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該當如此
- 終結未來,從三國開始
- 透支的想象力
- 2228字
- 2025-01-02 06:22:28
夜雨深寒,陰云漸生,掩卷殘月。
目睹一切的劉備,眉頭深皺,面露難色。
莫非祖宗天靈,拒絕了我的祈求……
非靜止畫面持續(xù)了許久,天上陰云遲遲不散,絲狀細雨也愈發(fā)濃密。
劉備長嘆一聲,回頭看了眼沒有動靜的屏風,無奈搖頭:
“二弟三弟,今日就到這里吧,孫乾不必再等了,隨我一同去看看孔明。”
“遵命。”孫乾應諾,起身跟隨劉備而去。
“唉,啥也沒干,又是一天,二哥,我們也回去睡覺吧。”
一口干了碗里的酒,張飛醉醺醺的站了起來。
關羽坐在原位,不為所動:“三弟,你先回去,我想一個人待會,順便再等等祥瑞。”
“啊?二哥,你還等吶,這都大半個月了,依俺看吶,這祥瑞恐怕不會再來了……”
東搖西晃,張飛一下沒站穩(wěn),踉蹌幾步差點摔倒,幸好及時扶住了柱子。
迷迷糊糊的回眸看了眼,只看到一片重影,也不管是不是二哥,笑著擺了擺手:“二哥,那你繼續(xù)等吧,俺先回去了。”
嗝!
打個酒嗝,張飛搖搖晃晃的走出書房,也不分東南西北,獨自一人頂著綿綿細雨,大步而去。
眾人相繼離開后,書房隨之安靜了許多,只剩下些許風雨之聲。
關羽一個人坐在席上,顯得格外寂寥。
拿起酒缸,倒了一碗酒,幾口下肚,身子頓時暖了不少。
轉頭看了看屏風,不見動靜,關羽不由得嘆一口氣,又倒了一碗酒,獨自喝了起來。
空碗放下,關羽抬頭間看見對座的案臺,若有所思片刻,起身走了過去。
坐下,執(zhí)筆,關羽輕梳長髯,筆尖蘸墨,懸于紙上。
縱使胸中萬般憋屈,奈何落筆無詞。
剛才一瞬間的靈光乍現(xiàn),在此刻卻無從下筆,有苦難言。
閃電撕碎夜空。
轟隆隆!
沉悶的雷鳴繞梁不絕。
關羽看著面前白紙,搖頭嘆息。
正當他準備放下筆時。
屏風突然散發(fā)光芒。
關羽大喜過往,起身剛要去喊大哥他們,卻是被畫中聲音所止。
“云長啊,我本想派你守住一處緊要隘口,但有些放心不下,故而不敢用你。”
“軍師有何放心不下,還請軍師明言。”
“當年你不得已而降曹時,曹操對你情深意重,不僅沒有殺你,還將天下唯一的絕品赤兔馬,送予你當坐騎。”
“世人皆知云長極重義氣,曹操當年對你如此恩重如山,難道你從未想過要報答他?”
突如其來的對話,讓關羽止住了叫人的念想,轉而關上房門。
獨自一人看著屏風上的畫面。
只見畫中出現(xiàn)一張赤面,長髯如瀑,英武不凡,關羽一眼便知,這便是后世眼中的自己。
但見畫中自己對軍師疑問,遲遲不答,關羽忍不住率先開了口:“當年我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危,早已報答過曹操,從此互不相欠。”
話音剛落,畫中自己便如是作答,讓得關羽禁不住呵呵一笑,果然如他所料,當浮一大白。
倒了碗酒,一口悶個干凈,撒嘴的功夫,畫面一轉。
“既然如此,那我便派你,親自駐守華容道。”
“華容道?”關羽不解,連忙回到案臺坐下,提筆在紙上寫下這個地名。
畫中軍師接著道:“曹操經赤壁大敗,逃亡時必過烏林,過了烏林,曹操如想安然退回南郡,只有兩條路可走。”
“其一是走大道,道路雖平坦,但路程稍遠。”
“其二便是走華容道,道路崎嶇,卻路程稍近。”
“曹操敗歸途中,經歷幾次追殺,心境必然大亂,急切想回到南郡大營,借此脫離險境。”
“如我所料不錯,曹操必走華容道,還請云長率兵三千,伏于華容道左右兩端。”
“待曹操敗兵至,即刻出兵擒殺之,此一條,為軍令,不知云長可愿奉命?”
緊盯畫面,關羽不假思索,扶梳長須當即答應:“某自當奉命。”
果不其然,畫中自己接下軍師軍令,并豪言壯語,當中立下軍令狀,領兵而去。
隨著畫中劇情逐步推進,畫中狼狽不堪的曹操,也帶著最后的殘兵,逃到了華容道。
火焰駒低鳴預警,曹操勒馬急停,目視前方,驚疑不定。
就在身邊文武倍感疑惑之際,山谷之中,沖出大片兵馬,擋住了前方唯一的退路。
看到畫中自己成功截獲曹操,關羽大喜過望,又倒了一碗酒,邊喝邊看,津津有味。
“末將關羽,奉軍師將令,再此恭候曹丞相。”
“丞相,念在昔日恩情,關某今日不殺你,請丞相下馬,隨在下回營,是生是死,交由兄長決斷。”
畫中曹操面色陰沉,掃了眼四周,發(fā)現(xiàn)別無選擇后,仰天大笑:
“云長,自許昌一別,曹某時常在夢中想念將軍,不曾想今日再見,竟是在這窮途末路之中。”
“兩軍交戰(zhàn),各為其主,你我雖有高山流水之情,卻不得不沙場為敵。”
“痛哉惜哉,曹某只怨自己,與你相見恨晚。”
“如今赤壁大敗,曹某已是心如死灰,百無一用,云長既奉軍令,曹某自當舍命相助。”
畫中曹操翻身下馬,拔出張遼腰間長劍,緩步而出:
“生死自有天命,還請云長聽我一言,我曹操生當豪杰,死亦鬼雄,斷不能忍受楚囚之苦。”
“望云長,念昔日情份,執(zhí)此劍砍我頭顱,回營復命。”
“如我一人頭顱,能助將軍換得功名,曹某雖死無悔。”
“九泉之下,含笑相望,等著與將軍,把酒言歡!”
雙手奉劍,畫中曹操行至中段,跪求一死。
隨著這一幕出現(xiàn),身后殘兵敗將哭聲一片,好不凄涼。
獨自坐在書房里的關羽,此刻心里也是百般滋味。
曹操當年對自己恩深似海,如今身臨絕境,卻依然舍身取義,欲獻頭顱,助自己成就功名。
心酸之際,禁不住舉起酒缸,痛飲一場。
正當他猶豫不決時,畫中關羽卻是做出決斷:“全軍散開,放他們走!”
“父親,軍令如山,安能不顧?”
“將軍,你已立下軍令狀,如放走曹操,如何向主公軍師交待?”
隨征的關平周倉紛紛開言勸阻,但畫中關羽心意已決,不顧眾將反對,下馬攙扶曹操,親自為他開出一條生路。
此一幕,看得關羽甚為欣慰。
該當如此。
該當如此啊……
“我關云長素以忠義為本,曹操雖然罪孽深重,但于我有過厚恩。”
“即便斬顏良誅文丑,也不足以為報。”
“只是軍令在身,加之私自縱敵,兄長軍師,豈能容我?”
半缸酒下肚,關羽也是有些微醺了,對祥瑞后續(xù)劇情,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