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五月初五 上
- 諸天:從驪珠洞天開始境界往生
- 汪九州
- 2353字
- 2025-01-01 11:20:36
李飄跟著劉羨陽走了六十里山路,來到了一座龍窯。這些山路對他來說算不得什么,倒是劉羨陽一路的絮絮叨叨,讓他有些心煩。
等到了龍窯之后,李飄看到那龍窯還真如向下俯沖的龍一般。龍窯建在山坡上,鱗次櫛比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上去。即便離得很遠,都能感受到那洶涌的熱流。
劉羨陽將李飄帶到姚老頭面前,姚老頭上下打量了他很久,最后慢慢開口:“聽劉羨陽說,你之前是獵人?”
李飄點點頭:“是,之前在山里討生活。”
姚老頭看著這個一嗓子喊毀自己謀劃的少年,最終還是來到了自己面前,問道:“在西面山里?”
李飄點點頭,姚老頭又問道:“打到過什么?”
李飄接著回道:“狐貍、野兔、野豬。”
姚老頭沉吟片刻,又問道:“怎么想到來這座龍窯干活?”
李飄雖不通人情,但這時看著一臉惴惴的劉羨陽也是道:“打獵傷了身子,但不影響許多,聽羨陽說您是這里數一數二的制瓷高手,就過來討生活,也學門手藝。”
姚老頭又斜著眼看了他半天,冷笑一聲:“看你的樣子倒不像能說出這種話的人,果然,還是日子磨人啊。”
李飄笑笑,也不說話。
姚老頭道:“劉羨陽,帶著你的狐朋狗友去拉坯,就教一遍,學不會就讓他立刻滾。”
李飄看劉羨陽演示了一遍也就會了,之后自己又上手做了一遍,與劉羨陽做的別無二致。等回過神,一堆學徒圍著他,姚老頭就站在他旁邊。
姚老頭看著劉羨陽冷哼一聲,干巴巴來了一句:“你倒真給我找了個人才。”
劉羨陽看著一臉淡漠的李飄,嘆了口氣,他以為自己起碼在燒瓷上,就是那頂個兒的天才,沒成想,還有這種一眼就會的人。
姚老頭點點頭,看著李飄:“行,不用我操心也挺好,我收下你了,你以后就跟著劉羨陽做。”
李飄就這樣留在了龍窯。徒工晚上都是睡在一張大通鋪上的,劉羨陽特地占了靠墻的位置給李飄。
劉羨陽看著睡在身旁的李飄,心道這個人學的也太快了,這樣也好,你說若是學得只快別人那么一些,別人還眼紅,快這么多,那便只剩下敬而遠之了。說到底也算是我劉羨陽的徒弟,名師出高徒了。
劉羨陽壓住心中的雀躍,問李飄:“你白天找姚老頭看的那本書是什么?”
李飄摸了摸懷里:“我說我要學讀書,齊先生給的,叫破暝。”
劉羨陽一臉疑惑:“什么名?”
李飄笑笑,轉過身在他手上寫了一遍,寫罷,劉羨陽甩開手道:“拐來拐去的,和抱蟲一樣。”
劉羨陽轉而問道:“姚老頭也認得字?”
李飄點點頭:“他說我不學無術,但還是教我了。”
劉羨陽輕哼一聲,而后便有些默然。
五月初五,端午。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古早時,這一天還是百姓祭龍的日子。后因這一天處在春夏交替之間,多瘴病,疾疫發生,故而被稱為惡天。
五月初五是陳平安的生日,這天同樣也是李飄的生日。在陳平安第一次知道李飄生日的時候,他尤為驚訝,生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心緒。而且今日李飄便會回來,據說他在龍窯那邊做得不錯。現在他的懷里放著八個銅板,是今天買糖葫蘆要花的。剛好一人一串。
李飄去龍窯那邊做工,比進山打獵要安穩許多。最讓陳平安寬慰的是他時常會回屋子,每當陳平安回家看到李飄躺在竹椅上,心里安穩不少。
陳平安采藥的山都是離小鎮近的那幾座,他曾記得向李飄看過幾株貴藥,李飄道好像見過不少。那時陳平安心火被激了一下,定定地看著李飄,李飄笑著說等有空就帶他進西面山里,但兩個人要多做些準備。
陳平安采藥是不會往深山走的。一是極易迷路,要是遇到鬼打墻,到那時真只能祈禱李飄開天眼了。二是怕遇到野獸,跑不快的話也只能讓李飄殺了那畜牲,權當為自己報仇了。
想到這兒,望著遠處深山密林的陳平安不禁笑了笑,但不知想到了什么笑容斂了下來。他看著背簍里的藥,還差幾株。天色還早決定再努力一把。
楊家鋪子。
楊老頭看著嘴角一直沁著笑意的陳平安,翹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叼著旱煙,笑罵道:“吃蜜蜂屎了,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陳平安微笑著說道:“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李飄的生日,我今天回去,便是一次過兩個人的生日了。”
楊老頭看著陳平安,出奇的沒出言嘲罵,淡淡道:“是嗎?你又長了一歲啊。”
陳平安點點頭。看著陳平安站在那里看自己,楊老頭把工錢掛在煙嘴上,吊給陳平安,淡淡道:“滾吧。”
陳平安接過工錢,笑著道了別,楊老頭雙眼迷蒙,不知在想什么。
出了鋪子的陳平安立刻跑到賣糖葫蘆的周姓漢子面前:“老周,我要兩串糖葫蘆,要最大的。”
那個叫老周的漢子笑著看向陳平安,挑了兩串遞給了他。陳平安拿著看了看,又打量了下別的糖葫蘆,付過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沒過一會兒,一家姓劉的婦人,領著孩子,路過糖葫蘆攤。那孩子鬧著要吃,領著他的婦人沒打算慣著他。但那孩子卻賴在攤子旁鬧了起來。
姓周的漢子笑道:“那個陳平安都買了兩個大的,孩子想吃,買個小的吧。”
劉氏婦人揪住孩子的耳朵罵道:“沒本事的東西,一天凈知道惹禍,還沒那個死了爹娘的陳平安一般勤快,吃甚糖葫蘆,滾起來!”
那孩子叫嚷道:“宋集薪成日不干活,天天都吃的。”
那婦人罵道:“你去找宋集薪當爹吧。”說罷,竟不管他,徑直走了。
傳言是窯務督造官私生子的宋集薪,被一個竄出來的劉家子惹惱了,便生起閑情逸致與他打斗拌嘴。但童言無忌,也最是要命。
那孩子說了一句陳平安爹娘雖然死了但他好歹知道他爹娘是誰,你這野種連爹娘是誰都不知道。此番話狠狠地刺痛了宋集薪的自尊,二話不說便沖上去與那劉家子扭打起來。
宋集薪雖與那小孩打過了,但不分勝負。自己也弄得一副衣衫不整又鼻青臉腫的慘樣,步履蹣跚地回了家。
剛一進院門,便看到李飄和陳平安兩人站在院子里,兩人左手右手都各拿了一串糖葫蘆,有些呆滯地看向對方。隨后兩個少年開懷笑了起來。把糖葫蘆互換以后,各自祝福。
李飄想了想道:“希望你平平安安,年年都平安。”
陳平安拿著糖葫蘆,總覺得李飄買的要比自己大,聽罷,也笑道:“希望你的傷早日好起來,然后可以去山里,再不受傷了。”
李飄笑著點點頭。
兩個少年那樣高興地回了屋子。
看完這一幕的宋集薪嘆息一聲,心里的刺扎得更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