洞時,與橋上觀眾的直線距離大約只有不到10米,這是一個足以看清彼此面容的距離。
因此,每有游船經(jīng)過,看臺上都會有支持他們的觀眾起身,發(fā)出吶喊和歡呼。
觀眾們甚至自發(fā)編排了多種互動方式,有的和運動員互致飛吻,有的在看臺上做體育賽場上的膜拜禮,還有齊聲合唱等。
在圣路易斯島的金色階梯上,Lady Gaga在粉色鴕鳥毛的簇擁下演唱《Mon Truc En Plume》,隨后的“玫瑰之路”上狂歡人群熱鬧行進……
“刺客信條”蒙面跑酷火炬手成為探索巴黎的線索,在各大建筑地標屋頂穿梭。
在陽臺樂手的伴奏下,巴黎圣母院腳手架上的舞者振奮起舞。
路易威登獎牌箱自手工工坊吊落,巴黎奧運會的最后一塊獎牌在鑄幣廠制作完成后入箱上船,完美呼應此前巴黎在東京奧運會上的8分鐘短片。
在圣母院塔頂致敬《巴黎圣母院》,隨后穿梭至《悲慘世界》的排練現(xiàn)場,形成《自由引導人民》的畫面定格。
自由的種子,由斷頭皇后而燃燒起來。
法國大革命的歌曲經(jīng)搖滾改編與歌劇《卡門》的詠嘆調《愛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鳥》交相輝映,法蘭西骨子里對“愛與自由”的信仰迸發(fā)出猩紅而璀璨的光芒。
在《午夜巴黎》的氣氛中,演員們在向1960年代的法國電影新浪潮致敬。
“努力去愛”在法國和奧運會之間,產(chǎn)生了一個關于愛的故事。
在藝術橋上,火炬手打開了法蘭西學院的大門,非裔歌手Aya Nakamura從中走出,學院經(jīng)典與大眾流行彼此相融。
隨后火炬手一一照亮了盧浮宮的代表作,而藝術作品的主角人物則穿越時空來到現(xiàn)場,塞納河瞬間轉變?yōu)槌两绞澜缢囆g博物館。
還原1911年《蒙娜麗莎》被盜的場景后,雨中法國鋼琴家坎特羅的鋼琴演奏伴隨火炬手來到了盧浮宮附近。
火炬手在奧塞美術館穿越到電影剛被發(fā)明的時候,并走入其中點燃了動畫片中的熱氣球,漫游《月球旅行記》與《小王子》等經(jīng)典電影,飛向太空。
通過空間站銀幕,水下潛艇里的小黃人兒找回了《蒙娜麗莎》。
在巴黎大皇宮的屋頂上,女歌手圣西雷爾唱響了法國國歌《馬賽曲》,開啟了女性主義的新篇章,以頌揚法國歷史上各個領域的杰出女性代表。
在神圣而溫柔的背景音樂中,女文學家、女政治家、女法官、女探險家、女權主義斗士等金色的女性雕像緩緩升起。
塞納河上的五個花園平臺表演,詠嘆調的演唱者與表演者們將傳統(tǒng)芭蕾與現(xiàn)代街舞進行有機融合,連結了藝術、歷史和體育。
夜色向晚,在為1900年世博會而建的紀念性德比利橋上,女性版《最后的晚餐》精彩亮相。餐桌之上,時尚之都的紅毯緩緩鋪開,秀場模特確實組成了一場視覺盛宴。
河心浮島上,奧運新經(jīng)典《Imagine》由法國歌手阿爾瑪內(nèi)柔情演繹,燃燒的鋼琴倒映在粼粼波光之中,仿佛自由博愛的火炬。
身披奧運五環(huán)旗的騎手乘銀色飛馬踏浪而來,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肖像以及奧林匹克宣言等相關史料和往屆奧運會的精彩瞬間隨之閃現(xiàn)。
隨著各國代表團分列在埃菲爾鐵塔腳下的克羅卡德羅廣場,騎手移形換影至白色馬匹上并借由鐵塔的翅膀,引領運動員旗手天團入場。
鐵塔剪影形狀的禮儀臺優(yōu)雅簡潔,旗上與塔上的五環(huán)遙相呼應。
法國體壇傳奇人物齊達內(nèi)接過神秘火炬手的奧運圣火,與納達爾世紀相擁。
在星光熠熠的鐵塔燈光中,火炬手們乘船渡河、繞城凱旋,100歲的法國自行車冠軍科斯特出現(xiàn)震驚全場。
最后,由火炬的設計師設計的主火炬臺實際上是熱氣球的“籃子”,熱氣球在都樂麗花園騰空而起。
席琳·迪翁在鐵塔二層平臺高歌法國女性作曲家的《愛的頌歌》,真摯感人,聲聲入心。
本次巴黎奧運會,95%的奧運會場館是原本就存在或賽后可拆卸的。
這次奧運會,法國為比賽提供了35個場地,其中13個在巴黎市中心,12個在郊區(qū),另有10個橫跨法國全境。
