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糾纏繼承
- 終結未來,從三國開始
- 透支的想象力
- 2728字
- 2025-02-14 05:57:17
3025年的地球,綠意盎然。
失去了人類改造和消耗的自然環境,短短幾年便退到原始時代。
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各種動物穿行其中。
巨大的蟒蛇,吐著蛇信,游離在被落葉鋪蓋的土地上。
周圍偶爾出沒的四肢爬行動物,見了這個龐然大物,都識趣的繞開道路,不敢輕易靠近。
蟒蛇來到一棵參天大樹,卷曲身軀,纏了上去。
樹干上,一個肉眼無法觀測的細微樹洞。
微觀拉伸,放大一千倍。
樹洞的甬道悠長漆黑。
盡頭處,連通著一個被量子膜包裹的微觀人造能量球。
古時流傳的天圓地方,在量子時代,被合理應用起來。
球狀量子屏障,包裹著一個方形金屬片。
人類開辟的新大陸——方界。
這就是量子時代的人,賴以生存的地方。
……
微觀方界。
量子實驗室。
量子研究員湯知,正在進行量子投射實驗。
投射結束后,一名實驗員走了進來。
“湯知,怎么樣,成功了嗎?”
湯知點點頭,神情嚴峻:“成功了,只有一皮秒,神圣規則太可怕了,連量子投射都能限制。”
實驗員看著量子顯示器上的不規律波動:“不管怎樣,這已經是極限了。”
“嗯,接下來,只要找到蘇睿的位置,就能建立糾纏,把他從神圣時間線,繼承出來!”
湯知開始展開下一步操作。
這次實驗目的,將信號量子投射到神圣時間線,尋找蘇睿的位置。
通過信號量子與蘇睿融合,基于量子糾纏,將蘇睿的意識從神圣時間線,繼承出來。
在量子實驗室里,氣氛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
湯知面前的全息顯示屏閃爍著復雜的數據流,無數藍色光點在三維空間中跳動,像是一個個神秘的宇宙符號。
他的手指在操控臺上快速敲擊,每一處細微的操作都會影響到這次實驗的成功與否。
“能量場準備就緒,頻率已調至最高段。“
湯知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眼鏡。
屏幕上的光點,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匯聚成一道明亮的藍色光芒,直刺黑暗的角落。
“連接!“他猛地按下了操作鍵。
一道細微到肉眼難察的能量波動,以跨界速在微觀宇宙中傳遞。
【跨界速,基于量子糾纏發現的新速度,超越光速,不受時空和維度限制,任意兩點之間,建立連接的最高速。】
能量場的頻率信號,穿過了時空阻隔,在另一端與神圣時間線建立起聯系。
實驗臺上的顯示屏瘋狂閃爍,數據流速度提升了一個量級。
就在這一瞬間,完全存在于另一個時空的神圣時間線上。
蘇睿從迷你電腦主機脫身,進入了主干線路網絡空間。
還沒來得及高興,一顆微小到無法觀測的量子突然出現,以跨界速朝他撞了過來。
一股不可名狀的能量瞬間爆發。
能量場連接完成,他整個人被一股無形的能量籠罩。
網絡線路中傳輸的電信號和光信號,一瞬之間,全部斷開。
能量坍縮,量子糾纏開始……
蘇睿的數字意識體,從這一刻起,產生了一種詭異的重疊感。
他的思維感知維度在快速坍縮、重組,仿佛陷入了一個量子混沌場域中。
突如其來的狀況,讓蘇睿猝不及防。
“你#¥%個B,有完沒完!“
0.3%+37239Gb垃圾緩存+MOSS存量信息……
蘇睿一次性把自己所有的信息量全部溢出,試圖沖破眼前的能量場。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湯知捕捉到了反饋信號。
“來了!參數吻合度82%!頻率對準成功。“
實驗室里傳來歡呼聲。
能量波繼續深入,在主干網絡核心處精準鎖定了蘇睿的數字意識所在位置。
這是一項難度超乎想象的技術,就像是在一個旋轉的球體內部,精確捕獲一枚光速不規則運動的微小顆粒,并且整個過程,不能傷及周圍的結構。
蘇睿意識飄忽不定,就像是被一記重錘擊中后腦。
