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周瑜面曹
- 終結未來,從三國開始
- 透支的想象力
- 2193字
- 2025-01-09 05:32:18
說起曹操,蘇睿又想起一件事來:
“對了丞相,不光周瑜情況特殊,曹操的情況更特殊!”
“之前丞相棄新野,強取荊州的策略,其實不是丞相失算,而是曹操用了一種名叫思想鋼印的特殊道具。”
“就是因為這個叫思想鋼印的東西,影響了丞相的思想,讓丞相臨時改變策略,將退守江夏,強行篡改成強取荊州。”
“丞相之前的荊亡卦象,其實都是曹操的陰謀。”
“原本是必死之局,不過好在有我暗中相助,丞相這才逆天改命,成功破解了曹操的詭計。”
【原來如此,大賢之恩,亮永生難忘。】
【曹賊有此物在手,亮當如何防范?】
蘇睿嘿嘿一笑:“丞相不用擔心,按目前劇情來看,曹操現在手上,已經沒有可以用的特殊道具了。”
“而且這都不是重點。”
“現在最棘手的是,曹操身上還有個智能AI系統,不僅可以分析戰略成功率,還能做任務獲取系統獎勵,非常變態。”
【何謂智能誒唉系統?】
撓了撓頭,蘇睿斟酌道:“就是一種輔助軟件,丞相你可以理解成占卜或者卦象,一種可以預測計謀成功和失敗的卦象,占卜結果非常精準。”
“曹操就是因為有這個系統,才百戰百勝。他之所以在新野大敗,是因為他舍不得動用最后一次分析……占卜次數,導致十萬大軍和五子良將,被關二爺砍得人仰馬翻,曹操自己也差點命喪九泉。”
【曹賊竟能有如此神器,莫非當真天意助曹,不助劉?】
把手機輕輕放下,舉半天也舉累了,蘇睿接著道:
“曹操的智能AI系統確實厲害,不過按小說劇情設定,他現在只剩下最后一次分析機會。”
“這次機會,他會用來分析江東聯曹滅劉的成功率。”
“據我所知,智能AI系統分析出來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成功,意味著江東聯曹滅劉的計策,必然成功,曹孫聯手必勝,劉備必滅。”
【倘若如此,亮如何破局?】
“丞相稍等,我看下小說里怎么寫的。”
蘇睿拿起冊子,迅速翻看后續劇情。
重新拿起手機,才發現時空連接斷開了。
“靠,正說到關鍵時刻,怎么突然就斷了?”
早早插好了充電線,為了這次時空連接,做了充分準備。
結果劇情還沒說完,就結束了。
“唉,人算不如天算,只能等下次了。”
趁著充電的間隙,蘇睿一邊翻閱小說后續,一邊留意手機屏幕。
萬一突然又連上了呢……
可惜并沒有。
……
荊州,將軍府。
全程旁觀的孫乾,此刻在大廳里來回踱步,惶恐不安:“軍師,祥瑞突然斷開,這可如何是好?”
“若真如后世所言,江東聯曹滅劉的計策必成,我等豈不已身陷絕境,回天乏術?”
看了看失去光芒的屏板,諸葛亮一臉深沉。
與后世連接,有一定的時限,超過時限,連接便會斷開。
拿起羽扇,諸葛亮起身一邊慢行,一邊思索對策。
片刻過后,諸葛亮停步轉身,揮扇道:“公祐,你速去軍營,召翼徳出城去找主公。”
“如我所料不錯,主公此時,應剛出長沙,正往零陵而去。”
“你讓翼徳飛馬趕至零陵,等主公到來后,再一同返回荊州。”
“遵命。”事關重大,孫乾不敢有絲毫拖沓,拱手一拜,匆匆而去。
諸葛亮抬手,拇指點節,袖占片刻,臉上神色陰晴不定。
與此同時。
波光粼粼的大江上,一條快船順風直下。
船艙內,周瑜和呂蒙相對而坐。
“大都督,你當真要親自面見曹操?”
呂蒙神色憂慮,十分擔心:“世人皆言曹操生性多疑,萬一他認定我們是假意聯合,趁機將大都督拿下,那該如何是好?”
豎起手掌,周瑜泰然自若,灑脫一笑:“不必多慮,生死自有天意。”
“況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聯曹滅劉之策,如果遣使告知曹操,他必定生疑。”
“所以要想促成此計,必須由我親自出面,方能讓曹操相信,我江東是真心實意聯曹滅劉。”
呂蒙恍然點頭:“大都督所言甚是。”
簾子掀開,一名水軍探頭稟報:“啟稟大都督,我們即將抵達樊城碼頭,曹操之子曹丕親率兩千鐵騎,以三公之禮,迎接大都督。”
看了眼周瑜,見他沒有改變主意,呂蒙只好開口令道:“知道了,將船靠岸吧。”
“諾。”
水軍應諾,轉身傳令:“將船只靠岸!”
船身向碼頭逼近,緩緩停靠。
嗚——
鼓樂齊鳴之下,周瑜領著呂蒙,泰然自若地踏上碼頭。
“曹丕,拜見周大都督,父相得知大都督親至,特命我在此專候,迎接大都督。”
曹丕一臉謙遜,畢恭畢敬地拱手,深深一拜,以示至誠。
“公子免禮,曹丞相盛情可感,周瑜深感欣慰。”
周瑜作揖回禮,順勢環顧排布在四周的北方鐵騎,目露贊嘆之色:“到底是朝廷大軍,果然非同一般,在下看了,是又敬又畏啊。”
“讓大都督見笑了,這些都是父相特意安排的護衛,父相千叮萬囑,說大都督親自到訪,必然要好生保護大都督周全。”
曹丕怕周瑜見怪,拱手再拜:“大都督請,父相已在府內布下酒宴。”
含笑點頭,周瑜隨行來到樊城主府。
大殿內,文臣武將高朋滿座。
“世人常說江東自古多才俊,曹某聽聞時常不信,今日見了公瑾,方知此話無虛啊!”
曹操座居高位,舉杯朝周瑜道:“公瑾,曹某先干為敬。”
“多謝丞相。”周瑜也識趣舉杯,一飲而盡。
隨著寒暄客套,酒過三巡,殿內氣氛逐漸沉落下來。
所謂先禮后兵,禮畢,自然兵來。
“公瑾吶,你身為江東水軍大都督,統領三軍,日理萬機。”
曹操借著酒意,慷慨激昂:“可汝主孫權,卻偏偏愿意派你只身下江,不遠千里出使樊城,莫非是要攜江東六郡,歸降朝廷?”
此話一出,殿內目光,霎時盡數匯聚在周瑜身上。
世人常說周公瑾之智,不下于諸葛孔明。
丞相這番話,便是試探周瑜心智與魄力。
堂堂江東大都督,若是連丞相一句話都接不住,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就連站在身后的呂蒙,此刻都額頭溢汗,內心暗道曹操奸詐陰險。
大都督如果直言,江東不歸降朝廷,曹操一旦借題發揮,那大都督便安危難測。
見勢不妙,呂蒙禁不住把手按在腰上,做好隨時拔刀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