100年前,巴黎奧運會首次開辟了奧運村。
如今,SOLIDEO公司結合Dominique Perrault Architecture的方案,收集整理了五大洲運動員的想法和需求,同時滿足低碳奧運的愿景。
這座模范環(huán)保新城沿用了東京奧運會的紙板床品牌,并為昆蟲和鳥類建造了房子。
并且,在奧運會結束后,這里將被改造成為配套齊全的社區(qū)。
作為巴黎奧運的高級贊助商,LVMH投入約1.5億歐元。
而獎牌由集團旗下的珠寶設計世家CHAUMET設計,品牌創(chuàng)始人曾為拿破侖打造“加冕之劍”。
獎牌中心是帶有griffe鑲嵌法的六角盾牌,呼應了法國領土的形狀,由埃菲爾鐵塔翻修原鐵制成,充滿巴黎的獨特記憶。
獎牌正中為勝利女神,背景是舉辦過首屆現(xiàn)代奧運會的帕納辛奈科體育場、希臘雅典衛(wèi)城和巴黎埃菲爾鐵塔,意在將古希臘奧運會的靈感、現(xiàn)代奧運會的起源以及巴黎奧運會融為一體。
而中國隊代表團禮服由九牧王提供,他們?yōu)橹袊O計的“逐夢”禮服采用改良旗袍和小立領設計,外套均采用了由長城磚瓦提取的工字紋樣。
安踏設計的領獎服“冠軍龍服”由張藝謀擔任顧問,運用“龍鱗”“龍須”等元素和壓花、拼布、刺繡等手法。
在開幕式上,有一群來自中國的觀眾,他們從中國代表隊亮相大屏幕起就按捺不住激動。
而且,他們在活動前統(tǒng)一了加油口號,甚至準備了一首《歌唱祖國》,等待中國代表隊到來時合唱。
不過,遺憾的是,由于中國隊游船經(jīng)過時現(xiàn)場音響聲較大,歌曲沒能齊聲唱響,但“中國隊加油”的聲音還是吸引了很多目光。
這次奧運會開幕式天公不作美,當天下起雨來,不過盡管雨滴不小,但駛過的運動員代表們很少撐傘。
觀眾與奧運健兒們“同淋一場雨”,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也被悄然拉近,這無疑是一種獨特而難忘的體驗。
乒乓球比賽是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32個大項比賽之一,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共同組織,巴黎奧運會組織委員會和法國乒乓球協(xié)會主辦的賽事,該賽事于2024年7月27日至8月10日在南巴黎競技場4號館舉行。
1988年,乒乓球正式成為1988年漢城奧運會項目之一,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雙打比賽被團體賽取代,而2020年東京奧運會還增加了混雙比賽。
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包含男子和女子單打、男子和女子團體以及混雙五個項目。運動員總參賽名額為172個,男、女各86人。
中國國家乒乓球代表團由王楚欽、樊振東、馬龍、梁靖崑、孫穎莎、陳夢、王曼昱、王藝迪8名運動員參加角逐。
男子單打項目:王楚欽、樊振東
女子單打項目:孫穎莎、陳夢
混合雙打項目:王楚欽/孫穎莎
男子團體項目:王楚欽、樊振東、馬龍
女子團體項目:孫穎莎、陳夢、王曼昱
男子替補運動員:梁靖崑
女子替補運動員:王藝迪
根據(jù)賽程,巴黎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共進行15天,2024年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完整賽程如下:
7月27日:混雙1/8、單打1/32
7月28日:混雙1/4、單打1/32
7月29日:混雙半決賽、單打1/32、1/16
7月30日:混雙決賽、單打1/16
7月31日:單打1/16、1/8
8月1日:單打1/4
8月2日:單打半決賽
8月3日:女單決賽
8月4日:男單決賽
8月5日:團體1/8
8月6日:團體1/8、1/4
8月7日:團體1/4、男團半決賽
