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路,浦江新報館大樓。
李佑民三人剛到樓前,邵記者和另一人就迎了上來。
“李先生,您好,”邵記者面露喜色,幾步向前,拱手致謝道,“十分感謝,你破獲竊案,擒獲小賊,還百姓與公義。”
“邵記者,看您喜色滿面,莫不成是好事將近?”李佑民不愿多做客氣,擺下手后反而笑著戲謔一句。
“哈、哈,還要多謝先生助力。”
邵記者笑著介紹邊上人:“這是范進文記者,在這里有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是行內(nèi)的知名記者。”
“李先生,久聞大名,您好。”
范記者伸手上前,李佑民見狀,也伸手與他相握,同時快速打量對方。
范記者個子不高,面相精明,偏瘦的身形穿著灰色西裝,精英知識分子的氣度顯露無疑。
“這附近可有咖啡館,大家不妨先相互溝通下。”
寒暄過后,李佑民沒有上樓的意思,想要先和兩人聊聊。
這二人也不在意,都是老記者了,各種情形都見過,見他要求先私下溝通,心內(nèi)隱隱的還有些期待。
等到地方,李佑民開口:“在這魔都,要說消息靈通、人面廣闊,我相信您二位應(yīng)該是當(dāng)仁不讓的。”
“今天有幾件事,想要麻煩二位打聽一下,一是我剛成立了家公司,主要做美利堅進口化工產(chǎn)品的貿(mào)易,需要招聘有經(jīng)驗的公司負責(zé)人和員工。”
“另外,目前有批進口染料在手上,想向二位咨詢下,現(xiàn)在這城里染料行的大致情形。”
李佑民說完的同時,掏出張銀票,金額向上展開推到兩人面前。
五十元,倆記者都看清那數(shù)額,相互對視過后,邵記者正要推辭,卻聽又李佑民繼續(xù)道:“商業(yè)信息也是有價的,希望今后大家能長期合作。”
兩人暗自交流下,范記者先開口感謝。
“李先生,非常感謝,這些年來,我多是從事本地商業(yè)事務(wù)的報道,對城內(nèi)各行業(yè)的情況,都有些了解。”
“不如我先介紹下城里的幾大染料商,然后再有沒講到的,先生但有所問,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佑民笑著點頭示意贊同。
“這城里的染料商人,稱得上大亨的有貝、周、吳和邱氏兄弟四大家,幾家起家各有不同,卻又有些扯不斷的聯(lián)系……。”
聽他講了十多分鐘,才大略講完這幾家的發(fā)家史。
李佑民默默思考一陣,問出自己的想法。
“范記者,以你的了解,這幾家在坊間的風(fēng)評如何?”
“……”
看范進文為難的樣子,他換個方式又問:“這樣吧,不如說說這幾家做生意的特點。”
“呵呵,李先生見諒,”范記者略顯歉意的回話。
“其實這幾家要是追根溯源的話,都與日耳蠻國的謙信洋行脫不開關(guān)系,只因這幾十年來,這國發(fā)明的‘陰丹士林’染料,自從進入我國,就一直是占據(jù)著國內(nèi)染料的主導(dǎo)。”
“現(xiàn)在這幾家染料巨頭,都先后是他們的代辦,或者就是在這家洋行起家的。”
“貝家在這行起家最早,實力和渠道最為雄厚;吳家是受貝家岳丈的關(guān)照,才進入染料行業(yè)的,多年積累下來實力比起貝家,只不過稍遜一籌。”
“周家家主周信良聰穎謙和,早早就看出和洋人交流的重要,小小年紀(jì)就開始自學(xué)洋文,有次被人看中,給他派了個‘掃樓’的工作,可他能絲毫不以為苦,兢兢業(yè)業(yè)把工作完成的頗為認真。”
“從此開始,一步步的高升,直到他供職洋行的洋人老板要回國,周先生抓住機會,又得到貝家貝瑾軒先生的支持,一舉取得到買辦的資格,才順利登上洋行買辦的寶座。”
“裘家兄弟也是洋行職工出身,他二人精明肯吃苦,據(jù)說得到些外力資助,最近幾年發(fā)展的也是風(fēng)生水起。和裘家兄弟做生意,有個好處是他們肯讓利,不過……”
范記者說的痛快,似乎有些失口,想要停下來轉(zhuǎn)換話題,抬頭看見李佑民緊盯著自己,只好苦笑下,委婉的說一句。
“只是有人說,這倆兄弟做生意,有時不免霸道了些。”
看他為難的樣子,李佑民不好多問,想想又換個話題。
“那么,想要給公司招些這行的熟手,打算在報紙上登幾期招工告示,你覺得效果如何?”
“李先生,招聘普通的公司員工,登招工告示自然沒問題,可如果想找行內(nèi)有經(jīng)驗、有人脈的熟手,只怕有些難。”邵記者插話道。
聽他這么說,李佑民想了下就明白他說的有理,任何時候的高端人才,都是很少的,何況在這時的魔都,適合跟洋人打交道的,大多是有洋行工作經(jīng)驗,還要有一定學(xué)識基礎(chǔ)的,在目前的文化水平下,這樣的人才就顯得更加稀缺。
看他半晌沒有說話,倆記者也不知道該說什么,范記者忽然有些想法,剛要開口,就聽李佑民說。
“我有個想法,想要拜托兩位……,我想請您二位幫忙,向業(yè)內(nèi)打聽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手推薦。”
“李先生,剛才我就有意推薦一人,只是不知該不該開口。”
“范先生,是不是有什么為難之處?”
“慚愧,我想推薦的這人,一直都在日耳蠻的染料行做工,說起來曾與裘家兄弟是同事,只是我這朋友性格樸實,和那倆兄弟在生意手法上不大相同。”
“在裘家兄弟發(fā)家后,有意無意的,對我這朋友就有些打壓,讓他錯過了幾次出頭的機會。”
“我這個朋友,不管是能力還是人脈,在行內(nèi)都沒得挑,只是大家為了不少些麻煩,雖然同情,卻難得給他機會。”
李佑民面帶微笑,盯著范進文發(fā)問:“也就是說,你這朋友是個有本事、有人脈,卻自帶麻煩的人。”
“那么,我如果用他,天然就會和裘家兄弟有了矛盾,那不知他能給我?guī)硎裁春锰幠兀俊?
“呵呵,”范記者感覺這李先生的說話過于直接,忍著尷尬笑道,“李先生,困境中給他條出路,我想依著他樸實的性子,肯定不會讓你后悔的。”
“行,初次見面,我愿意和二位交個朋友,”李佑民稍一停頓就應(yīng)道,“不如這樣吧,明天上午,請帶你這位朋友,大家到閘北碼頭區(qū)見面,順便看看這批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