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好了藥,陶明趕緊開車回去。
到家后,陶明將藥物按照說明書分開,用紙包好,一餐吃一包,隨后進入了桃花源。
此時男孩已經退燒,正坐著喝母親喂的粥,雖然還時不時咳嗽,卻精神很多。
人高燒會出現嘔吐、昏迷癥狀,退燒就沒事了。
見陶明再次出現,男孩父母和奶奶紛紛下跪叩謝陶明,因為陶明喂了一口神奇的藥,男孩很快就退燒了,撿回了一條命。
陶明將藥交給黃玉瑤,又給了幾粒新買來的布洛芬顆粒,對黃玉瑤道:“將藥拿給他們,一日三次,一次一包藥,多喝溫水。若是再發燒,可讓他吃一粒此藥。”
“玉瑤記住了!”黃玉瑤接過藥,沖陶明道。眼眸中盡是崇拜和自豪。
陶明微笑看了她一眼,很快消失在他們面前。
事出緊急,陶明才出現在其他村民面前,現在事情辦完了,他自然要離開。他怕自己在其他村民面前掉了神秘和逼格。
不過,他的這番行徑,再次讓村民對他敬畏有加。
陶明離開后,黃玉瑤把藥交給了生病男孩父母,告訴了他們吃藥方法,他們一家人感恩戴德,千恩萬謝之后才下了山。
或許是桃花源的村民從未使用過抗生素,因此這里的細菌耐藥性很差,一天后,男孩病情就有了明顯好轉,三天后,除了還有輕微咳嗽,其他基本與常人無異,又開始活蹦亂跳,到處溜達。
換做是以前,孩子得如此重的肺炎,不死也要脫層皮,沒有幾個月好不了。
而陶明用神藥救人的過程也被村民傳開了,他的測溫槍被說成是會發聲,會發光的神器,他的藥也被說成是仙藥,一吃見效,退燒極快。
就連黃玉瑤幾人,也都讓村民更尊敬了,特別是黃玉瑤姐妹,他們明顯對黃玉瑤姐妹恭敬了許多。
陶明有充足的食物,有各種精美的商品,還有神奇的醫術,對桃花源村民來說,陶明就是神仙,就是他們的救世主。
幾天后,陶明突然發現,他的可視范圍再次擴大了幾百米,已經擴充到了黃家村前的部分梯田區域。
只不過梯田沒有種水稻,而是一些小麥、地瓜,以及其他作物,都是陶明帶進來的作物種子培育出來的。
田埂上都是枯死的雜草,完全看不到水的影子,但是到處都能看到水的痕跡,一些干涸的溝渠縱橫交錯,為曾經的梯田輸送灌溉用水。
黃家村背面,則是一片干涸了的低洼的干河床,不過這段時間陶明輸送了那么多水進桃花源,水流最終流到了低洼地方,所以現在河床已經長出了青草,還有幾條明顯的踩出來的,通往其他村的路。
這段時間其他村村民都要過來取水或者上山干活,踩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踩的人多了,就有路了。
干涸的河床旁還能看到曾經被水覆蓋的痕跡,腐爛的蘆葦、枯木、廢棄的河床,一些破鞋底爛陶瓷片等生活廢棄物,很明顯看出這里以前這里是一片水域。
陶明從地形就可以看出,黃家村和其他村以前都是被水分開的,交通基本靠船。
他倒是喜歡這種到處都是水的生活環境,每天開船出行,天熱就跳進水中洗個澡,還可以在水里捕魚撈蝦,應該很有意思。
現在沒有水了,倒是多了很多耕種的土地,這些地引來了幾個村村民爭搶。
按照以前規矩,以前的水域都是公共區域,是無主之地。
其他土地,早就被幾個村分掉了。
如今沒了水,曾經的水域因為在低洼處,多少剩點水,有點濕潤,而且從青銅鼎輸送來的最后也到了低洼處,所以這些地方反而成了沃土,比其他地更容易種出作物來。
所以這幾個村都想要,土地是桃花源最寶貴的生產資料。
不過目前各村都是在村附近的地方開墾土地,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開墾出來,所以暫時還沒有到發生搶同一片地的糾紛的地步。
