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陶明也沒開門做生意,他趕緊來到廚房,放出青銅鼎,查看桃花源的情況。
此時廟前聚集了很多人,似乎都很著急,在商議著什么。
陶明認真聽了一會兒,才得知村民都在議論,是哪里得罪上仙了,讓上仙停止了供水。
水是他們最重要的東西,一旦停止供水,他們就擔心缺水的事情會再次發生。
陶明搜尋一眼,很快找到了神廟中的黃玉瑤姐妹,她們正在神像前和幾個村長議事。
“上仙既然降下昭示,讓我們修建行宮,我們便必須去執行,可上仙行宮必須按照最高規格修建,至少為三進三出別院。可修別院材料太多,短期無法湊齊啊!”
現在桃花源最大的房子是林家村老宅,兩進兩出的院子,可容納一家族好幾房住下,修上仙別院如果低于這個規格,那就是折辱上仙。
但是如果按照最高規格的別院來修,以他們的生產力,根本無法在短期內做出那么多的青磚和黑瓦,以及各種建筑所需的石材、木材、石灰、沙子等東西。
以桃花源的生產能力,建一個這么大的房子,起碼要三四年才可以準備好足夠的材料。
比如一塊簡單的石門坎,必須用一塊大石頭慢慢鑿成長條型石塊,沒有切割工具的情況下,得花費石匠一年以上的時間慢慢鑿刻。
石匠就是什么事情也不干,天天拿著石頭敲,也至少得敲兩三個月時間。
其他東西也都一樣,瓦片、磚塊燒制需要時間,需要準備柴火、需要人力去制作、需要挖燒磚的窯洞……
以前村民想要建一套房子,一般要花費十幾年時間準備。
所以,村民一般很少建房,房子一住就是幾百年,頂多將老房子重新翻修,或者拆了舊房子,將可以用的建筑材料收集起來繼續使用。
現在修上仙行宮,若是去拆老房子,拿老建筑材料,恐怕上仙也會不滿意。
之前他們幾個村長和黃玉瑤商議此事,委婉將建行宮的困難說了出來,青銅鼎就停水了。
他們誤以為上仙不滿意,所以停水懲罰他們,都很驚慌,只能帶著村民上山拜神,請求上仙原諒。
陶明聽了一會兒,大概聽出了他們跑上山的原因了,頓時啞然失笑。
自己不過是恰好出門,怕青銅鼎被人發現,所以帶走了青銅鼎,因此一天沒有給他們送水罷了,結果他們一個個居然被嚇成這樣?
“何事在本仙廟里喧嘩!”陶明沉聲喝道。
眾人一驚,紛紛下跪。
“老公!”黃玉瑤和黃玉璃再次聽到陶明的聲音,頓時大喜。
“上仙恕罪!我等并非有意推辭修建行宮之事,只是修行宮確實困難重重,一時間也無他法!”
林峰跪在神像前,戰戰兢兢說道。
其他幾個村長也紛紛點頭附和,很為難的的樣子。
陶明輕輕嗓子,沉聲說道:“方才你們所言之困難,本仙已然知曉,你們只需出人工,修建行宮所需材料,本仙可以提供,你們盡管列出清單便可!”
眾人大喜,幾個村長互看了一下,點了點頭。
隨后,村長代表林峰道:“多謝上仙體恤!我等必會按照上仙之意,盡快將行宮修建好。”
“你們盡快將所需之物估算出來交給圣女玉瑤,讓她與本仙匯報。”陶明說罷。
重新打開了水龍頭,讓水繼續從青銅鼎中流出。
“是!”幾個村長齊聲跪拜。
等“上仙”不再回應,黃玉瑤才對幾個村民道:“既然材料無需準備,各村便出數人修建行宮,上仙已告知玉瑤,修建行宮之人,每日可領工錢,有工錢便可領取所需糧食或油鹽,作物種植等物品。”
一旁的黃玉璃補充道:“老公說了,每日工錢,可換回足夠物資,不比種地差。”
她現在說話趾高氣昂的,在其他幾個村長面前都絲毫不怯,因為她一直以上仙的女人自居,是上仙大人給了她足夠的底氣。
林峰摸了摸下巴處的胡須,為難說道:“話雖如此,可做工畢竟是短期,農事才是根本,若是因為做工耽誤了農事,等事情忙完,家里恐怕也要餓肚子。因此,到底誰來上山做工,亦是問題。”
其他人紛紛附和。
黃端木也道:“如今饑荒暫時解決,各家都在努力恢復生產,盡量多屯糧食,用以度過今年年冬,以及青黃不接之時!”
桃花源和外界一樣,主糧是春耕秋收,冬季基本只能種一點點耐寒的蔬菜。
到了來年春天,新蔬菜沒有長出來,而上一年的新鮮菜又保存不到這個時候,因此這段時間又稱青黃不接。
桃花源村民關系雖然和睦,但是財物還是各自擁有,若是家里沒糧,只能舔著臉如借,所以每家都會盡量存夠足夠糧食。
為上仙建行宮雖然是大事,但是個家庭才是最重要的,大部分村民也會先考慮自己家的生計,再考慮幫忙的事情。
現在水資源不足,老天爺不下雨,土地干旱,地里種的糧食完全靠人工澆灌,他們現在幾乎每天都要去打水澆灌作物。
而且現在太陽毒辣,作物幼苗還要做好遮擋烈日的防護,到了中午,他們要用樹枝插在作物旁擋住烈日直曬,等太陽不那么烈時,又要將樹枝拔掉。
所以,現在他們現在每天都很忙,每個村派誰來做工,估計還要費一番功夫研究。
幾和村長一番竊竊私語后,決定各村派出二十青壯年人來建房子。
至于各村怎么選人,則由村長和村民自己想辦法。要么村長指定,要么自己主動站出來,要么只能抓鬮了。
……
上仙既然回應了,還繼續供水,上山的村民便各自回去了。
下午,黃端木召集全村人在村頭空地集合,將上山為上仙建行宮之事說出。
村民還沒有來齊,便有知情的村民在散播消息,村民紛紛議論起修建行宮的事情。
黃端木揮手壓制住喧鬧,大聲道:“為上仙修建行宮乃桃花源大事,但修建行宮需大量人手,因此,經五村村長商議,每村出二十人上山做工,每日做工皆有工錢,據玉瑤所言,做工之工錢很豐厚,可向上仙換自己想要之物。若是有誰愿意主動上山幫忙,便可上來登記。懂泥瓦、木藝、石刻技藝者優先。”
他說完看向村民,可安靜數秒,臺下居然沒一人回應。
見村民都不愿意,黃端木飽含熱淚,大聲說道:“上仙待我們不薄,在桃花源缺水缺糧之時,慷慨賜予水和糧食,如今上仙有償讓我們為他建行宮,我們為何無人愿意!?”
“我鐵柱愿意!”一人突然喊道。
眾人循聲望去,人群中一名二十來歲的壯漢舉起手來,擠過人群走上了臺。
“不過是修建房子罷了,我鐵柱娘親差點餓死,是上仙及時賜予水和米,然后我娘活過來。我娘要我一輩子供奉上仙,如今上仙要修建行宮,鐵柱雖然無其他本事,但愿意出一份力!”
他說完,拿起黃端木旁邊的木桌上的毛筆,在宣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寫完立刻又下了臺。
“爺爺,玉龍也愿意!”臺下的黃玉龍也走上臺,簽了自己的名字。
他是黃玉瑤和黃玉璃的哥哥,算起來還是上仙的小舅子,這行宮修好后,八成也是給黃玉瑤姐妹住的,他去修行宮,也算是在幫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