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后悔無及
- 終結未來,從三國開始
- 透支的想象力
- 2578字
- 2025-01-04 05:19:17
曹營哨騎前往新野,欲打探先鋒軍戰況,行至中途,見前方塵土大起,驚疑不定。
待得看清來人,當即大驚失色,原路飛馬折返。
“報———!!!”
哨騎連滾帶爬來到車前:“稟……稟丞相,大事不好了,先鋒上將張郃于禁已被關羽斬殺,不到半柱香的時間,五千前軍全軍覆沒,現在關羽已經率三萬騎兵,正朝丞相殺來!”
“你說什么?”
曹操臉色微變,一度以為自己聽錯了:“關羽沖我來了?”
匆忙起身,眺望前方,臉色盡是難以置信之色。
旁邊騎馬隨行的荀彧,抬頭望見遠方塵土漫天,當即大驚:“不好,丞相,關羽真的來了!”
程昱跟著大喊:“來人,保護丞相!”
滾滾而來的風塵,乍一看去兇猛無匹,猶如洪水猛獸,吞食天地。
眨眼間,曹操數萬中軍,驚魂不定,尚未開戰,已有三分恐懼之意。
眼見大軍陣腳已亂,兵無斗志,荀彧趕忙道:“丞相,敵軍來勢洶洶,我們不可接戰,還是趕快下令撤軍吧。”
驀然起身,望著越來越近的騎兵,曹操腦瓜子嗡嗡作響,差一點就要犯頭風了。
好在緊要關頭,一口氣緩了過來。
“傳令撤軍。”曹操臨危不亂,命令道:“張遼徐晃,你們各領一萬軍斷后。”
“關羽如敢追擊,即刻擒殺,提頭來見!”
“遵命!”
車馬掉頭,曹操乘車在大軍護送下,原路退往樊城。
張遼徐晃,各自領兵擋住關羽大軍去路。
“云長,多日未見,近來可好。”張遼壓刀出陣,主動寒暄。
“文遠兄,你當真要擋我去路?”關羽面無表情,青龍偃月刀鋒芒畢露。
“丞相命我在此斷后,軍令如山,在下只好奉命。”張遼緩緩提刀,隨時接戰。
駕!
話不投機半句多,關羽也懶得廢話。
一聲嘶鳴,赤兔馬飛馳而至。
關羽拖刀,轉天掄砍。
鏘!
半空大斧襲來,原來是徐晃殺到:
“關羽,以二擊一雖然勝之不武,但你自尋死路,就怪不得我等了。”
眸綻冷電,關羽一言不發,回馬橫刀,直接斬腰!
“公明當心!”張遼見狀大驚,立即出刀替徐晃解圍。
鏗鏗鏘鏘!
三人三騎奔馳在風沙揚塵中,殺得你來我往。
勝在赤兔馬靈動迅捷,歷經百合,關羽愈發主動。
反觀徐晃張遼,隨著坐騎逐漸乏力,擋拆反應也變得吃力起來。
關羽趁勢故技重施,斬將先斬馬!
撲通!
張遼徐晃墜馬落敗。
見大勢已去,二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棄刀而降。
本以為此舉可以保命。
怎料關羽毫不同情,轉馬揮刀,回頭殺來。
“文遠兄,對不住了。”
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即使昔日有些交情,在這沙場之上,也容不得半點憐憫。
得到祥瑞預示未來的關羽,不再意氣用事。
此時此刻的他,深知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哧!
又是兩顆人頭落地。
此次出征新野,曹操五名上將,已亡其四。
伴隨張遼徐晃敗亡,負責斷后的兩萬兵馬,瞬間潰不成軍。
三萬騎兵,在關羽帶領下愈發亢奮,個個戰意高昂,奮勇殺敵,以一當五。
僅靠打頭陣的五千騎兵,便殺得曹軍人仰馬翻。
騎著赤兔馬,關羽趁勝追擊。
匹馬單刀,孤軍深入,殺進了曹操中軍大陣。
擒賊先擒王,關羽的目標只有一個,那便是乘坐在鎏金車里的曹操!
青龍偃月刀,刀刀見血。
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尸橫遍野。
鎏金車上,未嘗一敗的曹操頭一回經歷如此難局,此刻也是心驚膽戰,再也坐不住了。
萬萬沒有想到佯攻新野,竟會釀成自己的死局!
