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天地偉力自加身
- 長生西游,妖龍傾天
- 玄素真人
- 2829字
- 2025-01-15 00:02:00
牛魔王面色沉重地點了點頭:“你這說有理,萬歲狐王頗有些家資,我若不帶兵入駐積雷山,恐也護不住他的遺孀幼女。”
遠處高空中的禺狨王見萬歲狐王身死,連忙踏一朵輕云飛了過來,聽見兩人對話之后忍不住在心中嘀咕:
“牛魔王看著憨厚,原來也是個奸詐之人,這覆海大圣更是蔫壞……日后還是少和他倆來往,免得我那驅神國莫名其妙就換了主人……”
牛魔王和王玄見禺狨王落在云頭,于是一起笑著朝他迎了上來,如同迎接相知多年的老友。
王玄滿面春風地朝禺狨王拱了拱手:“多謝道友方才為我和牛兄調停,我倆已經罷手言和,禺狨王可和我一起回龍宮用宴。”
禺狨王連忙擺手:“不了不了!大圣既然不殺龍王,我也不在這里礙眼了,免得耽誤大圣登基做龍祖大帝。”
牛魔王同樣笑著拱手相請:“道友還是和我去積雷山喝酒,萬歲狐王遭了劫數,我正要去護持他的家眷?!?
禺狨王忙躬身推辭:“多謝牛兄美意,我那驅神國中還有些小事兒要料理,下次有機會再去叨擾吧?!?
王玄和牛魔王對視一眼,然后一起道:“那我倆送一送道友?!?
禺狨王駭得身子一抖,連忙擺手道:“不勞相送,告辭!告辭!”
然后他留在龍宮中的神獒坐騎也不要了,將身一縱,駕遁光遠去了。
牛魔王抬頭望著禺狨王離去,突然開口笑了起來:“哈哈!這廝被你煉殺萬歲狐王的手段嚇破膽了,所以才走的這般著急。”
王玄搖了搖頭:“人家是怕你惦記他的國土,我富有四海,也看不上他驅神國中的那點家業,他怕我作甚?”
牛魔王頓時無言,沉默片刻后悶聲道:“沒意思,我下去和老龍王道個別,然后就回積雷山去了?!?
說罷也不待王玄回應,他就似一個隕石砸進海中,濺起浪濤崩飛如雨。
王玄伸手朝前一指,奔涌的海浪頓時平復了下來。
他踏在海面上朝遠處眺望,正見一輪大日漸漸西沉,燦爛的霞光將天空和大海都染得通紅。
“我現在的實力和楊戩,牛魔王相差不大,看似縱橫無敵,其實在那些真正的大能眼中依舊是反掌可滅?!?
“不過我既占了四海,也算稍稍有了騰挪的余地,日后只要謀定而后動,諸事自然大有可為!”
想到此處,他也不再耽擱,周身青光一閃,借水遁往海底去了。
東海龍宮廣場大殿之前,牛魔王跨上避水金睛獸,然后朝四位龍王拱手道:“四位無需再送,咱們就此別過,日后自有相見之日?!?
敖廣兄弟四個只好陪著笑還禮,有心問問他和那妖龍斗這一場定下什么章程沒有,一時也不好開口。
正在此時,王玄從旁邊現身出來,朝牛魔王笑道:“牛兄在積雷山安頓好之后,閑來無事時可常來龍宮坐一坐。”
“老牛我忙得很,這串門的事兒以后再說,以后再說……”
牛魔王自覺事情做得有些不光彩,因此也不欲多說,將手中韁繩一抖,騎著避水金睛獸遠去了。
王玄轉過身來,也不理會四位龍王,而是緩緩走到申公豹旁詢問:“師兄,獼猴王走了?”
申公豹笑著應道:“他前腳走的,牛魔王后腳就下來了,估計是聽到些了什么?!?
王玄撫掌贊嘆:“好個六耳獼猴,果是善聆音,能察理,深明進退保身之道!”
然后才看向一旁四位龍王:“朕欲晉為龍祖大帝,先前爾等四人可是有不臣之意?”
此時幾位妖王都走了,敖廣兄弟四個那還敢多說?只好一起叩拜道:“陛下成就龍祖真身,晉位乃是實至名歸,臣等無異議!”
