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青年文學(xué)一等獎
- 人生之路,從1984高考開始
- 歌琰
- 2015字
- 2024-12-26 22:35:04
長安雜志編輯部。
“主編,按我的想法,咱是不是可以發(fā)行一期雜志專門刊載活著。”
這個想法很好,馬上實施了下去,十二萬字的內(nèi)容都在一本雜志上。
上海。
兩個師范學(xué)院的妹子到了上海大學(xué)來。她們是過來找高加林的。
“高加林同學(xué),你好。我們是師范學(xué)院的。這是一些糕點特意買給你的。加林同學(xué),你能給我簽個名嗎?”
手里拿著一本長安雜志,還有一盒精致的點心。
高加林體會到了當(dāng)明星的感覺,還有外校的學(xué)生過來找他。
現(xiàn)在一些發(fā)表文章的作家很受青年學(xué)生的追捧。
高加林在雜志上寫了自己的名字。
“太好了,謝謝你,高加林同學(xué)。”
幾天后,門衛(wèi)大爺收到了一些信件,其中有高加林的一封。
高加林去拿信,還以為是老家寄來的,看了信封上的內(nèi)容,寫信的地址就是在上海。
又看了下信件中的內(nèi)容,他獲獎了,全國青年作家文學(xué)獎,一等獎。
別的倒是沒怎么看重,但獎金有一千塊錢,這是他比較需要的。
現(xiàn)在他總共才一千塊錢。
上海這地方還是有錢,獎金到了一千塊。他在長安雜志的稿費加起來才一千塊。
不過去拿獎的日期不是周日。
高加林去向班主任請假。拿著青年文學(xué)給的信件向樊老師請假。
班主任看著也挺激動:“青年作家文學(xué),這可是全國性的,加林,你了不起,你有寫作的才華,好好努力,再爭取寫出更多的文章來,你還有更大的舞臺。”
一周后,高加林看著信件上的地址到了頒獎地點來。
整的還挺熱鬧,有著幾十個觀眾,還有電視臺的記者。
門口也有保安,問了下高加林的身份。
“你就是拿到了一等獎的高加林快進(jìn)去。”
門衛(wèi)都知道第一名的名字,獲獎?wù)哂泻脦讉€,二等獎三等獎啥的,但人們都只會記得第一名是誰。
幾個人都走到臺上領(lǐng)獎。
一個玻璃獎杯,不值錢。好在還有一個紅包,里頭有一千塊錢,這一趟就沒有白來。
講了些獲獎感言,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家鄉(xiāng),感謝上海,感謝組委會,獲獎感言說的中規(guī)中矩。也就一等獎有說獲獎感言的機(jī)會。
電視臺的記者似乎不想高加林這么輕松,問了些問題:“高加林同學(xué),你還這么年輕,剛上的大一,現(xiàn)在你的書賣的很好。還獲得了一等獎,有沒有感覺現(xiàn)在自己像個名人。”
高加林看了下這個電視臺記者,總感覺她有點不懷好意。自己的確年輕,才滿十九歲。而那幾個獲獎的最小的也有二十五六了,和他們相比確實夠年輕的。
高加林:“沒有。我鄉(xiāng)下來的,農(nóng)民出身。”
“農(nóng)民?我看你穿的衣服,還有你的發(fā)型,都非常的時髦。
加林同學(xué),你寫的文章我也有看過。感覺不像你這個年齡能寫出來的。會不會曇花一現(xiàn)。”
記者這個話說的倒是沒有太大的毛病,確實不是自己。但高加林自信的很,反正還沒出現(xiàn)的優(yōu)秀作品還有不少:“不會曇花一現(xiàn),最起碼我現(xiàn)在這部作品就會有人看,以后也會有人看。”
記者:“你覺得你自己很有這個文學(xué)上的才華嗎?或者是天分?”
高加林徹底明白了,這個記者就是來找事的吧。肯定回答,有點兒狂妄。否定回答,那別人估計就會質(zhì)疑。
高加林:“不說天分吧,就是喜歡。能寫出一部活著,用了我兩年的時間,真不容易。”
記者窮追不舍:“最近還在寫作嗎?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將來靈感會枯竭,寫不出像活著這樣的作品來。”
高加林:“有寫,我覺得自己能一直寫下去。”
作品還很多,九十年代也還是有一些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就算沒了,還有歌,電視劇電影劇本,這些都在自己的腦子里。對別人來說可能會傷仲永,沒有后續(xù)了。
但高加林永遠(yuǎn)不會,庫存多的很。
記者:“你只有二十歲。從你懂事開始,真正的生活也就是十年,這閱歷是不是太少了些,生活積淀也不夠深厚。”
年少成名的多的很。難道都要生活積淀嗎。
高加林:“冒昧問一下你多少歲了?”
記者:“二十八歲。”
“從你的話中我覺得你的生活積淀估計沒我深厚。”
前世二十多年,這個世界也有二十年的記憶,這么說也沒錯。
記者有點生氣,感覺自個落入了下風(fēng)。
這段有點兒不太想播出。
但是電視臺領(lǐng)導(dǎo)卻覺得這效果非常好。
領(lǐng)完獎,給記者問完了話,高加林就離開了。
對于他來說,拿到一千塊錢才是緊要的事情。
最近買了點衣服生活用品,花錢花的有點快。一個月的時間就用去一兩百。窮有窮的花法,富有富的花法。
這一千塊錢對他來講也蠻重要的。
陜北。
寬州縣。
巧珍給她二姨家送粉。
她二姨夫這時候正在看著電視。
二姨:“還在看電視呢,快出來,巧珍送粉來了。”
二姨夫:“你們快進(jìn)來看電視,巧珍,巧珍,快來,這是不是高加林?”
卸粉的巧珍聽到高加林的名字,馬上放下手中的活,到店子里來看電視。
“沒錯,是加林哥,他上電視了。獲獎了,他寫的文章獲獎了,還上了電視。”
巧珍真心的為高加林感到高興。
他們村有誰上過電視,就是整個縣城的人又有幾個上過電視。
巧珍是一臉崇拜的看著電視上的人。
她二姨:“巧珍,你是不是喜歡高加林,是你對象?”
“二姨,你別亂說。”
二姨:“得,我算看出來了。不過巧珍,這事我看懸。這高加林是大學(xué)生,現(xiàn)在又在上海,還上了電視獲了獎。你呢,幫著家里賣粉,你倆這事能成嗎?”
高巧珍這么一琢磨,很是擔(dān)心,上次她打電話,從電話里聽到了女聲,讓她更擔(dān)心。她也沒向高加林表達(dá)過心跡。大城市優(yōu)秀妹子很多,萬一高加林喜歡上別人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