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極為平常的一日,陽光依舊如往常般灑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百草堂醫館里也如往日一樣忙碌著,病患們的交談聲、伙計們抓藥的聲響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熱鬧卻又有序的畫面。
就在這時,一則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這份平靜,宛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了千層浪。皇宮里傳來消息,說是太后不知怎的,突然染了重病,整個人臥床不起,精神萎靡,吃不下飯也睡不好覺。宮中那些御醫們,皆是醫術精湛、經驗豐富之人,平日里為皇室成員的健康保駕護航,可這次面對太后的病癥,他們診治了多日,各種名貴藥材用了不少,各種療法也都試了個遍,卻依舊不見成效。
皇帝心急如焚,平日里威嚴莊重的他,此刻也沒了往日的沉穩,在太后的寢宮外來回踱步,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擔憂。畢竟太后年事已高,這一場重病著實讓人心焦,萬一有個好歹,那可如何是好。思來想去,皇帝覺得或許民間藏龍臥虎,有著醫術更為高明的良醫,便果斷下令在民間廣尋良醫,只要能治好太后的病,必有重賞。
這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大街小巷都在議論紛紛。百草堂的掌柜聽聞此事后,心中一動,覺得這可是林曉揚名的絕佳好機會呀。他深知林曉的醫術,雖然年紀輕輕,可那一手治病救人的本事卻是不容小覷,平日里那些疑難雜癥到了她手里,往往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且林曉為人善良,對待病人也是盡心盡力,說不定真能治好太后的病呢。
于是,掌柜便找到了正在醫館里忙碌的林曉,將這事兒一五一十地跟她說了。林曉一聽,心里先是“咯噔”一下,頓時忐忑起來。畢竟那可是皇宮呀,那是整個大唐最威嚴、規矩最多的地方,里面住著的都是尊貴無比的皇室成員,萬一出了哪怕一點點差錯,那可就不是小事了,怕是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呀。
她皺著眉頭,面露猶豫之色,在原地來回踱步,心里猶如一團亂麻。可轉念一想,自己來到這唐朝也有一段時間了,雖然憑借著醫術在民間有了些名聲,可想要真正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讓李逸的家人認可自己,卻依舊困難重重。若是能治好太后的病,那往后自己在這唐朝立足也就更容易了,說不定李逸的家人也會因此對自己少些顧慮,認可自己與李逸之間的感情呢。
想到這兒,林曉咬了咬牙,暗暗握緊了拳頭,鼓起了勇氣應下了此事。掌柜見她答應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林曉姑娘,我相信你的醫術,你就大膽地去,定能馬到成功的。”
林曉微微點了點頭,轉身回到自己的住處,開始仔細地收拾起藥箱來。她把平日里常用的那些藥材,按照功效和使用頻率一一擺放整齊,又檢查了一遍針灸所用的銀針,確保每一根都完好無損、鋒利無比。收拾好一切后,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可那心里的緊張卻怎么也壓不下去,仿佛有一只小鹿在亂撞一般。
沒一會兒,前來傳喚的公公就到了百草堂醫館。那公公穿著一身華麗的宮服,面容嚴肅,走路帶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他看了看林曉,微微皺了皺眉,似乎對這個年輕的女醫有些懷疑,但也沒多說什么,只是冷冷地說道:“林曉姑娘,跟咱家走吧,莫要讓太后和皇上等急了。”
林曉趕忙應了一聲,提起藥箱,跟著公公出了醫館。一路上,她看著周圍的景象,心中滿是感慨。從熱鬧的市井街道,漸漸走向通往皇宮的大道,周圍的行人越來越少,建筑卻越發的巍峨壯觀起來。
只見那皇宮的宮墻高聳入云,朱紅色的墻壁透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皇家的威嚴。宮墻上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彰顯著無比的奢華。大門前的石獅子威風凜凜地蹲坐著,像是忠誠的衛士一般守護著皇宮。
林曉跟著公公穿過一道道宮門,每一道宮門都有著重兵把守,士兵們身著鎧甲,手持兵器,目不斜視,那嚴肅的模樣讓林曉越發緊張起來。她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觸犯了什么宮中的規矩。
走進皇宮深處,眼前的景象更是讓她驚嘆不已。一座座宮殿錯落有致地排列著,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盡顯華麗大氣。亭臺樓閣之間,有著精致的花園,奇花異草爭奇斗艷,潺潺的流水在假山之間穿梭,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宛如人間仙境一般。