這些矛盾目前還沒有暴露出來,是因為陶明將這些村民都拉去山上干活了。
若是以后還是沒有足夠的水,沒有足夠的食物,這些土地肯定要被幾個村爭搶。
陶明倒是想不到那么多,他看到了桃花源更大的范圍,也只是多看了一會兒,沒什么有價值的發現,便很快退出了桃花源。
現在他的行宮四合院已經刷完了內墻,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地方需要修整。到了晚上,等桃花源里的人都睡了,陶明才帶著東西進了桃花源,來到他的四合院,頂著手電筒將裝電線的線盒釘在墻上,把線路布置清楚,然后把電線安裝上去。
因為線路主要是為了裝電燈,所以并不復雜,花了一晚上的時間,陶明終于把家里的線路布置清楚,只要把發的電接進房子,掛上燈泡,他的房子就可以邁入現代化,夜間能開燈,還能使用一些小功率電器。
第二天,早上,陶明將他設計成廁所和廚房的房間標記了一下,這些房子需要布設水管和排污管和馬桶,所以需要他自己出售,其他房間可以先把地整平,鋪上陶明從外界帶進來的瓷磚。
他找到讓黃玉瑤,讓她轉達他的意思。
負責裝修的村民看到墻上多了一些線路,不免有點好奇,但是看到那些精美的工業產品,也知道這不是有人亂搞的東西,不會拆除。
房間地板瓷磚安裝好,稍微晾幾天就可以住進去了。
接下來的幾個晚上,他帶著電鉆工具在墻上鉆了好了洞,埋設了水管,將廁所和廚房的管線布置好了。
安裝的聲音有點大,睡在不遠的黃玉瑤幾人自然聽得到,不過陶明提前和她們打過招呼了,讓她們不要大驚小怪。
雖然陶明的水電工技術很差,做出來的電線路和樹管線都不是很完美,但是在桃花源里,已經非常漂亮了,其他村民都還是挑水喝,用水缸裝水呢,他們的廁所也是那種蹲坑的茅廁,家里都沒有安裝廁所。
房子外面,陶明還讓村民修了一個幾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來保證房子里的自來水,他趁夜將鐵管接進了房間。
廚房的灶臺也是他用磚頭自己砌的,雖說看起來很簡單,但不知道比桃花源其他村民的廚房好多少倍。
一周后,房子終于裝好了,門口還有一片大約兩百平米的空地,陶明讓村民修建了圍墻,把空地做成了一個小院子,到時候可以種花種菜,還可以修一個小水池養魚。
因為有八個大臥室,所以陶明特意去市里的家具城買了八張席夢思床,八個現代化的衣柜,讓商家將床運到他租的倉庫里,他再偷偷將床拿到桃花源來。
床上被子、床單、枕頭之類的也都買來了,鋪好就可以睡覺了。
這個時候,上山的路修好了,他買的果樹也都種在了上山。唯獨還有一個發電的大水池沒有修好。
陶明在網上訂購了一套五萬瓦的渦輪式水力發電系統,設備也已經到了,設備被陶明放在了神廟中。
渦輪式發電機,不需要很大的落差。
因此陶明的發電機不用安裝到山腳下,就在水池下方不遠的地方就行。
原理很簡單,平時可以將水池蓄滿水,等晚上需要發電的時候就打開閘門放水,讓水流通過水溝流過渦輪機,再流到下山的水流中。
為了防止以后有好奇的村民去看,保證渦輪發電機的安全,陶明特意讓村民修了一個房子,將渦輪發電機藏在房子里。
埋設好電路之后,房子水電都已經齊全。
按照桃花源的標準,房子已經可以入住了。
黃玉瑤他們早已躍躍欲試。
村民們也做了很多紅燈籠、紅繩結掛在了房門、大院圍墻、大院大門等地方,看著喜氣洋洋的。
與四合院相隔不到百米的商店也修建好了,裝好定制的門窗,也刷好了墻,鋪好了地磚。商店有好幾間房,可以存放很多東西。
陶明在網上定制了一些實木貨架擺在商店里,讓黃玉瑤她們將之前放在神廟中的貨物搬進商店里,整齊擺在貨架上,方便村民挑選。
