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巷志:深圳已然是故鄉(xiāng)
- 王國華
- 940字
- 2024-12-20 18:25:43
豆腐傳奇
他只在菜市場門口站著,沒機(jī)會入場。此前聽家人提到他,可惜緣慳一面。今日終于見到了他。
他上穿紅色毛衣,下穿迷彩褲,都很陳舊,白色回力鞋被積水浸濕,使得下半截顏色深,上半截淺。這種穿著,可用“稀里糊涂”概括。四五位老太太圍在他身邊,如茶碗配茶壺般妥帖,換作妖嬈淑女就不搭。大家吵吵嚷嚷,有的說要一塊兒,有的說要兩塊兒。他以手中小刀切一下,插入底部,掂起來,豆腐在刀片上顫顫悠悠,“刷”地丟進(jìn)塑料袋里,撞得袋子跟著晃起來。一股濃濃的豆香在空氣中翻滾,升騰,漫延。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提一下鼻子。
這塊豆腐拎回家去,可以蘸醬、白嘴吃,可以煲湯、燉肉。麻婆豆腐、皮蛋拌豆腐、雞蛋蒸豆腐、肉碎豆腐……群毆也好,單打獨斗也罷,豆腐拿得起放得下。上川市場門口這個“賣豆腐的”,已成附近居民的傳奇。
他每天只賣兩板豆腐,長則一兩個小時,短則十五分鐘,賣完便回家。來晚了的老太太會問旁邊其他攤販:“走了?”“走啦!”彼此心照不宣。

沒人關(guān)注他住在哪里,一個月租房的費用是多少錢;他的豆腐怎么做出來的,成本多少;他家中都有什么人,孩子上沒上學(xué),雙親是否健在。甚至沒人關(guān)注他的口音。攀老鄉(xiāng)也沒用,明碼標(biāo)價,不會給你打折。他們只知道,他的豆腐好吃。“好吃”兩個字有無限外延,曰技巧,曰敬業(yè),曰忠厚,曰規(guī)矩,曰堅守。非一言可以概括。
他是老天爺派來的。城市里的每個人都是老天爺派來的。讓別人的生活更舒適,讓自己的生活更富足。
走過幾個菜市場,門口差不多都有類似傳奇。或者是賣酥餅的,或者是豆花(北方人稱為豆腐腦),或者是油條、燒餅。經(jīng)年累月,守著這一成不變的產(chǎn)品,保持著一成不變的質(zhì)地,與購買者的日常持之以恒地摩擦、摩擦,直至形成深刻印痕,留下特殊標(biāo)記。那些人回望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回望自己的愛情,回望自己的事業(yè)升降,角落里都有一塊白嫩嫩、熱騰騰的豆腐。
他們的名聲口口相傳。無論老幼,提到他們,語氣里滿帶自豪。“哪里的豆腐最好吃?”答案總是:“我家樓下的。”
他們?nèi)涡浴9物L(fēng)不來,下雨爽約,假日休息。找個理由就可以不來。被其產(chǎn)品喂刁了嘴的居民,撲空后難免悵然,仿佛親人離別。明知還有相遇,仍不舍今日牽掛。
經(jīng)常有人問:你為什么不多做一點?每天賣四五板,豈不是可以多掙點錢?
他一定笑而不答,像傳說中的掃地僧。像個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