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棄玉之計 移花接木】

  • 幻三國記
  • 風趣
  • 3346字
  • 2005-03-02 22:19:00

賭得顏良之后,李傅展開一系列戰略部署,自己攜帶著中國古代的稀世奇寶——玉璽,天下各諸侯都知道此事,誰都想拒玉璽為己有,李傅自己也知道與各路諸侯撕破臉,是遲早會發生的事,說的好一點,各路諸侯是為大漢王朝奪回尊嚴。

實則上,卻私心大作。會出現這樣局面,也要多虧某一位隱士所言,“得玉璽者必得天下”,李傅當然不會相信這一套學說,他則認為,“得天下民心者必得天下”。這恐怕也與[仙道]有關,看來[道]對李傅的影響確實不小。

一連數日,李傅都獨自一人端坐于中軍營帳內,雙眼緊盯著懸掛的地形圖勢,但腦海里卻考慮著另外一件事,自己從初來三國時無名小子,成長為實力不下于一方諸侯的權貴,歷盡了多少磨難,軍中生活已經成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并且習慣了野外營帳住宿,這實在是太苦了,就算自己身為主公都感覺的到,手下數萬的兵丁,如何會不覺得!城池是現在,自己需要的是根基,只有站穩了,才有一爭天下的保證,但這也是一個問題,實則上沒有任何官位的李傅,按大漢律,是不得有封地的,如何扭轉此局面呢!

皇帝現在連自己性命都顧不了,哪還能滿天下的發詔文升自己官封自己地?明顯是不可能的,看來自己現在有兩條路可選,一條走王者大道,另一條則是走梟雄之路。

何為王者大道?

就是自己完全擺脫漢室皇帝余威的影響,自立為王,征討諸侯,平定天下,有造反之意。

哪何為梟雄之路?

是依靠漢室王族的余威,把持朝政,奪天下之政,掌萬民之生,這條路比前面的選擇要容易許多,政成為王,就算政敗也是功臣。

李傅起身踱步出了中軍大帳,站在營帳外的兩名值守士兵,向李傅道,“主公。”

李傅輕輕點了點頭,沒有細加理會,而兩名士兵中的一位,又開口道,“主公,趙將軍有事想通報主公,見主公沉思,才未通傳……”士兵的話還沒說完,李傅馬上命士兵去把趙云請來,辦事不喜歡太拖拉,也是李傅與其他諸侯不同之處,不多時,此士兵請來趙云,趙云進帳,“主公多日沉悶,深鎖眉頭,莫非有難處,何不喚諸將前來共同商討?”

李傅露出一個笑容,但不是欣喜的笑,而是苦愁的笑,“子龍,吾問汝,天下如此之大,何處方為吾等安身立命之處?”趙云倒是沒想到自己主公會問這個問題,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李傅見趙云仍未出聲,接著道,“答則無亦,然天下之大,真無安身立命之所。”趙云想了半天,“主公,此話不然,吾軍戰敵征討天下聞名,如何會無地安身?”

“哈哈,子龍未能明吾意。吾軍之師為威武之師,天下聞名定爾,然傅無官無爵位,得地如同反上,煩亦!”李傅此時心情好了許多,悶在心中的話,宣泄一番的確爽快。

趙云這才明白主公李傅為何事所難,做部下的,自己考慮的東西遠遠沒主公深遠,“主公何不殺上長安,如救帝出董卓約束,官爵不難亦?”李傅心想,趙云畢竟是武將,政治這東西和他講確實有些不對路,但是,趙云為李傅愛將,李傅也不好強硬說之,“子龍,汝去請陳宮先生來。”

趙云遵照李傅之命出帳尋陳宮,待一盞茶時,帳外值守兵丁道,“主公,陳先生已在帳外靜候主公多時!”李傅起身命兵丁請陳先生入大帳,“公臺,快請坐!”陳宮哪敢失禮,讀圣賢書,得明主,對陳宮自己而言,已經太幸運了,躬身一禮,“主公萬萬不可,君臣之禮不得廢亦!”

李傅要求再三,最終還是讓陳宮坐在帳內旁椅上,“公臺,傅有一事不明,望予賜教!”陳宮立即起身站起,“主公責宮所行之事,宮必全力而為,死而后已。”“公臺此話不然,汝與傅外為主仆之分,內則朋友之誼,務須如此!”一陣感激鏗鏘之詞,足以讓陳宮心底燃起,得蒙主公知遇,必為之而死的儒士精神。

“傅不知如何方能得地容身,千萬兵甲常駐野外,非長久之策!”李傅表面上沒有說自己的真實想法,用士兵們的疾苦來掩飾,但讀圣賢書,謀其政的陳宮心里還是很清楚的,自己的主公李傅所言,句句在理,現在天下沒有可以依靠,沒有根基的軍閥,恐怕惟獨只有自己主公了。

但是,陳宮自己卻沒有跟隨其他的諸侯,而獨獨跟隨李傅闖蕩天下,這也是他對李傅識人之相后,下的決定。李傅決非一般之人,日久必會大放異彩,而靠早已聞名天下的諸侯博得的名聲,并非陳宮所愿。

“主公心存眾士,實乃眾士之幸,容宮細想。”陳宮在帳內踱起方步,低頭細想對策,“然也!主公宮有一計,不知可行否?”李傅忙讓陳宮道出,陳宮卻未說得地之事,“主公曾得傳國珍寶玉璽,”

陳宮停下,看著李傅有何反應,李傅點了點頭,“公臺所言然也。”“此次主公若要得地,非棄玉璽不可,惟有此法,方能獲得地之機。”李傅不明白,玉璽和得地受封有什么關聯,難道,自己把玉璽還給漢帝,一定會換得一地,“公臺可明言。”“天下諸侯無不時刻受望此寶,主公戴于身傍,乃禍亦!不若拋玉除禍,轉戰天下,方能大成!”

