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觀止:語文課推薦閱讀叢書(下)
- (清)吳楚材 (清)吳調侯編選
- 3503字
- 2024-12-26 17:25:40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1)
導讀
嗣圣元年(684),武則天廢登基不久的唐中宗李顯,立四子豫王李旦為帝,自己依然以太后名義攝政。這年九月,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臨朝稱制。駱賓王入徐敬業的幕府,為他寫了這篇檄文。文章先細數了武則天的種種罪行,接著論述了徐敬業起兵的合理性,最后號召各地舉兵響應。文章層次分明,氣勢凌厲。相傳武后讀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兩句時,非常震驚,問作者是誰,并嘆息道:“宰相安得失此人!”可見本文感染力之強。
偽臨朝武氏者(2),性非和順,地實寒微(3)。昔充太宗下陳(4),曾以更衣入侍(5)。洎乎晚節(6),穢亂春宮(7)。潛隱先帝之私(8),陰圖后房之嬖(9)。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10),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于翚翟(11),陷吾君于聚麀(12)。加以虺蜴為心(13),豺狼成性,近狎邪僻(14),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15)。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16)。君之愛子,幽之于別宮(17);賊之宗盟(18),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19),朱虛侯之已亡(20)。燕啄皇孫(21),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22)。
敬業(23),皇唐舊臣,公侯冢子(24)。奉先君之成業(25),荷本朝之厚恩(26)。宋微子之興悲(27),良有以也(28);袁君山之流涕(29),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云(30),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31),爰舉義旗,以清妖孽(32)。南連百越(33),北盡三河(34),鐵騎成群,玉軸相接(35)。海陵紅粟(36),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37),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38),劍氣沖而南斗平(39)。喑嗚則山岳崩頹(40),叱咤則風云變色(41)。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42),或葉周親(43),或膺重寄于話言(44),或受顧命于宣室(45)。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干(46),六尺之孤何托(47)?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48),共立勤王之勛(49),無廢大君之命(50),凡諸爵賞,同指山河(51)。若其眷戀窮城(52),徘徊歧路(53),坐昧先幾之兆(54),必貽后至之誅(55)。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譯文
名位不正的執政者武氏,生性不和善溫順,門第實在低賤卑微。過去是太宗皇帝的才人,曾像衛子夫那樣依靠侍奉皇帝更衣的機會獲得寵幸。到后來,又與太子有染。隱藏受先帝恩幸的事實,圖謀皇帝后宮的寵愛。后妃入宮就遭到她的嫉妒,不肯在美貌上遜色他人;她還工于讒言,利用姿色迷惑君主。登上皇后的寶座,使我們的君主陷入敗壞人倫的境地。甚者,她心腸狠辣如毒蛇蜥蜴,性情兇暴如豺狼,親近奸邪小人,殘害忠臣良才,誅夷姐妹,屠戮兄弟,弒殺皇帝,毒死母親。所作所為人神共憤,天地不容。她還暗藏陰謀之心,意欲奪取皇位。皇帝寵愛的兒子,被她幽禁在別宮;自己的宗族,她卻委以重任。哎呀!霍光那樣忠心耿耿的大臣沒有挺身而出,劉章那樣能夠誅殺外戚的皇族也已銷聲匿跡。現今的情勢,就像趙飛燕屠殺皇孫,憑此可知漢朝國祚將盡;就像龍涎變成的女子做了皇后,憑此可知夏朝國運速衰。
李(徐)敬業是大唐的老臣,公侯的長子。繼承先輩的基業,承受本朝的厚恩。宋微子路過故都觸目興悲,的確事出有因;袁安上朝時痛哭流涕,怎會無緣無故!因此怒氣激起風云,立志安定社稷。憑依著天下對武氏的失望,順應海內之人的推戴之心,由此興舉義旗,清除奸邪。南到百越,北至三河,兵馬成群,戰車相接。海陵軍糧充備,倉庫累積的糧食無窮無盡;江浦軍旗招展,匤復天下的功業哪還遙遠。駿馬嘶鳴如北風驟起,劍氣沖天與南斗齊平。將兵怒吼,能使山峰崩裂;戰士呼喝,可令風云突變。用這樣的軍隊討伐敵人,什么樣的敵人不會被摧毀!用這樣的軍隊建功立業,什么樣的功業不能完成!
諸位有的享有國家的封地,有的是皇室宗親,有的曾受皇帝的重托,有的接到皇帝臨終的遺命。那些話還在耳畔,心中哪能忘記忠誠!先帝陵墓的封土還沒干透,留下的遺孤之君能托付給誰?如果能夠將國家命運轉危為安,送別先帝,輔佐新君,一起立下救國的勛業,不背棄先帝的遺命,那么所有爵位賞賜都與諸位同受,可以指著泰山黃河立下此誓。如果諸位舍不得孤立的城池,還在歧路上猶豫不決,坐失事先顯露的征兆,日后一定會遭受責罰。請大家看看今天的四海之內,究竟是誰家的天下!