在他四個身后,來自四海的龍子龍孫跪了一地,自此王玄順理成章做了龍祖大帝。
接下來自然是登基,王玄畢竟是關起門來自封的帝位,因此也無需請那些上界仙神之流來觀禮。
但以四海水國之富,疆域之廣,這場典禮依舊是馬虎不得,據四位龍王和百官商議,需得足足準備一月才算穩妥。
王玄無奈,只好候著,然后突然想起來自己還收了巨靈神夸娥氏做屬下,于是派出持節信使將他從北海招了回來。
隨之一同前來的還有三十位真龍大將和十來萬妖兵,個個看起來都是奇形怪狀,但身上都透露出一股兇悍暴虐之氣。
趁準備登基大典這段時間,王玄閑來無事,就給那些那三十來條真龍發下兵器鎧甲,讓他們和四海水軍中的大將演武比斗。
能在北海那等蠻荒之地立足的精怪沒一個易于之輩,何況得了龍祖之氣的真龍?結果自然是百戰百勝,聲威大震。
王玄大喜,下令從四海水軍之中甄選精銳二十余萬建立“定海軍”,任夸娥氏為定海大元帥。
又從軍中選了六個高手,賜下龍祖之氣助其化為真龍,和從北海而來的那些真龍湊足三十六人,賜“王”姓,充任軍中大將。
自此,日后隨龍祖大帝征戰四大部洲,威名震懾三界的“定海軍”便算有了雛形。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龍祖大帝登基之日,大禮于東海龍宮舉行,四海水國歡騰,億萬萬水族精怪俯首,其規模之盛大,禮節之繁瑣,非筆者只言片語可以盡敘。
禮畢之后,龍祖大帝頒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在東海龍宮正東建造天壇,采集極品仙玉造混元無極截教教主圣像供奉其上,以示日后四海盡歸截教治下。
如此四海水族就算有了后臺,雖然真正的高手除了王玄外一個沒有,但也再不是那任人欺凌的螻蟻,不會像之前那樣,連個熊孩子都敢隨意斬殺龍子。
第二道旨意是加封功臣,分割權柄:封東海龍王敖廣為“廣德王”,南海龍王敖欽為“廣利王”,西海龍王敖閏為“廣順王”,北海龍王敖順為“廣澤王”。
四海龍王自此不再掌軍,亦不再理政,只同眾龍子一起負責協理天庭水府眾神,管人間四大部洲行云布雨之事,享天庭俸祿并百姓香火供奉。
而四海水國之中政事仍由四位丞相并百官執掌,軍事則由各級武將執掌,時時演武,歲歲考評,優勝者可入定海軍。
定海大元帥夸娥氏所統大軍負責震懾四海,討伐不臣,遇謀逆叛亂者有先斬后奏之權。
第三道旨意是廢黜四海龍宮年年向上界群仙,諸神,下界大小妖王供奉珍寶,丹藥,財帛,軍備的陋習。
四海水國一應產出,扣除天規所定四海朝貢的份額之外,余者皆由朝廷調用,用以富民強軍,招募賢才入龍宮任職,四海龍王不得私自貪墨。
最后一道旨意才是從四海水國之中征調鯨鯊力士和能工巧匠去北海海眼處修建“北冥宮”,作為龍祖大帝清修之地。
而原本的四海龍宮則作為龍祖大帝巡游四海時的行宮,平日仍由四位龍王及各海文武官員代為管理,不必勞民傷財再行擴建。
旨意頒布之后,自有巡海夜叉昭告四大水國,億兆水卒生靈莫不歡呼,盡皆朝東海龍宮而拜,大贊龍祖大帝之德。
東海龍宮之中,四大龍王,文武百官山呼陛下,行三跪九叩之禮朝拜龍祖大帝。
王玄著冠冕,高居九龍帝座,忽然感到冥冥之中有一股無形偉力加持在自己身上。
“嘩啦!嘩啦!”體內那積蓄了五百年的無量水元之力在經脈中快速的流轉起來,發出陣陣潮汐奔涌之聲。
泥丸宮中盤繞的真龍元神本是一條猙獰威嚴的黑龍,唯有龍口中銜著一團刺目的火光,正是那得自九龍神火罩的不滅火種。
而此時在無形偉力的加持之下,那點火光越來越亮,漸漸地將整顆龍頭都點燃了。
龍頭上眼耳口鼻五官也在火光之中慢慢轉變,少了暴虐猙獰,多了靈動之意。
距離煉成火龍赤霄之變,成就不滅元神更近了幾分,王玄心中喜悅之后,漸漸生出許多明悟:
“這是果位加持之力,我這龍祖大帝雖然是自封,但安定四海,重興龍族,惠及水族億萬生靈的功德卻是真的?!?
“難怪三界生靈,無論是人,仙,妖都費盡心思想要成正果,原來在這仙佛顯圣的世界,果位便是實打實的修為法力?!?
“我這統攝四海的龍祖大帝尚且如此,那天庭中的四御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