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孫穎莎的優勢就是在近臺,作為隊友的陳夢當然也清楚,只有讓孫穎莎在相持過程當中退臺,或者讓孫穎莎的位置來回移動,陳夢才能在更好的對拉環節占據主動。
孫穎莎也是一直進攻陳夢的中路球,試圖讓陳夢在這個位置出現失誤。
而且孫穎莎的反手快攻速度更快,在這個環節的得分率比較高。
之前的女單決賽中孫穎莎在相持球環節當中沒有完全打透陳夢,陳夢的防守確實做得更加出色。不管是正手的進攻還是反手的進攻,陳夢都做足了準備。
因為陳夢知道孫穎莎的正反手實力都很均衡,孫穎莎正手進攻的連續性是主力選手當中最好的。
所以陳夢不會輕易把落點給到孫穎莎的正手位,這樣一來,孫穎莎就能夠輕易反拉快速得分。
并不是孫穎莎非要在反手環節跟對手相持,而是對手要給孫穎莎正手進攻的機會。
陳夢發反手下旋球,孫穎莎用正手去接合適嗎?
而陳夢發的正手短球也是下旋球為主,或者發正手小三角球居多,這樣孫穎莎正手接起來都是一般要加的旋轉,很難在接發球環節直接搶攻。
其實孫穎莎在這次集訓中也是在強化前三板的進攻,其實她也在找破解陳夢的辦法。
因為陳夢正反手打相持都很有厚度,在相持球環節孫穎莎想要完全占據上風難度是越來越高。只有像王曼昱那樣主打前三板進攻,才能夠跳開對手的進攻節奏。
這也是未來孫穎莎努力的方向,孫穎莎不是接發球直接擰拉的體系。
前三板還是以擺短劈長過渡為主,進行技術化改進是孫穎莎在這一個奧運會之前要重點去做的事情。
巴黎奧運會的女單決賽,對孫穎莎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比賽檢驗機會,讓她看到了需要提升的地方。
不得不說,陳夢確實大賽經驗更加豐富,孫穎莎跟陳夢都是相持球為主的打法,孫穎莎的優勢是近臺相持。
而陳夢的優勢是綜合能力更加全面,這個巴黎奧運會周期雙方共同努力會師決賽是一開始的既定目標。
如果巴黎奧運會的女單決賽換成是其他選手,或者孫穎莎跟陳夢對戰的是其他國乒隊友,那么誰能夠最終奪冠,懸念性還是很大的。
就像這次來這邊集訓,孫穎莎帶著極大的壓力前來,而陳夢則十分輕松。
如果在巴黎奧運會上對陣上,陳夢贏,別人只會說她衛冕冠軍,實力不減,而孫穎莎一旦輸了,那些質疑聲又會甚囂塵上。
說她千年老二,或者能力不如陳夢……
說起千年老二,蕭晚晚眸色沉了沉。
人們通常會把集齊奧運會、世乒賽、世界杯三大賽單打冠軍的運動員稱為“大滿貫”,目前已經有11人達成這一成就,堪稱自己時代的地表最強乒乓球選手,而張怡寧、馬龍更是實現了“雙滿貫”的偉業。
正是因為有大滿貫的存在,久而久之也出現了所謂的大滿亞一詞,那就是在三大賽中都拿過單打亞軍的乒壇選手,這個群體的成員其實也不少,前后共有6人,不過其中有3人同時也實現了大滿貫。
瓦爾德內爾:既是第一位大滿貫,也是第一位大滿亞。
瑞典名將瓦爾德內爾是乒壇的傳奇人物,他是無數球迷、球星的偶像,在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多次打敗國乒主力,而且在1992年成功集齊三大賽單打冠軍,成為了乒乓球史上的第一位大滿貫。
不過許多人沒留意到的是,老瓦其實也是“大滿亞”選手:1983、1996年世界杯男單決賽,老瓦分別不敵隊友阿佩依倫、國乒選手劉國梁,屈居亞軍之位;1987年、1991年世乒賽,他在男單決賽中分別輸給國乒選手江嘉良、隊友佩爾森;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單決賽,他苦戰不敵孔令輝,由此而集齊三大賽單打銀牌。
王楠:職業生涯經歷豐富,三大賽單打冠、亞軍都拿到過。
王楠是國乒女隊歷史上唯一一位參加過三屆奧運會單打項目的運動員,其他各大賽的表現也非常突出,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大滿貫得主,但職業生涯中間段出現了一些低谷,后半段再次發威可惜未能重返巔峰。
