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發生在十分鐘之前。
周輕把那套四大名著收進蛇皮袋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場奇異的景象,那個內部有斑斑星點的“雞子”,就在他“眼前”轟然坍塌與湮滅,隨之而來的是手上一空,四本書籍憑空消失,而腦海中卻多了這樣一個面板!
面板非常簡潔。
周輕用意念觸碰,立即玄妙地知曉了其中種種含義。
簡而言之,他只要閱讀邏輯自洽、世界觀完善、行文流暢的中長篇小說,就能獲得抽取小說里物品的機會。
只要在小說正文中出現過的物品,都能有機會抽到!
……
周輕索性靠著門蹲下來,眼睛死死“盯著”眼前的面板,反復用意念觸碰,研究著。
“閱讀的對象是中長篇小說,‘世界觀完善、邏輯自洽、行文流暢’是對小說質量的基本要求。”
“‘通讀’是指從頭至尾讀一遍,意在初步了解小說的全貌;‘精讀’則是更加深入仔細地閱讀,還要對小說進行分析思考。”
“通讀是選擇中篇或長篇后,隨機的;精讀則在通讀完成的作品里自主選擇。”
“‘精讀’顯然要比‘通讀’更復雜更難,花的時間精力肯定也更多,所以‘精讀抽取’獲得好東西的概率要比‘通讀抽取’大。”
“此外,越超離現實的物品,抽中的概率越低。”
……
“四大名著對面板而言,則是極其特殊的存在,只要我通過閱讀其他小說累積的抽出次數夠多,可以不限次數的兌換‘四大名著通讀’,然后進行抽取!”
周輕念起“四大名著”,面板背景里立刻有四本朱紅色的書籍“亮”了起來。
從上至下依次是:《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和《西游記》。
封面都有些舊舊的,模樣“看”著很眼熟,正是之前憑空消失的那一套。
這套書是他大一做兼職得來的,陽光出版社無刪減版,硬殼鎖線精裝,每一本的封面除了書名、作者名和出版社等信息外,還各有一幅彩色畫!
本來是想留著自己看的,但后面學業忙,又要做各種兼職,加上各種長、短視頻的興起,他很快失去了讀小說的興趣,前面一年多放在書桌上落灰,后面兩年則經常用來墊筆記本電腦。
其中《西游記》的封面上還有條淺淺的劃痕,是自己當初做古建筑模型時不小心用剪刀戳出來的。
“凝視”著四本名著,周輕腦海中再度浮現出浩瀚“雞子”轟然坍縮湮滅的場景。
“四大名著通讀抽取是獲得好東西概率最高的,不過需要先累積十次其他抽取,才能擇其一來通讀,先不管它。”
周輕動念,隱去四大名著。
站起身,揉了揉蹲得發酸的腿,迫不及待地想試試!
“第一次,肯定選字數少的中篇!”
不過在此之前,還要……
他先謹慎地把面板收回腦海,從衣服兜里掏出自己用了三年的紅米k40,先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打開前置攝像頭錄像功能,用不要的毛巾和卷紙固定在廁所的窗臺上。
然后才喚出面板,在鏡頭前變換著各種角度呆幾分鐘。
然后拿過手機查看錄像。
視頻里,除了自己在那傻傻地擺動作,其余什么異象都沒有。
周輕頓時松了口氣,嘴角也忍不住翹了起來:“果然,面板只有我自己能‘看’到!”
確定這個之后,加上手機電池早就不經用了,他終于從廁所里出來,先收拾了地上的東西,再坐到椅子上,一邊給手機充電,一邊又喚出面板。
集中注意力,觸碰“正在閱讀”選項,傳遞意念:
“選擇閱讀中篇小說。”
念頭剛生出,面板瞬間產生了變化——
姓名:周輕
正在閱讀:《邊城》(沈從文著)
通讀完成庫:無
精讀完成庫:無
……
“沈從文的《邊城》?”
這篇小說周輕自然知道,當初教材里節選過!
