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飲食男女
- 靠本易經闖天下但我不是騙子
- 風水老官
- 1035字
- 2024-12-17 23:26:02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文文家有很多佛經字畫,這也難怪我倆那段時間能走到一起。小姑娘背誦心經,都比我熟。
各位看官不要介意啊,我說過我不是算卦的,自然就不是什么純正的道家弟子。當然打心底里我還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灑脫的道家弟子,像彌勒佛那樣灑脫。
我之所以要研究佛經,就是為了把算命,不,把《易經》知識研究透徹。因為在我的觀念和認知里存在及合理。這些存在久遠的各大派系文化都有其自洽的邏輯。
所以那段時間我覺得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雖然自己對《易經》還是未入門階段。這不影響我研究佛法,閱讀《心經》。
真別說一句“如來”,讓我如醉如癡,“無所從來,亦無從去”,何等美妙!
我經常跟文文說,我上輩子欠她的,不然我不會遇到她,本來我都想好一個人挺好的了。
文文說:“才不是,是我欠你的,要不怎么能看上你!”
當我,看到文文家里的擺件,加上她對《心經》的熟悉,我一下子就明白這個作起來很瘋狂的小姑娘,為什么平時看起來那么文靜。
那段時間我剛好看到一個故事,大概就是講一個小姑娘愛上了一個下山打水的和尚。后來被父母知道了,要強行把她嫁到遠方。小姑娘氣不過就半路自殺了。她化作一朵花等在小和尚打水的河邊,只為能有機會看他一眼。
我跟問問說我大概就是那個和尚吧,本來要超度的,就因為上輩子欠了她一份情,這輩子還了,就可以徹底解脫了,所以我們很可能也不會長久在一起。
說那些話的時候,也不全是真心,只是覺得心里沒底,畢竟其實我倆還是有很多差距的,談不上門當戶對。
不成想,超不超度沒說準,不長久這事倒是給我說準了。
師傅常跟我說:“善易者不卜”!
《易經》講的本身就是邏輯和全方位看待問題。真正能掌握全部信息,看透環境,思考全面,確實不必要借助卜筮,就能知道事情發展的方向和結果。
不奢求,能過得開心,但貪癡哪有那么簡單就戒掉。
像我這種出生貧賤,自認為只要有口飯吃,有地方住就是賺到的人,還是沒有輕松過“色”這一關。
我本還自詡有樂山大佛的氣量,并借此做了一首詩:
“群峰閱萬千,繁星數二三。
菩提出淤泥,諸事歸風塵。”
只可惜碰到了文文。
注定是求學路上的一段坎坷。
緣起緣滅,猶如曇花一現,強過彼岸花開。
我一直沒敢給自己卜一卦,也沒想過要不要去搞明白,畢竟試試還會想起,只不過慢慢已經分不清是喜是憂。
《易經》不易,求學之路,畢竟要斬斷千萬思,可能只是我歷練的一關吧!
有時候想想,有可能只是那個環境下大家太寂寞了,雖然我該享受寂寞。
按理說冷靜下來分析,是文文背叛了我們的感情,為什么我恨不起來?!
坦然接受也是歷練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