李傅這時候,才明白了陳宮的真正意思,對呀,自己怎么就是沒想到,雖然心里一直告誡自己,玉璽這東西與天下得勢無關,但是,寶貝畢竟是寶貝,其誘惑力也不是完全沒有,李傅內心深處還是有懷玉的想法,所以,局內濁,局外清。“多謝公臺點明傅,然玉璽送與何人乎?”陳宮好像已經想好了,脫口而出道,“江東諸侯,孫堅亦!”

“公臺為何獨論孫堅?”李傅心想,不會是來真的吧,玉璽給了孫堅,不就又和歷史相同,難道這是天意不成?“主公可想,孫堅乃江東俊杰,手下兵將多甚主公,且野心不小,玉璽予以孫堅,必會天下大亂,袁紹此人心窄,不容他人,定會密謀諸侯圍剿孫堅,然群狼相斗,必有損傷,主公則可順勢起兵勤王,如此一來,得天下豈不煞快人心,僅得一地莞爾,恐非主公真意。”

陳宮把李傅剖析的相當透徹,李傅也十分佩服陳宮這樣的一番話,句句透理。看來,歷史上的陳宮才智不下名士也。

得陳宮之計,李傅立即命使官,去孫堅之營,請孫公來敘,待使官離去,孫堅帳內站滿眾將,孫堅手下謀將程普道,“主公,李傅此次邀之,常爾!”

孫堅沒有說話,悶不出聲,韓當也勸道,“主公不若推脫之。”這話可說的黃蓋十分不悅,“某家保主公前去必無恙。”孫堅最后決定,去李傅之處,一來,自己不能向李傅示弱,二來,自己也想前去探明李傅邀之何意。

一行五人,騎馬而來,李傅早早得報,率眾將前來迎接,這一手倒是讓孫堅一頭霧水,李傅先禮待己,后兵之嗎?向手下諸將使了一個眼色,眾將知曉,兵器不離身,緊緊貼護孫堅,李傅看入眼中,心道,孫堅怎么變的如此小心,一點都不像沙場上的將軍。

“哈哈,孫公來爾,傅有失遠迎,賠禮先!”孫堅再怎么防備也不能不還禮,忙上前一步,“哪里,將軍親自出營轅,堅之幸爾!”二人如同相識多年好友,相挾入大帳,諸將依次入帳,“將軍此次邀堅來此,何為之?”李傅笑了笑,讓陳宮把早就準備妥當的玉璽拿出,“孫公乃江東俊杰,皆漢室功勛之后,此物放歸孫公保管,定會妥當保管,此無他意,一為,漢室社稷,二為,此寶安全,孫公為最佳人選。”

一番夸獎,人人愛聽,也同樣受用之后,忘了戒心,孫堅道,“哈哈,將軍客氣,此物放于將軍處,與放歸何處又有什么區別?”李傅當然費盡口舌,一句公之英明,又一句傅之無能,反正,整個過程,讓孫堅著實爽快了一把,被自己人夸慣了,偶爾換換對象,感覺也不錯。

就這樣,雙方友好的結束了會談,孫堅也十分高興的拿走了玉璽,李傅也十分高興的送走了不知云為何物的孫堅,但孫堅一回到自己營帳,細細一想,同諸將一商議,李傅為何把玉璽給予自己?

諸將百思不得其解,天下諸侯都知李傅得此玉璽,然秘密告知自己會面,但場面氣氛又有些沉重,矛盾之事,莫非李傅借密謀商議之機,告之天下,玉璽在孫堅之手,孫堅越想越心驚,程普進言,“主公不若回江東,另圖大事,此處已然危急。”

孫堅同意程普所言,立刻向盟軍統帥袁紹請辭,“堅有小疾,速回江東修養,望他日與袁公再討董賊。”袁紹一聽孫堅無故提出辭行,也不好挽留,待孫堅離去許久,袁紹謀士逢紀道,“主公可知孫堅為何請辭?”袁紹答,“不知。”逢紀又道,“其已得玉璽,方以病請辭。”袁紹大怒,“孫堅小兒,待吾起兵征討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中超| 汪清县| 留坝县| 潮州市| 萨迦县| 汝城县| 共和县| 南京市| 蒲江县| 卢龙县| 余干县| 镇原县| 新乐市| 灵石县| 商都县| 光泽县| 英山县| 河西区| 芮城县| 桦南县| 翁源县| 岳阳市| 锦屏县| 怀化市| 潍坊市| 大石桥市| 赞皇县| 叙永县| 鄄城县| 新河县| 巩留县| 蓬溪县| 灵川县| 容城县| 苍梧县| 朝阳市| 临城县| 吴堡县| 大渡口区|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