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李二的想法
- 人在大唐當(dāng)贅婿,解鎖武神聊天群
- 風(fēng)與塵的誓
- 2084字
- 2024-12-19 00:30:00
長安城內(nèi),大明宮的雄偉建筑中。
此刻,一位身著龍袍的男子坐在龍椅上,而他身旁,一位身著鳳袍的女子相伴。
假如林放在此,定會察覺,這對男女正是日前在巷口偶遇的那對中年夫婦。
在這大唐王朝中,能身著龍袍坐在龍椅上的,唯有唐王李世民一人。
而他身旁那位被尊稱為觀音婢的女子,正是那個按歷史應(yīng)在貞觀十年去世的長孫皇后。
在這平行世界,總有些與真實大唐史不同的細(xì)節(jié)。
就如同李靖原本沒有李婉這個女兒,觀音婢本應(yīng)歸于塵土,還有李恪,在這一年,本應(yīng)前往封地就藩。
旁邊的長孫皇后輕聲吟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好,好,年輕人就應(yīng)該有野心。”
李二手掌拍在大腿上,嗓門洪亮地說,“我那天看他,就覺得他不簡單,如今再看這首詩,果然不凡。”
長孫皇后微笑著,眼神中流露出贊許。
“陛下打算栽培他嗎?”她看著李二欣賞詩文的神情,稍作猶豫,輕聲詢問。
“他雖有才華,但也只是才華,還沒到讓我親自栽培的地步。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李家贅婿,確實是個可塑之才。”李二收斂了笑容,語氣嚴(yán)肅地說。
“他文武雙全,確實是個可塑之才,可惜是個贅婿。”長孫皇后點頭贊同,最后卻露出一絲惋惜。
聽到長孫皇后的話,李二也嘆了口氣,對這個贅婿的身份感到惋惜。
李二心中不快,因為林放那贅婿的名頭始終讓他覺得窩火。
他暗自思忖,朝堂之上何時出現(xiàn)過贅婿的身影?
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想到林放低就的身份,李二就忍不住心頭火起。
“他明明才華橫溢,為何甘愿做個贅婿?難道我大唐的輝煌,需要依靠這樣的裙帶關(guān)系才能延續(xù)嗎?”李二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怒氣。
長孫皇后看著丈夫發(fā)火,只能無奈地輕輕笑了笑。
不過,李二很快恢復(fù)了平靜。
他撫摸著下巴,深邃的眼神透露出正在深思熟慮的神態(tài),不知在算計著什么。
作為一代帝王,尤其是一位開創(chuàng)過大事業(yè)的君主,他的心思總是深不可測,連身邊的人也難以窺探。
“幾天后就是長安大比了,我想讓林放也加入其中,觀音婢,你以為如何?”過了一會兒,李二抬起頭,目光掃向長孫皇后,嘴角掛著微笑詢問。
對于李二的決定,長孫皇后并不感到驚訝。
但讓她略感意外的是,一向思維跳躍、充滿奇思妙想的丈夫,這次的想法卻出奇地普通。
長孫皇后心中泛起一絲異樣的感覺,她覺得丈夫安排李家贅婿參賽的背后,必有蹊蹺。
“他畢竟才華出眾,這樣的人材,不該僅僅局限于軍旅,他更適合施展于廟堂之上。”她微微皺眉,緩緩地說。
翻閱過李家贅婿的詩文之后,長孫皇后不禁對他生出了幾分好感。
比起沙場征戰(zhàn),他更希望這位才子能步入仕途。
大唐雖然名將輩出,四海之內(nèi)不缺勇猛之將,但國家初定,重建家園,急需能干的文官來輔助。
“男子漢大丈夫,應(yīng)當(dāng)馳騁疆場,開疆拓土,從政之路,未免太過平淡無奇。”李二皇帝輕蔑地撇了撇嘴,不屑地說。
唐人血液中流淌的是不屈的豪情,封侯拜將,拓土開疆,這些早已深深烙印在每個唐人的心中。
作為一代雄主,李二更是如此。
長孫皇后看著丈夫那副輕蔑的神情,心中不禁感到一絲無力。
她明白,丈夫?qū)Υ筇栖婈牭钠珢凼秋@而易見的,看看凌煙閣上的二十四功臣,其中多數(shù)都是出自軍方,而那些被封為國公的,也大都是武將出身。
盡管在廟堂之內(nèi)的文官們,多數(shù)也都與軍旅有所瓜葛。
“朕已經(jīng)拿定主意,這回的較量,不僅要較量武藝,還得較量弓馬騎射,對了,還得加上排兵布陣,畢竟,一個稱職的將領(lǐng),怎能不懂排兵布陣之術(shù)?”李二的話匣子一開,思路就越飄越遠(yuǎn)。
“如果他通不過這些測試,那就說明他還需要歷練,屆時,朕便讓他加入金牛衛(wèi),做個親兵,讓那幫糙老爺們好好調(diào)教他。”李二說著,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最后,他竟忍不住嘿嘿笑出聲來。
長孫皇后在一旁,看著丈夫那副模樣,只能無奈地?fù)u搖頭。
......
林放回到了衛(wèi)國公府。
他要是知道李世民夫婦竟然會圍繞著他討論半天,或許會感到驚訝吧。
不過,他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他甚至都不知道,因為胡月樓那檔子事,他一下子在長安城成了名人。
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會感到后悔。
裝傻充愣,或許可以明哲保身,但在這個大唐,特別是在貞觀之治的時候,如果你總是裝傻充愣,結(jié)果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默默無聞,很難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既然有能力,為何要隱藏呢?
作為贅婿,林放的起點自然比不上世家公子,如果繼續(xù)隱忍低調(diào),那他可能永遠(yuǎn)只能是個贅婿。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雖身在隆中,卻能在信息閉塞的時代,吸引眾多賢達(dá)拜訪,甚至讓劉備三顧茅廬。
這其中的奧秘,就在于諸葛亮并未完全隱居,他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華,進(jìn)行自我包裝和宣傳。
林放雖不敢與諸葛孔明相比,但他也在嘗試用這種方法,改變自己在李家的形象,讓人們知道,他這個贅婿,并非只是一個幸運的鄉(xiāng)野之人。
他不會坐等機(jī)會,而是要主動創(chuàng)造機(jī)會。
當(dāng)他再次回到衛(wèi)國公府,他明顯感覺到下人們看他的眼神和態(tài)度有了變化。
以前,府中的管事對他愛理不理,但現(xiàn)在,他們見到他,言語間都多了幾分敬意。
更不用說那些丫鬟們,看到他時,眼中都帶著熱切的光芒。
所以,當(dāng)你展現(xiàn)出足夠的實力時,哪怕是贅婿,別人也會對你刮目相看。
若不是那一場切磋比試,盡管這些下人不會對他做出不敬之舉,但是骨子里的看輕卻是必然的,怎么都不會像是現(xiàn)在一樣。
而且,胡月樓的事情鬧的這么大,國公府自然也是第一批收到消息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