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道為何道 玉璽之禍】
- 幻三國記
- 風趣
- 4515字
- 2005-02-28 23:21:00
董卓用李儒之謀,遷都長安,所耗錢糧十分巨大,董卓本是好錢好色之輩,如何愿出資,手下謀士李儒曾獻計,“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但是袁紹等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資,必得巨萬。”
董卓最愛的就是這種無本買賣,殺人越貨,是他的最愛,即派手下親兵鐵騎五千余,滿洛陽捉拿富戶,如此下來,共有千家富戶遭受不幸,更讓這些富戶無法接受的是,抄家被殺已然可恨,自己一家還被掛著‘反臣逆黨’的旗號,就算后代逃的性命,也無力回天翻身。
整個洛陽被董卓這么一鬧騰,簡直比黃巾之亂的時候,破壞力更加深入,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被無辜斬殺之人多達數千,移民工程弄成了難民工程,而且,這還不算最嚴重的,董卓之兵被縱容淫人妻女,奪人糧食,每天在遷都路上都會留下尸體,不用講也知道是如何景象的尸體。
李傅此時在自己帳內大哭,并不讓旁人打攪,為何李傅傷感?
李傅本來打算乘機直搗洛陽,哪知該死的李儒處處出些鬼點子,放跑了董卓,這還不算,更甚者帶著洛陽全民百姓遷都長安,各路諸侯也束手無策,漢帝就在此隊伍中,如果強行追趕,逼急了董卓,把漢帝祭了旗,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了,七路人馬都不敢出兵。
而歷史上曹操大罵袁紹“豎子不足與謀”后,獨自帶領不足萬人的兵丁追趕遷都的董卓,按道理急行兵馬如何趕不上帶民之兵,不下半日,曹操已追出百里,可是,曹操又太過躁進,半路上被李儒設計,派呂布、李催、郭汜半路攔殺,本就疲憊不堪的曹軍怎么擋的住呂布的陷陣營的沖擊,來回數下,萬人曹軍已去其一半,曹操手下曹仁、夏侯惇雙雙出戰抵擋伏兵。
可惜,實力檔次不同,抵擋不住,紛紛敗走,曹軍大敗,曹操慌忙策馬奪路而逃,半路上又被伏將徐榮暗箭所傷,幸得部將回救,殺徐榮方得解脫。
李傅就是想到這,才不敢出大帳和眾將商議,如果,自己去追,恐怕下場和歷史中的曹操一個樣,可是不追,又實在可惜的很,敵人此退則士氣最低,自己可以輕松的擊垮董卓的隊伍,但是百姓又成了李傅下決心的屏障,自己去當然可以滅掉董卓,可勢必百姓能活著也不會太多,現代戰爭,如果性‘仁’的話,死的往往是正義的一方,古代戰爭同樣也有點類似。
但是,左慈仙長留書授自己天道的時候,又明明要李傅行事講一個‘道’。道,包含了‘仁義’,這么算來,自己又打不成此戰,時間不能再等了,曹操的兵馬已經有起程的動向,到底自己此刻如何抉擇,難呀!
“主公。”典韋實在憋不住氣了,獨自一人進到大帳之內。李傅做樣子抹了一下臉,“子滿此來何事?”典韋也未繞彎,直言道,“主公,韋愿領兵追殺董賊。”
李傅苦著個臉,走到典韋身邊,兩人錯身而立,“子滿,汝顧及百姓否?”這一問倒是讓典韋有點無奈,剛才進帳前沒想過這個問題,一時回答不上,“呃……”
“吾來告之汝,天下重中之重,然百姓也,官高財厚,來之百姓,為何吾等要討伐董卓?”李傅接著又問典韋,典韋這回有些上路,大手捎了捎后腦勺,“亦為百姓。”