與老瓦一樣,王楠也曾是大滿亞得主:1997年世乒賽女單決賽不敵師姐鄧亞萍,2000、2004年世界杯女單決賽分別輸給隊友李菊、張怡寧;2008年奧運會女單決賽輸張怡寧,隨即退役,無緣再奪三大賽單打冠軍。
王皓:三大賽12次殺入男單決賽,最終仍無緣大滿貫。
王皓無疑是目前所有“大滿亞”中最遺憾之人,他曾經在10年內12次打進三大賽的單打決賽,但最終僅收獲4個冠軍,拿到了多達8個亞軍,分別是:2004年奧運會(輸柳承敏)、2005年世界杯(輸波爾)、2006年世界杯(輸馬琳)、2008年奧運會(輸馬琳)、2011年世乒賽(輸張繼科)與世界杯(輸張繼科)、2012年奧運會(輸張繼科)、2013年世乒賽(輸張繼科)。
直至退役,王皓已經拿到了中外八大賽中的世乒賽、世界杯、亞運會、亞錦賽、亞洲杯、全運會、全錦賽單打金牌,但3次奧運會都屈居單打亞軍,實在可惜。
李曉霞:與隊友“相愛相殺”,相互成就。
李曉霞是乒壇大器晚成的代表,雖然成名很早,但出道后遇到了同齡選手郭躍、師妹丁寧的壓制,在2007、2011年世乒賽女單決賽中先后輸給這兩位隊友,此外還在2011年世界杯女單決賽中敗給丁寧。
不過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單決賽戰勝丁寧開始,李曉霞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期,隨后在2013年世乒賽上實現大滿貫,不過2016年奧運會女單決賽她再次不敵丁寧,見證對方實現大滿貫的同時自己也集齊了三大賽的單打亞軍。
樊振東:一步一個腳印前進,終成國乒“定海神針”。
樊振東是國乒的又一位天才運動員,2013年才16歲的他就打進了全運會男單決賽,隨后輸給隊友馬龍,后來又在2015年世界杯、2017年世乒賽、2021年奧運會的男單決賽中敗給對方,成為大滿亞得主。
不過歷經挫折后,樊振東逐漸扛起了國乒男隊的大梁,在中外八大賽上屢創佳績,而他即將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爭奪男單項目金牌止,實現大滿貫。
孫穎莎:未來仍有希望,前途仍舊光明。
孫穎莎的情況與樊振東有些類似,也是年少成名,然后多次輸隊友,而在三大賽的女單決賽中,她已經2次不敵陳夢(2020年世界杯、2021年奧運會),1次輸給王曼昱(2021年世乒賽)。
不過如前所說,目前乒壇已有的6位大滿亞里有3人都實現了大滿貫,其中王皓留下遺憾,而孫穎莎今年才24歲、已經拿到了三大賽中的兩個單打冠軍,未來很長,可以期望。
也因為此,一些不理智的球粉時常粉刺孫穎莎大滿亞,而這一次巴黎奧運會也不例外。
而孫穎莎被稱為“大滿亞”是因為她在世界三大賽事的單打比賽中均獲得了銀牌,但未能獲得金牌。
這一稱號反映了她在這些重要比賽中的表現,盡管她多次進入決賽,但總是在最后關頭與金牌擦肩而過。
由于她在這些大賽中屢次獲得銀牌,未能實現“大滿貫”,集齊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單打冠軍,因此被球迷戲稱為“大滿亞”。
但不得不承認,孫穎莎為國家隊隊友掃清了一切對手挺進決賽,然后在決賽中充當隊友的護法,目送隊友捧起乒乓球世界里最為重要的幾項錦標。
每次都距離最高領獎臺咫尺之遙,這對于每一個以金牌為目標的運動員而言,無疑是殘酷的,對于其職業生涯的打擊甚至也可能是致命的。
在2021年底,孫穎莎曾向外界回顧自己的一年,“這一年挺好的。”
只是在說這話的時候,她也幾近哽咽。
或許當時只有她才知道內心深處所有的不甘,但回頭來看,絕大多數頂級職業運動員的發展路徑都是曲折的,沒有了那兩年的蟄伏,孫穎莎的技術和心境,或許也就無法走到今天這般地步。
雖然,到最后可能是內戰,但不得不說,能拿到金牌不僅對陳夢很重要,對孫穎莎也同樣重要。