十里戰場,殺聲一片。
赤兔馬風馳電掣,關云長陣中游龍,宛如殺神。
縱使千軍萬馬,仿佛皆是他刀下亡魂。
眼看局勢堪危,曹操自知命不久矣,當即大喊:
“云長,你難道忘了你我昔日的交情了嗎!”
“常言道,知恩圖報,善莫大焉,云長今日,為何恩將仇報?”
“云長,我出兵新野,并非是要攻城,只為與你再續前緣,像當年那般把酒言歡。”
本想動之以情,謀求生機。
不料素來忠義豪情的關羽,竟與以往判若兩人。
赤面長須,殺伐果斷。
“無恥匹夫,看刀!”
縱馬騰空,關羽大喝間,掄刀殺來。
眼看青龍偃月刀就要將自己分尸兩半,曹操瞳孔緊縮,失聲大叫:“云長,饒命啊!”
千鈞一發之際。
車旁突然殺出一槍!
說時遲那時快。
叮!
刀光震退,長槍回彈。
一道身影策馬而出,容貌短小,青甲長槍。
盡管其貌不揚,卻英武不凡,勇猛剛烈。
勒馬迂回,關羽提刀質問:“你是何人?”
“我乃曹丞相帳下,樂進。”
“你就是先登樂進?”關羽臉色微變。
當年暫居曹營時,時常聽旁人提過此人。
每戰先登,無往不利。
縱橫沙場,未嘗敗績。
難怪曹操獨留他一人,守在自己身邊。
……
樊城往荊州半道上。
四十萬大軍蒼茫如海,隊伍最前端,曹仁曹洪,許褚李典,四人四騎,并排而行。
李典指著前方五道總口:“曹仁將軍,前面就是分叉口了,我們兵分兩路,你與曹洪進攻南門,我與許褚進攻北門。”
“嗯。”曹仁點頭答應,正要下令分兵。
后方突然飛馬傳來急報:
“報——!!!”
“曹仁將軍,關羽在丞相進軍途中,突然傾城出兵,張郃于禁,徐晃張遼,四位將軍先后被關羽斬殺!”
“丞相得知后,當即下令撤軍,不料關羽竟趁勝追擊,現已沖破中軍大陣,若非樂進將軍拼死抵擋,丞相恐怕早已身首異處。”
“軍情萬急,荀彧軍師命我前來傳令,請各位將軍,速速領兵前去救駕!”
“什么!!?”
曹仁許褚四人聞言大驚,緊忙下令大軍調頭。
原路折回,救丞相脫難。
急行軍緊趕慢趕,當他們率大軍趕到戰場,戰事早已結束。
方圓百里。
尸骸如山,血流成河。
風沙中,一道身影持槍佇立,巋然不動。
青甲破碎,胸前刀傷深入骨髓。
一代勇將,先登樂進。
最終不敵關羽,傷重而亡。
曹仁許褚觸目驚心,事已至此,他們也無心戀戰,馬革裹尸,率大軍退回樊城。
“今日若非樂進舍命相救,我早已死在關羽刀下!”
“我已上奏朝廷,加封樂進為天壽將軍,拜漢壽侯!”
一腳踢翻帥案,曹操怒火滿腔,悲憤交加。
一日之間,連折五名大將。
調虎離山的計策完全失敗,自己還險些命喪九泉。
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被關羽區區三萬騎兵殺得片甲不留。
三軍震動,軍心大亂。
逢戰必勝的常勝之師,轉瞬間跌入谷底。
全軍沮喪,兵無斗志。
當關羽單刀殺到陣前時,曹操甚至感覺自己成了當年的袁紹。
昏庸愚昧,恃勇輕敵。
即便現在已然脫險,回想起來,曹操還是噤若寒蟬,膽戰心驚。
“程昱,我當初真該聽你的,殺關羽,以除后患。”
“當年真不該把赤兔馬送給關羽,若不是這匹赤兔馬,樂進將軍不可能落敗。“
頭一回遭逢大敗,而且敗在自己當年親手放走的關羽手里,曹操內心的挫敗之感,難以用言語形容。
“今日之敗,皆因我輕敵所致,與列位無關。”
瞳孔深處,熒光小字浮現:
【剩余分析次數:1】
【當前可用道具:暫無。】
舍不得用掉最后一次分析機會,導致大敗而歸,還折損五員大將。
實在得不償失。
可惜占據貂蟬的任務沒有完成,不然還能多一次機會……
此時此刻,曹操后悔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