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篇 理性的崛起

第一章 蘇格拉底好討厭

1787年,一群美國人在費城的一個房間里日夜不停地爭吵。他們要做一件大事——為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設計一部憲法。

應該說他們的工作非常成功。因為至今二百多年以來,這部憲法幾乎沒有大的變動,美國制度也成為世界很多國家效仿的對象。

但您可能想不到,這部憲法有一個奇特的副作用,它能徹底改變我們對西方哲學的看法。

關鍵就在于它的第三條第二款。

這一條款規定,美國司法采用陪審團制度。

這是什么意思呢?

美國的陪審團制度從英國繼承而來,歷史也不短了,但在咱們看來實在是古怪至極。

首先,中文“陪審團”是一個誤導人的翻譯,英文原詞沒有“陪”的意思,原意大約是“臨時裁決委員會”。

在被告人是否有罪這個問題上,陪審團是負責裁決的主角。法官才是陪襯,只能做做解釋法律、引導庭審、剔除非法證據、維持法庭秩序之類的“服務”工作。

讓我們難以理解的是,美國陪審團的成員都是普通老百姓。法庭對他們的學歷水平、法律知識幾乎沒有任何要求。一個小學學歷、沒學過法律的人,也有權決定嫌疑人是不是有罪。

所以在美國,一個億萬富翁該不該破產,他的命運可能就掌握在一個不愛讀書、不愛思考,只喜歡喝喝啤酒、看看脫衣舞的藍領工人身上。咱們這里肯定會有不少人覺得,這不是亂彈琴嘛!

但在美國人看來,這種制度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在原則上,能盡量讓每個案件的裁斷都符合大眾的道德觀。這能避免法律人士憑著專業優勢玩弄法律條文,避免法官由于個人好惡左右案情,也能用來對抗失去民心的惡法。雖然陪審團的民意也可能被律師引導,但大多數美國人認為這至少比法官一個人說了算好多了。

這事對哲學有什么影響呢?

我們來看另一個歷史事件。

就像我們的圣賢是孔子一樣,西方人也有自己的圣賢,那就是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人生比較簡單,概括起來就一句話:

他喜歡問別人問題,然后被判了死刑。

圣賢的犧牲當然是偉大的、悲壯的。蘇格拉底被判死刑這事廣為后人所傳揚,不少藝術家都以繪畫、戲劇等形式來紀念他。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蘇格拉底是被雅典的陪審團判處死刑的。

注意,這個雅典陪審團不是貴族陪審團,不是宗教陪審團,是真正的人民陪審團。它的成員除了性別必須是男性以外,其余條件和美國今天的陪審團一樣,是由普通老百姓抽簽組成的,不論職業,不論學歷,不論官階,只要是成年的雅典公民就行。

不難理解,理論上陪審團成員越多,斷案就越客觀。出于成本考慮,今天美國的陪審團只有12個人。

審判蘇格拉底的人民陪審團有多少人呢?

500人。

多少人想判蘇格拉底死刑呢?

360票比140票,高票通過。

蘇格拉底的案件常常被現代人當作“民主暴政”的例子,說明“多數人的民主”在錯誤的引導下也會作出邪惡的判決。

但要注意,法庭給了蘇格拉底充分辯解的機會。

按照色諾芬和柏拉圖的記錄,蘇格拉底在法庭上一一駁斥了所有控罪,發言雄辯有力,用詞通俗易懂。別說是當時的希臘人,就是在幾千年后的今天,重讀這份文獻都會讓人忍不住認同蘇格拉底。

那么,人民陪審團堅持判蘇格拉底有罪,只能說明一件事。

人民真的想讓他死。

蘇格拉底到底是哪里得罪人了呢?

按照后人的記錄,蘇格拉底一輩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問問題。當然,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樣提問。他專挑別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對方問得頭昏腦脹。

比如說,他問人家什么是正義,人家給了他一個答案后他不滿意,他就不停地追問人家,直到把人家問崩潰了他才收手。蘇格拉底的母親是助產士,他自稱為思想的“助產士”,意思是能引導別人深入思考。聽著是挺不錯,但問題是:你考慮被問的人的感受了嗎?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個時代的人。本來你在馬路上走得好好的,蘇格拉底突然從角落里蹦出來,抓住你問:

“你說,什么叫正義?”

你還以為這哥們兒是真的不懂啊。你好心啊,你就耐心給他講,正義是怎么回事。

沒想到,他話鋒一轉,突然抓住你話里的一個漏洞反問道:

“你這樣說不對吧?”

不管你怎么回答,聰明的他總能不斷追問下去。問來問去,你肯定就崩潰了。但就算你想逃跑也沒用。按照慣例,他非得問到你滿臉羞愧地承認自己啥也不知道,他才會心滿意足地放過你。

假如當時就你自己一個人也就算了。要是你身邊還帶著女朋友,帶著奴隸和仆人,你說你還要不要面子了?

說白了,蘇格拉底屬于沒事就到馬路上打擊人玩兒的那種人。

但你要以為蘇格拉底就這么點兒討人厭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

實際上,蘇格拉底的追問方式已經包括了哲學思考的全部要素。如果蘇格拉底追問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那他就和傳統意義上的哲學家沒什么區別了。

哲學家芝諾有一個著名的比喻,說人的知識好像一個圓圈,知識越多,圓圈的周長就越長,就會發現自己越無知。所以蘇格拉底這個當時全雅典最智慧的人,卻認為自己最無知,他覺得真理的答案不能光靠自己想,必須到處找人問。

這條“越聰明越謙虛”的規律看上去沒什么問題,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對方明明很聰明,還偏偏非常謙虛,那不是越發可氣嗎?