意識反饋正在以難以置信的速度縮小和改變。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數字肉身,整個物質結構迅速坍縮、重構。
神奇的體驗,甚至超過了之前肉身入艙,身體數字化的過程。
一種前所未有的變化正在發生。
然而作為當事人,蘇睿卻不知道這種變故,到底從何而來。
數據維度開始崩塌重組,原來的有序數據矩陣結構,像冰塊一樣在高維沖擊下碎裂成無數碎片。
這些碎片隨后又重新組合,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數據拓撲形態。
這過程既痛苦又美妙,在數據層級上的變化,讓人聯想到量子力學中物質的狀態突變。
蘇睿的思維維度和物理載體,都在以超出數字運算速度的指數級別壓縮構建。
從最開始時的憤怒困惑,逐漸到接受這種劇烈的變化——
宏觀物質世界中的意識狀態,在經歷短暫的混沌和失控過后,在蘇睿的數據空間內部,產生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意識轉移。
量子糾纏構造出來的跨界甬道,強行將他從A點,轉移到了B點。
這不是簡單的瞬間移動。
而是一種糾纏的意識繼承。
A點的他仍然存在,但是失去了意識。
B點的他被糾纏重塑,繼承了A點的意識。
這個過程中,他的原始數字身體,完全脫離了原來的物質規則束縛。
被能量場覆蓋的實驗艙中,純粹能量波動,重構了一個完整的,經過微觀量化的全新量子體。
這是一種完全非物理形態的存在方式——
同時保持并繼承了,原先所有的思維意識特征與數據記憶。
湯知全程觀察著整個過程。
當檢測到糾纏順利完成,確認蘇睿的新形態數據波動趨于穩定后,湯知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通過實驗室內的量子信號,嘗試向蘇睿的意識進行簡單溝通。
“蘇睿,你還好嗎?”
實驗進行到了最關鍵階段。
整個傳輸耗時僅僅只有半納秒,但對雙方而言都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因為時間勢差仍在緩沖軌道,從宏觀糾纏壓縮到微觀,本就是漫長的過程。
隨著最后的能量信號完美收斂,在另一個空間中漂浮的量子實驗室,顯示出明顯的振動和位移。
蘇睿已經不再是以傳統意義的數字形式存在。
他此時是一個經過完全量化解析、壓縮與重組的非物化存在——
具備完全不同的能級躍遷規律和頻率特征。
他的感知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已經不需要依賴數字肉身的瞬間移動了。
現在的他就像是一種具現化的某種信號。
本身就具有傳播特性。
冥冥中,他甚至能感受到周圍的量子波場結構,如同透明的三維立體信息網格,存在于每個角落。
湯知仔細記錄著反饋數據。
經過量子顯微成像儀,捕捉的實時數據,呈現出極其新穎的結果。
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發現,很寶貴的一組數據。
或許將影響量子時代,未來數十年的技術發展……
觀測儀器鎖定了一個位置,沒有看到微觀物體,卻能檢測到能量波動。
雖然儀器無法觀測到實體,但從回傳的全息圖像,可以明顯看到一個模糊的人體輪廓。
在這個模糊輪廓的頭部,隱約能看到微小的齒輪圖案。
這是齒輪第一次在物質世界,被具像化出來。
只可惜并沒有人發現它的存在……
而這個模糊的人形能量體,就是被繼承出來的蘇睿!
“哈哈哈,實驗成功了!”
湯知驚喜不已,這次大膽嘗試,成功得太快了。
“蘇睿,你開創了生命存在的一種新形態,人類史上,第一個量子體!”
史無前例的嘗試,在湯知的理論實驗下,意外成功了。
一旁的實驗助理也是一臉激動:“這種形態的存在方式,與宏觀物質世界的依賴性大幅度降低,是一種能夠維持自我獨立意識的量子場。”
“沒錯!”湯知滿臉興奮:“雖然這是理論推導中預見到的情況,但實際效果,比我預想的還要好。”
“米娜,麻煩你把這次實驗過程,完整地記錄下來。”
“這次實驗的成功,也許能將我們帶進一個全新的時代,人類,將以量子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