山上修建的工作都結束了,黃玉瑤六人現在也沒有其他事情做,自然而然地成了商店的員工。以后陶明會慢慢增加商品種類,還會進一些常見的治療藥品,讓桃花源的村民有藥物治一些簡單的疾病。
而且,商店還承擔著兌換仙幣的作用,村民依然可以拿一些別的東西來兌換仙幣,比如如金、銀、珠寶、金絲楠木以及一些老物件,陶明已經規定了金銀的兌換比例,其他東西,則由他來親自估值。
因這段時間的做工,很多村民手里都有了一些仙幣。
經過這段時間的推廣使用,仙幣已經成了桃花源里的流通貨幣,形成了信用體系,有“上仙”作為貨幣信用背書,村民都很信任。
他們現在已經解決了糧食危機,也買了一些生活用品,但是還留了一些幣沒有兌換,有些東西次可能現在沒想到,以后突然就會需要,留著幣以備不時之需也好。
畢竟仙幣是由不銹鋼和合金銅鑄造,可以存放幾十甚至上百年,而如果兌換成食物,保存不了多久,換成別的東西,又不能拿來商店買東西,還是留仙幣比較實在。
目前雖然四合院房子已經修建好了,但是陶明沒有發話,黃玉瑤她們也不敢搬進去。
而陶明剛剛忙完了桃花源里的水力發電系統和排污化糞系統,心力憔悴,眼看快到和宋喬遠打賭的最后期限,他趕緊將搞了幾樣桃花源里的老物件,拉去找蘇振羔看一看,賣了四百來萬,圓滿完成了既定目標。
這段時間陶明忙著桃花源里的事情,和宋月相處也還不錯,兩人年紀也不小,在長輩眼里,已經到了結婚生子的階段,宋喬遠和陶芳都開始討論著兩人的婚事問題了,最近一起吃飯時,他們有意無意和陶明提起結婚的事情。
陶明卻還沒有想好,這兩人若是結婚了,肯定每天都在一起生活,他還怎么去桃花源啊。
所以,他并未明確回復宋月父母到底什么時候結婚,而是說還要再等幾個月時間,他想給宋月辦一個風風光光的婚禮。
其實宋月很想結婚,結了婚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可見陶明還沒做好打算,于是也說還不想這么快嫁人,算是給陶明臺階了。
既然女兒都還不想結婚,宋喬遠和妻子也就不強求了。不過,宋月雖然支持陶明,可心里也有那么一點不開心,接下來的這幾天,兩人約會時,她都沒以前那么熱情了。
宋月的情緒變化,陶明自然有所察覺,可是他現在確實沒有打算結婚,此時他心里還很糾結呢,還想著和桃花源里的女孩子同房。
這天他去批發市場買了一些日用品,送進了桃花源,讓黃玉瑤她們整理一下。
他吩咐完,剛要走,幾個女孩子推推搡搡,最后把黃玉瑤推了出來,黃玉瑤雖然不好意思,但還是很快鼓足勇氣叫住了他:“老公,玉瑤和幾位姐妹有話與你說。”
陶明看向幾人,問道:“和事?”
黃玉瑤看了一眼其他女孩,才紅著臉說道:“如今行宮已建成,桃花源已有老公棲身之地,老公何時正式入駐?我們也可以更好的伺候,伺候您~。而且,桃花源五村亦想趁此為老公辦一次喬遷儀式,感謝老公給了我們如此之多的幫助。”
陶明點點頭,微笑道:“原來是此事,喬遷儀式簡單便可,無需大費周章操辦。”
見黃玉瑤還扭捏著不敢不說正事,身后的黃玉璃走上前,鼓足勇氣道:“我們姐妹幾個也是時候成為老公之人了,我們想趁喬遷之時,純衣纁袡,和老公一同住進行宮!”
其他幾人紛紛臉紅無比,似乎都很尷尬。
其實,“純衣纁袡”,是桃花源新娘服裝,黃玉瑤說的是要穿新娘服嫁給他,其他女孩子自然都覺得不好意思。
可是陶明不懂什么叫做“純衣纁袡”,還以為她們想住進新修的房子里呢,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好。那便將儀式定在五日之后。”
六個女孩子見陶明一口答應,頓時你看我我看你,都露出羞澀而開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