當時有好事的人去神廟里占卜,問雅典在世的最聰明的人是誰。代表神靈的先知堅定地回答:就是蘇格拉底,沒別人了!

要是放一般人,正常的反應是低調。神靈這么夸你,你就應該謙虛兩句:不不不,勞動人民的智慧才是無窮的,我永遠做人民的小學生。群眾肯定夸你又聰明又謙和,皆大歡喜,多好。

可蘇格拉底不——他很無辜地說,我不覺得我聰明啊。然后他就到處找人辯論,美其名曰看看誰比我更聰明。問題是誰能辯得過他啊,聊兩句都崩潰了。蘇格拉底每次把別人滅了之后,才恍然大悟:哦,你沒我聰明呀。然后接著去找下一個人滅。

你說他這種謙虛法,但凡是個有自尊心的人,誰受得了?

但你要是以為蘇格拉底就這么點兒討人厭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

在最后的審判中,雅典陪審團其實審判了蘇格拉底兩次。第一次投票結果是280票對220票判他有罪。也就是說,在第一次審判里,還有不少人認同蘇格拉底。

而且那時死刑還有商量。根據雅典法律,蘇格拉底可以拿罰款抵。

掏錢換條命,這種好事誰不答應啊。蘇格拉底雖然自己窮,但是他的學生和朋友有錢,他們都主動要為他出錢。但是蘇格拉底本著知識分子的古板,以自己沒錢為由,給陪審團出了一個非常低的贖罪價格。而且他嘴上還不饒人,在審判出結果之前,還跟陪審團嘴硬說,知道我是誰嗎?我是上天派來啟發你們智力的,你們還想罰我?你們太幼稚了!憑我對雅典的貢獻,你們不但不應該罰我,還應該養我一輩子。

陪審團一聽,這家伙太囂張了。這不是還沒答應饒你呢嗎?于是陪審團重新投票,這次投票結果360票比140票,高票通過蘇格拉底有罪的裁定——死刑,不能拿罰款抵了。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蘇格拉底本來有機會跑,看守都讓他的學生給賄賂好了,但是蘇格拉底拒絕了,他不愿意違反法律——你們不就是想弄死我嗎?我就在這兒哪兒也不去,我讓你們弄死吧!

然后他就被弄死了。

這么看來,蘇格拉底身上擁有好幾處討人厭的地方。

首先,他總說別人不樂意聽的;其次他還總占理,然后把你說服了吧,他還在那兒假謙虛;最后他還是一硬骨頭。簡直把知識分子討人厭的毛病都占全了。

但你要是以為蘇格拉底就這么點兒討人厭的本事,那就太小看他了。

問題在于蘇格拉底那永遠質問的勁頭。

我們普通人為什么要研究哲學?前面說了,關系到我們個人的哲學問題是: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但關鍵是,這些問題宗教都已經回答了呀。只要臣服于宗教信仰,每個人不就可以立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了嗎?蘇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遍地都是神廟,只要隨便找個神拜一拜,困惑的時候找神職人員聊會兒天,一切人生問題不就都輕松解決了嗎?

而以蘇格拉底為代表的哲學討厭分子在干什么呢?他們在破壞這一切!

他們堅持說宗教的答案都不可信,可又認為自己無知,不肯拿出答案。這等于把勞動人民從宗教的溫柔鄉中一把拖到了冰冷無情的現實里,任由老百姓失去精神依靠,在曠野中哭天號地,他們還撒手不管了!

可見,哲學既討厭又無用。要不是雅典人民本著物盡其用的節省精神,生生給哲學找出一個用處來,這哲學還真就沒理由保留下去了。

雅典人民找出了一個什么用處呢?

長面子。

奢侈是什么?貴而無用就叫奢侈。而哲學這玩意兒超級無用。所以那個時代的人們一聽說你是學哲學的,都狂羨慕。人家想:這人家里得多富裕才敢往哲學身上糟踐錢啊。

因此,雅典人也以哲學為榮。哲學家們只要關起門來講課著書,不像蘇格拉底那樣到處討人厭,那雅典人民還是很歡迎的。

這就好像今天有個學哲學的朋友,如果他逮誰跟誰聊專業,人家聊電影,他非跟人家說康德,別人肯定都覺得他有精神病,都不理他了。相反,如果他把對哲學的思考壓抑在心里,表面上就是跟普通人一樣的飲食男女,偶爾開開玩笑,大伙就能跟他坦然相處了。沒準兒有人還會以認識他為榮,到處跟人說:

“瞧,我這哥們兒是學哲學的!”

就好像那人知道哲學是怎么回事一樣。

雅典人對于哲學的態度,可以從柏拉圖的生活變化中看出來。

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被審判的時候,柏拉圖才二十幾歲。聽說蘇格拉底被判死刑,柏拉圖又生氣又失望,心想雅典人竟然是這么一群無知又殘忍的暴民!于是他離開了雅典,滿世界旅游去了。

十幾年后,周游夠了的柏拉圖發現雅典人民對哲學其實不是很排斥。他又回到雅典,在雅典附近開了一所學校,叫柏拉圖學園。柏拉圖一直在學園里關起門來上課,雅典人民也就接受了。

但接下來的變化誰也沒想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福海县| 安达市| 道真| 伊通| 兰考县| 德清县| 河源市| 伊宁县| 许昌县| 西吉县| 伊川县| 内江市| 甘肃省| 淮滨县| 略阳县| 巴塘县| 任丘市| 张家港市| 句容市| 类乌齐县| 信阳市| 利川市| 富川| 怀仁县| 林芝县| 礼泉县| 收藏| 东乡县| 孟村| 蚌埠市| 昌图县| 裕民县| 白银市| 敦化市| 宜城市| 凤山市| 郑州市| 张掖市| 武功县| 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