可林曉此刻卻沒心思欣賞這美景,她心里是既緊張又期待。緊張的是,等會兒就要面對太后和一眾皇室成員了,自己真的能治好太后的病嗎?萬一診斷有誤,那后果不堪設想呀。期待的是,若真能妙手回春,那不僅能改變自己的處境,也能讓自己離和李逸在一起的目標更近一步呢。
走著走著,終于來到了太后的寢宮。寢宮前站滿了宮女和太監,一個個神色緊張,大氣都不敢出。林曉跟著公公進了寢宮,一進去,便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藥味,屋內的氣氛壓抑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太后躺在那張華麗的雕花大床上,面色蒼白,雙眼緊閉,眉頭微微皺著,看上去極為虛弱。皇帝坐在床邊,一臉關切地看著太后,見林曉進來,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似乎在質疑這個年輕女子是否真有能力治好太后的病。
林曉趕忙上前,行了個禮,聲音微微顫抖卻又盡量保持鎮定地說道:“陛下,草民林曉參見陛下,聽聞太后鳳體欠安,草民斗膽前來一試,望能為太后排憂解難。”
皇帝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林曉,朕聽聞你醫術不凡,今日便看你能否治好太后的病,若能治好,朕必有重賞,可若是治不好……”皇帝沒有把話說完,但那話語中的警告之意卻不言而喻。
林曉心里一緊,趕忙說道:“陛下放心,草民定當竭盡全力。”說罷,她便走到太后床邊,先是恭敬地觀察了一下太后的神色,又輕輕搭上太后的手腕,開始仔細地把脈。
她閉上眼睛,全神貫注地感受著太后脈搏的跳動,腦海里迅速梳理著各種可能的病癥。周圍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緊緊地盯著林曉,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靜止了一般。
好一會兒,林曉才緩緩睜開眼睛,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判斷。她又向旁邊的宮女詢問了太后發病以來的一些具體癥狀,飲食起居的情況等等,然后沉思片刻,這才開口說道:“陛下,太后這病乃是氣血虧虛,又受了些風寒之邪,入里化熱,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所以才會如此虛弱,久治不愈。草民想先用一些扶正祛邪的藥材,調理太后的氣血,再配合著針灸之法,疏通經絡,驅散寒邪,或許能讓太后的病情有所好轉。”
皇帝聽了她的話,微微皺眉,轉頭看向一旁的御醫們,問道:“諸位御醫,你們覺得林曉所言如何?”
御醫們面面相覷,他們心里其實對林曉的判斷也有些認可,只是覺得她年紀輕輕,又是個女子,心中難免有些不服氣。其中一位資歷較老的御醫站出來說道:“陛下,林姑娘所言不無道理,只是這用藥和針灸之法,還需謹慎為之呀。”
皇帝點了點頭,對林曉說道:“林曉,既然你有此想法,那便按你說的試試吧,不過一切都要小心行事,切不可莽撞。”
林曉應了一聲,便開始著手準備藥材和針灸器具。她從藥箱里拿出自己帶來的藥材,又讓人幫忙煎藥,同時開始為太后施針。她的手穩穩地拿著銀針,找準穴位,輕輕刺入,每一針都精準無誤,那嫻熟的手法讓一旁的御醫們也不禁暗暗點頭。
施完針后,藥也煎好了,林曉親自端著藥碗,走到太后床邊,輕聲喚道:“太后娘娘,該喝藥了。”宮女們趕忙上前,扶起太后,林曉則小心翼翼地將藥喂入太后口中。
眾人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著,希望能看到太后的病情有所起色。過了好一會兒,太后的臉色似乎微微有了些變化,原本蒼白如紙的面色多了一絲紅潤,呼吸也平穩了一些。
皇帝見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趕忙問道:“林曉,太后這情況可是有好轉了?”
林曉微微欠身說道:“陛下,太后這只是暫時有了些許起色,還需后續繼續用藥和調理,草民會時刻關注太后的病情變化,盡力讓太后早日康復的。”
皇帝聽了,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說道:“好,林曉,你若真能治好太后的病,朕定重重有賞。”
林曉謝過皇帝后,便留在太后的寢宮,時刻留意著太后的情況。這一夜,她幾乎未曾合眼,守在太后床邊,心里既擔心又期待著太后能盡快好起來。
而在宮外,李逸也聽聞了林曉入宮為太后治病的消息,他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既為林曉感到驕傲,又無比擔心她在宮中會遇到什么危險,畢竟那皇宮之中,人心復雜,處處都是看不見的風險呀。他暗暗祈禱著,希望林曉能平安無事,順利治好太后的病,早日出宮與自己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