所以,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她來到了國家隊。
或許其他人不知道,也不會想到,她來國家隊的目的之一就是成就孫穎莎的大滿貫之路。
她并非和陳夢有什么誤會,兩個人也沒什么恩怨,只不過單純的更欣賞孫穎莎,更希望她能成就自己的夢想。
作為同隊隊友,其他人或許不愿意摻和,可能還會覺得只要冠軍是中國的,誰拿都一樣,即便這個冠軍對有的人很重要。
一旦出現什么摩擦,也會成為他人心中的飯圈。
本來關于國家隊一些不利的消息就沒消停過,到時候肯定要被帶一波。
但是,對于蕭晚晚來說,不是問題。
“隆隊,你其實想和我打一場吧。”蕭晚晚不在意的笑了起來。
馬龍顯然沒想到她竟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既然蕭晚晚這個路人晚在國際上也有不小的影響,畢竟是好不容易能挑戰各國種子選手,而且剃光頭的實力派路人晚。
其實,陳夢和王曼昱都是國乒比較厲害的的人,也都是孫穎莎奪冠的阻力。
但是,這兩個人對上孫穎莎,誰輸誰贏還真不一定。
自東京奧運會奪得女單冠軍以來,陳夢的競技狀態明顯下滑,尤其是在2022年奪得WTT新鄉大滿貫女單冠軍后陷入了冠軍荒。
與此相反,孫穎莎在2023年的國際乒壇一枝獨秀,奪得了包括世乒賽、WTT大滿貫和總決賽在內的七個女單冠軍。
就在剛剛,蕭晚晚對孫穎莎和陳夢所獲得的世界冠軍、洲際冠軍、全國冠軍和WTT冠軍數量進行一個比較。
在單打世界冠軍方面,陳夢擁有奧運會和世界杯等2個單打世界冠軍,孫穎莎只有1個世乒賽單打冠軍。
在團體和雙打世界冠軍方面,陳夢擁有8個世界冠軍頭銜,而孫穎莎只有7個。
也就是說,在單打世界冠軍和團體世界冠軍數量方面,陳夢都比孫穎莎多1個。
在洲際比賽單打冠軍方面,陳夢就完全比不過孫穎莎了,因為孫穎莎擁有1個亞運會女單冠軍和1個亞錦賽女單冠軍,而陳夢一冠難求。
值得一提的是,她倆都未能染指亞洲杯女單冠軍。
不過,陳夢和孫穎莎都還沒有獲得過全運會單打冠軍,但各有1個全錦賽女單冠軍入賬。
當然,她也研究過陳夢和孫穎莎在國際乒聯巡回賽時期和WTT時期所獲得的商業比賽單打冠軍數量。
WTT大滿貫從2022年開始設置,是WTT旗下級別最高的賽事,至少在世界排名積分上和世界三大賽差不多。
陳夢和孫穎莎分享了2022年和2023年的女單冠軍。
需要指出的是,WTT世界杯總決賽實際上就是WTT年終總決賽,也就是過去的國際乒聯職業巡回賽總決賽。
陳夢是2017年至2020年國際乒聯總決賽女單四冠王,而孫穎莎則是2021年至2023年WTT總決賽女單三冠王。
WTT系列賽包括冠軍賽、球星挑戰賽和常規挑戰賽,實際上就是過去的國際乒聯巡回賽白金站和常規戰賽事。
陳夢共獲得了12站女單冠軍,孫穎莎目前獲得了8站女單冠軍。
而自2017年日本公開賽以來,陳夢和孫穎莎在國際賽場共交手14次,孫穎莎8勝6負略處上風。
有意思的是,在東京奧運周期和巴黎奧運周期,雙方都較量了7次。
其中,在東京奧運周期,陳夢5勝2負占據絕對優勢,而在巴黎奧運周期,孫穎莎6勝1負處于絕對上風。
最后,可以看看陳夢和孫穎莎在巴黎奧運周期的外戰輸球情況。
在巴黎奧運周期,陳夢輸掉了3次外戰,其中2次輸給羅馬尼亞選手斯佐科斯,另1次輸給羅馬尼亞選手薩馬拉;孫穎莎只有1次外戰輸球紀錄,那就是輸給日本選手平野美宇。
換言之,孫穎莎雖然在巴黎奧運周期尤其是2023年的表現明顯要比陳夢優秀得多,但從迄今為止兩人所取得的成就等綜合因素來講,孫穎莎想要在巴黎奧運會上拿下女單冠軍,就只能看那個時候她能否打敗陳夢。
所以,蕭晚晚并不會肯定孫穎莎必贏,也不會認為陳夢會輸。
但除了這兩人,馬龍也想和她交手。
而這一點,蕭晚晚并不意外。
她很清楚,來到國乒隊,和每個人打一場都是必須的,尤其還是六邊形戰士的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