(1) 檄:檄文,古代的一種文書,主要用于征召、曉諭、聲討等,特指聲討敵人或叛逆的文書。
(2) 臨朝:在朝主政。武氏:指武曌(zhào),即武則天。唐太宗時入宮為“才人”,唐高宗時立為皇后。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即位,她作為太后攝政,次年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仍臨朝稱制。徐敬業認為她有篡位之心,因而起兵征討。
(3) 地:同“第”,門第,出身。
(4) 下陳:古代殿下陳放禮品、羅列姬妾的地方,此處借指地位低微的姬妾。
(5) 更衣入侍:衛子夫原為平陽公主家的歌女,因侍奉漢武帝更衣而得幸,成為皇后,事見《漢書·外戚傳》。這里用來比喻武則天地位卑賤。
(6) 洎(jì):到,至。晚節:后期。
(7) 春宮:東宮,太子所居之處。唐太宗病重時,時為太子的高宗李治入宮服侍,與武則天發生了曖昧關系。
(8) 潛隱先帝之私:隱藏曾受先帝寵愛的事實。唐太宗死后,武則天曾出家為尼,掩飾自己曾是太宗的才人。后被唐高宗召入宮中。潛隱,隱藏,掩飾。私,寵愛,寵幸。
(9) 嬖(bì):卑賤者得到寵愛。
(10) 掩袖工讒:戰國時,楚懷王的夫人鄭袖妒忌心很重,為了除掉懷王的一個寵妃,鄭袖欺騙她說懷王不喜歡她的鼻子,要她見到懷王就用袖子把鼻子遮起來;又對懷王說寵妃嫌棄他口臭,所以見到懷王就要掩鼻子。懷王大怒,割了寵妃的鼻子,事見《戰國策·楚策四》。此處借指武則天善進讒言。
(11) 踐:登上。元后:皇后。翚翟(huīdí):野雞,唐代皇后的禮服上有翚翟圖飾,因而借指皇后的禮服。
(12) 聚麀(yōu):兩頭公鹿與同一頭母鹿交配,指兩代的亂倫關系。
(13) 虺蜴(huǐyì):毒蛇與蜥蜴。
(14) 狎(xiá):親近。邪僻:邪惡的人。
(15) 鴆(zhèn):鳥名,羽有毒,引申指用鴆羽泡的毒酒殺人。
(16) 神器:政權,皇位。
(17) 幽:拘禁。
(18) 賊:指武則天。宗盟:同姓親屬。
(19) 霍子孟:西漢重臣霍光,字子孟,曾在漢昭帝死后擁立昌邑王劉賀,但劉賀淫亂無道,于是霍光廢掉劉賀,改而擁立漢宣帝。后世認為霍光對漢王朝忠心耿耿。此處暗指當時沒有霍光那樣對社稷忠心耿耿的大臣。
(20) 朱虛侯:即劉章,漢高祖劉邦之孫,曾與陳平、周勃等人合力誅滅意欲作亂的呂后族人,迎漢文帝即位。此處指當時沒有像劉章那樣敢于與武氏對抗的人。
(21) 燕啄皇孫: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無子嗣,于是暗中殺害皇子,使成帝無嗣,當時童謠有“燕飛來,啄皇孫”之句。此處影射武則天先廢太子李忠,又殺太子李弘和李賢。
(22) 龍漦(chí)帝后,識夏庭之遽(jù)衰:傳說周厲王時,有人打開了夏朝留下的一個裝了龍唾液的盒子,一名宮女碰到后,懷孕生下褒姒。后來周幽王以褒姒為后,廢太子,導致西周滅亡。這里將武則天比作褒姒,認為她會滅亡唐王朝。漦,唾液。遽,迅速。
(23) 敬業:徐敬業,唐代開國元勛徐世(jì)之孫,因徐世
被賜姓李,故也名李敬業。
(24) 冢子:嫡長子。
(25) 奉:恭敬地接受,繼承。
(26) 荷(hè):蒙,接受。
(27) 宋微子之興悲:殷紂王的弟弟微子投降周朝后,一次路過殷商故都,感舊興悲,作《麥秀歌》,事見《尚書大傳》。周朝建立后,微子被封為宋國國君,故稱“宋微子”。
(28) 以:原因。
(29) 袁君山:指袁安。
(30) 是用:因此。用,因為。
(31) 推心:人心所向。
(32) 妖孽:邪惡之人。
(33) 百越:泛指南方少數民族,這里指東南沿海地區。
(34) 三河:漢代對河東、河內、河南三個地區的總稱,泛指中原地區。
(35) 玉軸:玉做的車軸,代指戰車。一說指戰船。
(36) 海陵:地名,在今江蘇泰州。紅粟:陳年米,年久而發紅。
(37) 江浦:江邊,指揚州。黃旗:唐代皇帝儀仗所用的黃色旌旗。徐敬業在揚州起兵時,以擁戴太子李賢復位為號召。
(38) 班聲:馬嘶之聲。班,班馬,本指別離時乘的馬,此處泛指馬。
(39) 劍氣沖而南斗平:西晉張華曾見天上的斗宿和牛宿間有紫氣,后在地上的對應位置找到了兩把寶劍,事見《晉書·張華傳》。這里指軍隊武器精良,氣勢很盛。南斗,即斗宿,在北斗之南,因而得名。
(40) 喑(yīn)嗚:怒喝。
(41) 叱咤(chìzhà):怒喝。
(42) 漢地:指唐朝的封地。唐人常借漢說唐事。
(43) 葉(xié):合乎。周親:至親。
(44) 膺(yīng):擔當,承擔。
(45) 顧命:皇帝臨終前的遺命。宣室:漢代未央宮正室,代指帝王居所。
(46) 一抔(póu)之土未干:指皇帝才駕崩不久,陵墓上的土還沒有干透。抔,用手捧起,這里用作量詞。
(47) 六尺之孤:未成年的孤兒,這里指被廢為廬陵王的唐中宗李顯。
(48) 往:死者,指高宗。居:生者,指中宗。
(49) 勤王:指在皇帝受到威脅時起兵救護。
(50) 大君:先帝。
(51) 同指山河:指著泰山與黃河發誓。
(52) 窮城:孤立無援的城池,指不響應號召的地區。
(53) 歧路:岔路,這里指徐敬業與武則天兩方。
(54) 坐:白白地。昧:看不清。先幾:最初的征兆。
(55) 貽(yí):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