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四十年前,我去南極考察;三十多年前,我去北極考察。那時候,中國的南極和北極考察都沒有開始,我不敢說是先驅,只能算是探路者。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作為一個科學家,完成考察以后,寫幾篇論文就算完成了任務。而且,因為我去得早,所以我的論文會是開創性的。

然而,我卻“誤入歧途”。特別是看到外國對南極、北極的重視,而當時我國在極地科考方面大大地落后于他國,我就特別著急,這叫作“匹夫情結”。我就挺身而出,大聲疾呼,寫了一些文章,希望推動中國的極地科考事業,并且身體力行,二進南極,十進北極。至于我做的這些努力對中國的極地科考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到底有什么意義,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995年,作為總領隊率領中國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以后,我本想不再參加北極考察的任何活動,但是,北極的愛斯基摩朋友一再來信催促,甚至質問我:“是不是因為到達了北極點,覺得了不起了?就忘記了那些生活在天涯海角的愛斯基摩兄弟了?”愛斯基摩人是極講信譽的,我決不能失信于他們。從1996年到2015年,我又先后六次進入北極考察,兩次和老伴在北極越冬,忍受極夜漫漫的孤獨,面對風雪嚴寒的無情,挑戰身體和精神的極限,感受愛斯基摩人的友誼和真情,經歷了“非典”(SARS)的牽腸掛肚,體驗了出海捕獵的艱辛與刺激,經受了喪父的打擊與悲痛。人非草木,豈能無情?由于這些經歷,我對北極的認識更加深廣,與愛斯基摩人的感情更加深厚,所見所聞更加豐富,所感所悟更加深刻。

因為從事地質工作,我不僅腳踏大江南北,遍歷神州東西,還從東半球跑到西半球,從北半球跑到南半球;從中國到美國,從南極到北極;飽覽千山萬水,笑看萬物蒼生;有時山窮水盡,有時柳暗花明,有時走投無路,有時九死一生。我還算是個幸運者,雖然吃了不少苦,冒了不少險,流了不少淚,出了不少汗,卻也有所收獲,都留在文字之中。

現在,我到全國各地為大中小學生和社會公眾介紹南極和北極,已經講了1 500多場,出版了很多本書。

這套“極地求生科學家探險典藏書系”是我“十進北極”和“二進南極”科考的自傳體探險故事。我國首次北極點科考經歷了哪些磨難?科學家們如何學習駕駛狗拉雪橇?如何勇斗北極熊?如何從暴風雪中逃生?如何征服漂浮不定的北極點?愛斯基摩人如何捕鯨?如何在冰上生存?如何捍衛他們的傳統文化?兩極科學家在嚴酷自然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發生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希望青少年能了解科學家的真實人生,具有科學探索的求真勇氣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希望讀我這套書的青少年能重視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不僅要想到自己的家鄉,想到我們的祖國,還要走向世界,學會用世界的眼光看問題,自覺培養全球意識。比如,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由于氣候嚴酷,交通不便,長期處于封閉狀態,與外界很少聯系。他們的生活非常原始,幾千年幾乎沒有變化。但是,與西方人接觸之后,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愛斯基摩人的生活從新石器時代過渡到了現代文明時代。

現在由于交通和通信越來越便利,人類的交流越來越容易,地球好像變得越來越小。一個國家只有放眼全球才能發展和進步,這是人類社會不可阻擋的潮流和趨勢,所以我們要關心國際形勢,培養全球觀念。

其次,我們要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我在南極和北極,目睹很多科學家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考察和實驗,他們一次又一次失敗,能夠取得最終的成功,就是因為擁有探求真理、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再次,我們要保持身心健康。有人認為吃得胖胖的、長得壯壯的就是健康。其實,除了體質,心理健康也很重要。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人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健全。凡事要有寬廣的胸懷,不要斤斤計較。只有這樣,才能團結別人,團結的人越多力量就越大。只有身心健康,我們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從而趕超世界先進的科學水平。

最后,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為祖國奮斗,為黨的事業而拼搏,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為民族、為人類、為地球奉獻自己的力量,發揮自己的才智,取得事業的成功,做出更大的成績。

在這套書中,我要特別說明一下,就是關于“愛斯基摩人”的稱呼。1991年,我第一次北極考察歸來,有記者來采訪,說起愛斯基摩人。我告訴他們說,“愛斯基摩人”這個稱呼,來自北美印第安語,是“吃生肉的人”之意。雖然這個稱呼不那么敬重,說的卻是事實,愛斯基摩人正是靠吃生肉才得以生存下來,其實這也是對北極環境的一種適應。跟他們相處多年,我發現他們對于“愛斯基摩人”這個稱謂已習以為常,而且他們也承認自己就是愛斯基摩人。

有些名字,最初是由某種事物得來的,久而久之,也便成了專用名詞,與原來的含義已經沒有什么關系。我文中提及的“愛斯基摩人”也成了專有名詞,沒有人把它與吃生肉聯系在一起。連愛斯基摩人都已經面對現實,我們也不必一律用“因紐特人”取而代之,那樣也不符合客觀事實。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常常有人問我,你在南極和北極歷盡艱難,幾經生死,有什么后福嗎?我最大的后福就是趕上了改革開放時代,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在全人類的文明史中,都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奇跡。

這個奇跡,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現在的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引領潮流,舉足輕重。有什么事情能比親身經歷自己的國家從貧窮到富裕,從戰亂到和平,從落后到先進,從虛弱到強盛而更加幸福快樂,更加精神振奮,更加揚眉吐氣,更加豪情滿懷呢?

2022年3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尚义县| 盖州市| 海南省| 香港 | 杭锦旗| 台北县| 乐清市| 信宜市| 扬中市| 中方县| 通城县| 四会市| 宜阳县| 满洲里市| 武鸣县| 永平县| 昭觉县| 嵊州市| 台南市| 普定县| 栖霞市| 枣庄市| 涞水县| 安塞县| 平顶山市| 芦溪县| 昌乐县| 澜沧| 麦盖提县| 雷山县| 瑞金市| 白水县| 五常市| 忻城县| 拜泉县| 巴南区| 新疆| 紫云| 长春市|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