很經典的小說,他現在還記得,書里寫得是應該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川湘交界邊城里船家少女翠翠的故事。
這會身邊自然沒有《邊城》的紙質書,不過如今這年代,什么都能從網上找到。
周輕立即拿手機在瀏覽器里搜索,很快找到了整篇小說的原文。
當即也不管其他什么了,直接開始閱讀!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
“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
沈從文的筆觸很優美。
只是這會周輕越是迫不及待,情緒越是激蕩,心態不穩,這些句子飄忽在眼前,似乎隨著他的心跳和呼吸,都在分裂成一個個單獨的字,每一個他都認識,可連成話,卻讓人恍惚。
從之前面板反饋的信息里就知道,不管是通讀還是精讀,必須認真,囫圇吞棗是不行的。
勉強讀了幾段,索性暫時停下來。
“先緩緩吧,干脆把東西搬到出租房再說。”
……
五十分鐘后,樟樹屋公交站,周輕拖著黑舊的行李箱提著蛇皮袋,滿頭大汗地從802路公交上擠下來。
又費力走了十幾分鐘,終于來到章園小區二十三棟。
這種安置小區沒有電梯,等他把東西搬到自己租住的六樓,人已經精疲力盡。
關好門,直接癱在還沒鋪涼席的床墊上,緩了兩分鐘,忍不住再度喚出面板“看了看”。
面板似乎有神奇的魔力,看著看著,就來了干勁!
周輕翻身起來,從蛇皮袋里翻出充電器,又靠著床頭坐著,把手機充上電,同時點開瀏覽器里收藏的頁面,重新開始閱讀《邊城》。
還別說,之前激蕩的心情隨著勞累已經平靜下來,這會再讀小說,一下子就看進去了。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和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
……
愛看小說的人都知道,這書只要一讀進去,時間就過得特別快。
周輕從下午四點二十開始看,中間只喝了一次水,肚子餓了也不管,沉浸在“翠翠”的故事里,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等最后一點文字也讀完了,周輕這才悵然地從床上站起來。
沈從文不愧是南湖省本土最有名的大作家之一,寫的真好。
小說里每一個角色都很好,主角“翠翠”天真善良,“爺爺”是中國那種傳統的長輩,對孫女很疼愛,“天保”豪爽、大度,“儺送”情感豐富、細膩,就連算是半個“反派”的船總“順順”都為人仗義慷慨、誠信公道。
只是由這么多好的人編織的《邊城》,周輕讀完后,心里卻生出了淡淡的感傷。
一開始,他以為是因為女主角翠翠結局不算好的緣故,不過很快意識到自己應該是下意識感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小角色的命運無常。
“不想那么多了,現在最重要的是……”
周輕一想到現在可以抽取小說物品了,頓時什么傷感都沒了。
立即起念,喚出面板——
姓名:周輕
正在閱讀:《邊城》【已通讀,是否抽取文中物品】
通讀完成庫:無
精讀完成庫:無
……
“看”到面板上的變化,他搓了搓手,沒有猶豫,意念觸及“正在閱讀”,選擇“立即抽取”!
下一刻,一段原文忽然在腦海里閃過——
【風日清和的天氣,無人過渡,鎮日長閑,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巖石上曬太陽……或祖父同翠翠兩人,各把小竹作成的豎笛,逗在嘴邊吹著迎親送女的曲子。過渡人來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獨自跟到船邊去橫溪渡人。在巖上的一個,見船開動時,于是銳聲喊著:
“爺爺,爺爺,你聽我吹,你唱!”
爺爺到溪中央于是便很快樂的唱起來,啞啞的聲音同竹管聲,振蕩在寂靜空氣里,溪中仿佛也熱鬧了些。實則歌聲的來復,反而使一切更加寂靜。】
還沒等周輕反應過來,只覺得有個細長的東西在面前忽然出現,他本能地伸手一抓,頓時握在手里。
仔細一看,是一根灰不溜秋的竹質豎笛。
周輕明悟。
這就是剛剛腦海中那段內容里,翠翠吹的豎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