李傅笑了,開心的笑,他自己覺得又一次深入的領悟了《天道奇書》的奧妙,不僅僅自己懂道,還要更多的人懂道,如果,人人懂道,就會形成有道成規,行止以道為嚴,太平景象的出現不是不可能的。
李傅和典韋兩人相續出大帳,此是帳外已經站了好多將軍,趙云兄妹、樂進、李典、陳宮,他們都看著自己主公的臉色,但都失望了,李傅臉上并沒有表露出想追擊董卓的表情。
陳宮是李傅軍隊里唯一的謀士,當然兵行之前,謀士一定會先說話的,“主公,為何不追董卓?”典韋也跟著笑了,笑的讓人奇妙,李傅則向前走了幾步,“吾何時說不追?”的確,李傅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大家都相互看了看,難道是自己看錯了主公的表情。“眾將聽令,拔寨起營,追擊董賊。”大家早就等的不耐煩了,各自傳喚兵丁拆營。
李傅之軍已經行了十里路,但是,李傅又要求眾士不必急行,緩緩行軍,又行二十里,前方探馬回報,曹操軍隊遭受伏擊,情勢危機,救或不救。李傅閉目冥想片刻,睜眼道,“趙云聽令。”
趙云立馬催騎來到李傅前方,“末將在。”“汝率五千兵丁繞行董賊伏兵之后,若遇呂布,不得交戰,須急退,若遇其他將領,當場斬之,如此反復。汝速去,甚是急行,不得遲緩,違令者斬!”“得令!”趙云催騎領五千兵丁先行之。此時,各路諸侯軍隊中,只有李傅的部隊紀律最嚴格了。
“樂進,李典二人聽令!”李傅剛下完一道命令,不多停歇,又下了另一道命令,“末將在!”二將催馬于李傅前聽令,“汝二人各領三千兵馬,正面成包圍之勢,纏裹住伏兵,若見呂布殺將而來,不得應戰,回兵撤之,若見其退,纏殺余兵,此乃擾敵之計。汝等火速前去,助子龍一道殺董卓之兵。”“得令。”
說白了,李傅此法完全是從偉大的毛爺爺哪兒學來的,游擊戰術,對兵法僅略知一二的李傅來說,還真是難為他了!
李傅領典韋、陳宮及一萬人馬為后援,趙云那里已經殺將開了,猛將展世,見將斬將,見兵戳兵,猶如無人之境,把郭汜所領兵將沖的亂七八遭,郭汜怒火焚心,催馬來戰趙云,二人就在亂軍之中,你來我往,刀槍互換,郭汜一刀劈去,被趙云橫槍磕飛,一時失去重心的郭汜馬上勒馬逃走,趙云本想追上,但見,不遠處,呂布已催馬來救,謹記主公之命,見呂布跑也!早早揮槍領兵急退,呂布一路追趕,也才刺殺了幾名小兵,實乃氣憤,而此時,另一端李催所領伏兵被樂進、李典團團圍住,廝殺激烈,李催見情勢不利,欲領兵急退,李典早料此事,放下長兵器,拿起大弓,掛上羽菱箭,拉了個滿月,箭如閃電,瞬即射中李催,這李催說到底也實在倒霉,在汜水關一役,身受箭傷,李典這一箭不偏不正的再次射中李催舊傷,疼的李催大叫一聲,跌落馬下,局面戰況的混亂,人馬亂蹋,李催可憐就此一命嗚呼,樂進、李典領兒郎再殺入伏兵之列,甚是得意,忽見一名大將催著座下赤兔馬奔己方而來,樂進、李典二將,看清呂布嘴臉,調轉馬頭,揮兵直退,然二將座下馬匹不及呂布座騎赤兔,樂進跑慢一步,呂布方天畫戟舞到,一大戟掃中他肩胛,疼的樂進棄刀而逃,不愧人中呂布,厲害!
呂布見二將領兵去遠,無心追擊,董卓一方此次伏兵之計并未如何曹軍,倒是被李傅軍隊搞了手忙腳亂,損兵折將,折大將李催一員,偏將四員,牙將二十余人,兵丁損失六千有余。
雖然,李傅沒有徹底消滅董卓大軍,但是,此一戰讓董卓之兵將對‘李傅’二字過敏,聽聞此名,如同雷擊,膽都被嚇沒了。
得勝之軍班師回洛陽,李傅再一次領先各路諸侯,達到洛陽古城,此城非彼城,已經面目全非了,城墻早被熏燒的漆黑,洛陽百姓之居,殘破不堪,原來繁華的京師被董卓弄成這樣,李傅還真是佩服董卓能耐。城內無人,僅為兵士,李傅下令,全軍尋找城中遺漏之物,如發現異常景象得報者,重賞之!