8月8日:團體半決賽
8月9日:男團決賽
8月10日:女團決賽
第一天比賽,五位世界冠軍——王楚欽、孫穎莎、卡爾森、奧恰洛夫和倪夏蓮即將登場。
王楚欽和孫穎莎將代表中國隊率先亮相,他們將與張本智和、早田希娜等組合共同爭奪混雙八強席位。
在混雙比賽開始之前,男單和女單項目將各自進行三場預賽。
混雙1/8決賽結束后,男單和女單各有八場1/32決賽。
然而,國乒四大主力王楚欽、樊振東、孫穎莎和陳夢目前尚未被安排參賽。
巴黎奧運會的乒乓球比賽仍然設有五個項目的冠軍爭奪戰(zhàn),延續(xù)了上屆東京奧運會的傳統(tǒng)。
由于單打比賽的參賽選手超過64人,因此有六名男選手和六名女選手需先進行預賽,以爭取進入正賽的資格。
然而,這些參賽選手大多排名較低、成績一般,因而比賽的看點不多。
在預賽階段,球迷們的關注點集中在21:00美國選手卡奈克與摩爾多瓦運動員烏爾蘇的對決上。
卡奈克曾是世乒賽男單八強選手,但因未按規(guī)定進行興奮劑檢測而被禁賽一年,直到今年初才重返賽場。
從實力對比來看,只要他正常發(fā)揮,就有很大可能戰(zhàn)勝對手晉級。
22:30,混雙1/8決賽正式拉開帷幕,國乒組合王楚欽/孫穎莎迎戰(zhàn)埃及的阿薩爾/梅謝芙,晉級難度較小。
與此同時,還有張本智和/早田希娜對陣李正植/金琴英,約內(nèi)斯庫/斯佐科斯對戰(zhàn)林文政/池旼亨,以及林鐘勛/申裕斌對戰(zhàn)邱黨/米特蘭姆的比賽。
23:15,混雙大戰(zhàn)繼續(xù)進行,對陣安排如下:林昀儒/陳思羽對戰(zhàn)艾利克斯/袁嘉楠,羅伯勒斯/肖瑤茜對陣艾什/布魯娜,卡爾森/卡爾伯格迎戰(zhàn)坎波斯/卡拉扎納,黃鎮(zhèn)廷/杜凱琹對決埃克塞奇/馬達拉茨。
這四場比賽結束后,混雙八強的完整名單將揭曉。
目前看來,林鐘勛/申裕斌(韓國)與邱黨/米特蘭姆(德國)、林昀儒/陳思羽(中國臺北)與艾利克斯/袁嘉楠(法國)之間的對決充滿懸念。
兩對組合的選手實力都相當出色,因此無論結果如何,勝負都難以預測。
盡管日本的張本智和/早田希娜在成績和排名上都遠勝于來自“神秘之師”——朝鮮隊的李正植/金琴英,但朝鮮選手以扎實的基本功和頑強的意志品質著稱。
他們由于平時參賽較少,往往不為對手所熟悉,因此常能制造冷門,張本智和/早田希娜也將面臨嚴峻考驗。
外協(xié)會的世界冠軍奧恰洛夫、倪夏蓮以及世界亞軍莫雷加德、薩馬拉將亮相,奧運亞軍單曉娜、非洲一哥阿魯納和東道主新星帕瓦德等人也將迎來他們的首秀。
客觀來看,盡管奧運會的比賽任務并不比其他許多乒乓球國際賽事更為繁重,但運動員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卻極其巨大,容易導致發(fā)揮失常。
賽程安排一出來,網(wǎng)友們也在網(wǎng)上議論紛紛,有人覺得混雙決賽安排在周末,7月30號,正適合大家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看球。
還有人說,女單和男單決賽只隔一天,這樣能連續(xù)看個過癮,真是太棒了!
也有不少人對男女團隊決賽的時間安排點贊。
一個老粉絲在微博上說:“男隊和女隊決賽隔了一天,這樣我們就有的是時間回味每一場的精彩,不會一下子信息爆炸,壓力山大。”
有人還開玩笑說:“這簡直就是為了讓咱們每天都有比賽可看,中國乒乓球隊真是想得周到,太貼心了!”
這些討論不只是表達了大家對賽程的滿意,更體現(xiàn)了球迷們對賽事的熱切期待。
一位年輕媽媽在朋友圈分享:“女團隊賽正好定在8月10號,那時候暑假快結束了,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順便培養(yǎng)他的乒乓愛好。”
另一位網(wǎng)友回應:“沒錯,奧運會的比賽不僅是運動員的競技時刻,更是全民的狂歡,大家一起享受比賽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