兵丁們各自尋物,李傅站在建章殿基上,環視著一部分士兵掃除宮廷瓦礫,然后抬起頭來,望向漫天星辰,日月交輝,感悟人生大道。
忽然,李傅身旁軍士報,“將軍,殿南有五色豪光起于井中。”
李傅一聽就知道,這名軍士所說何物,傳國玉璽。“汝帶吾速去,必重賞之!”軍士聽言,高興異常,引李傅來到此處,李傅命軍士下井打撈,不到半柱香功夫,軍士撈起一婦人尸體,李傅伏下身,細細查看婦人尸體,自己頭腦里裝有現代最新的尸檢方面的知識,李傅一一與之對照,尸體未曾發臭,也未見腐爛,皮膚也非腐白,大概死亡時間是一日前,其婦人身穿宮裝,頸脖之處掛著錦囊一個,李傅親手打開,內有朱紅小匣子,金鎖封之,啟視之,李傅見到了真正的文物——玉璽。方圓四寸,上鑲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補之,上有篆文“受命于天,既壽水昌”。“寶物,此乃真寶。”
李傅頭腦里的考古知識此時也派上了用場,左翻看一下,右細摸一下,再三肯定此乃真玉璽,不是博物館里的那個假玉璽,相傳八國聯軍進北京時,真玉璽早被他們搶奪而去,但不知玉璽落入誰手,后人傳下來的僅僅是清末皇帝請高超工匠按原樣仿制的贗品,之后,玉璽被收藏于故宮,史學家考古工作者根本沒太大機會考究那個贗品玉璽,就當成真的供在故宮。
此時,其余眾將紛紛圍上前來,陳宮見自己主公手拿玉璽,整個人呆了,“主公得此,必有登九五之相,不若離去,別圖大事。”
李傅則不同意,“此乃漢室根本,吾動之豈不與漢室為敵。萬萬不可為之,待吾等救漢帝于水火,輔佐之即可。”
此事不知怎么傳到了各路諸侯那里,想想看,這些豺狼之人,怎會輕易放過機會,得玉璽者可得天下的念頭,讓他們忘了自己的身份,袁紹更是其中之一,次日,袁紹請李傅去他營內說話,李傅也不推脫,僅帶上趙云一人,留典韋、李典、樂進、陳宮打點營盤。
來到袁紹營帳前,例行通報,袁紹出大帳迎接,“將軍乃人中之龍,大破董卓老賊,其功不可沒。”
李傅對這種人早就看多了,現代社會笑臉之人玩陰招者多如牛毛,袁紹這回算遇上高手了,“哪里!同為漢室子民,理當為國盡一份力。”袁紹瞟了一眼站在李傅身后的趙云,他倒沒太注意,白臉小生之將,長的倒是俊秀,并無自己大將顏良、文丑那般兇神惡煞,何須怕他!李傅習‘風身云體術’已有些時間了,當然,在進帳之前就感覺到帳后埋伏著十來名刀斧手,看來,今天自己與袁紹談話也談不了多久。
“聽聞將軍得傳國玉璽,不知將軍拿此欲何為?”袁紹已經拿起桌上的酒碗,細抿了一口,李傅對這情節已經很熟悉了,拿碗呀!
好發信號引刀斧手殺我,呵呵,自己也拿起桌上的碗,來這個時代,他還是第一次喝酒,于是喝了一大口,心里評價道,這酒真差,還沒現代十來度的酒上勁,喝個十幾碗恐怕都醉不倒人,李傅此刻還有心思關心酒的問題,心態實在是沉穩有加。
趙云身為左慈仙長傳人,對周圍環境也有所了解,雖沒有李傅修習過仙術那么厲害,但還是能感覺到帳外隱約有殺氣。喝完碗中酒的李傅向袁紹示了一下碗中已無酒,讓袁紹也干了它,袁紹出于一方諸侯,當然不能薄情,仰脖喝干,就在袁紹喝酒的當兒,李傅把手中的碗故意掉落地上,摔成八瓣,就見帳后沖出十來名光著上身的刀斧手,兇神惡煞的要殺李傅,這舉動倒沒嚇著李傅,卻讓袁紹吃了一驚,自己還沒發號,這些家伙就來攪局,大喝道,“住手!”
李傅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露出一副小生害怕的樣子,“袁,袁公此欲何為?”袁紹攔下手下,得意的笑著說,“擺此陣仗嚇到了將軍,實乃紹之過亦,但不知將軍愿交玉璽于紹,紹必會保將軍周全!”
李傅心里正在問候與袁紹是一家的女性們,不過,喜好不同,對年齡過半百、幼女者不要,“袁公,此舉過甚亦!”李傅也懶得演戲了,面露寒色,再三提醒袁紹,不要玩過火了,過了對大家都不好!
但玉璽的吸引遠遠大于與人為敵后下場的衡量,袁紹大手一揮,十來名刀斧手又喊開了,“殺!”
趙云早已拔劍在手,為李傅左右抵擋,二人邊戰邊退,只要出營就好了,李傅不想在外人面前展露高深武藝,僅僅以近身擒拿手為主,不施展仙體之術,也不取其性命,只損其戰力,二人一遠一近,讓袁紹大營亂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