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 3.0:具有顛覆性與重大機遇的第三代互聯網
- 成生輝
- 1369字
- 2024-12-27 22:44:07
1.1.2 Web 3.0的3個特點
Web 3.0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互聯網。目前眾多行業在以太坊上產生的重大影響只是冰山一角,以太坊能夠帶來的商業創新浪潮遠遠超出我們想象。如果這些商業創新項目成功開發,將為保護用戶隱私的新市場和商業模式鋪平道路,并允許企業開發更尖端的應用程序。由此產生的基于Web 3.0的以太坊系統將在許多去中心化部門之間產生更開放、更安全的交互模式。Web 3.0有3個主要特點,如圖1.7所示。

圖1.7 Web 3.0的3個主要特點
1.開放性——分布式網絡結構
Web 3.0是開放透明的,用戶行為可以不再受第三方平臺的限制。跨應用平臺、跨虛擬與現實地完成Web 3.0的生存方式,打破了Web 2.0時代的“圍墻花園”(walled garden)模式。圍墻花園是與“完全開放”的互聯網相對而言的概念。
釋義1.3:圍墻花園
一個控制用戶對網頁內容或相關服務進行訪問的環境。一般圍墻花園把用戶限制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只允許用戶訪問指定的內容,同時防止用戶訪問其他未被允許的內容。
Web 3.0的開放性主要體現為三點。一是用戶在某個互聯網應用“領域”中的準入充分自由、門檻低。例如,用戶利用一個區塊鏈賬戶地址,就可以登錄鏈上的應用,無須多次重復注冊,操作便利。二是用戶行為不再受第三方主體限制,在互聯網應用原有的所謂生態內、生態間的界限和隔閡被打破,在復合代碼運行邏輯的原則下,應用之間具有高度的組合性和復合性。最直接的案例就是DeFi Lego—任何應用都可以對其底層基礎協議(如DEX)做調用或聚合,合成資產平臺也將現實世界資產映射到鏈上(無交割關系),這等于打破了所謂線上線下和虛擬與現實的界限。三是通過“跨鏈”協議,實現Web 3.0內部基于不同基礎設施應用之間的互聯互通。因此,用戶在Web 3.0世界多個應用間的行為可以生成類似社交關系的圖譜,進一步提升數據價值的挖掘潛力。
2.隱私性——用戶隱私保護加強
在Web 3.0時代,用戶傾向于用更徹底的方式保護個人數據隱私,即實現數據所有權和價值的轉移。在應用去中心化、鏈上數據可查的情況下,用戶行為產生的數據乃至應用協議,亦需得到隱私保護。隱私保護是多方面的,包括基礎區塊鏈平臺隱私保護、存儲數據隱私(分布式存儲)保護、用戶私鑰管理、匿名協議等方面。Web 3.0時代的用戶數據不再歸平臺所有,而是將所有權轉移到分散的個人身上。分散的數據網絡使個人數據(如個人的健康數據、農民的農作物數據或汽車的位置和性能數據)出售或交換成為可能,與此同時,用戶也不會失去對數據所有權的控制,更無須依賴第三方平臺來管理數據,這都將在更大程度地保障用戶的隱私。
3.共建性——用戶共建共享內容
用戶在Web 2.0互聯網應用中進行內容創造時,是多方面受限的,如平臺審核限制、跨平臺限制、社區治理方面的限制,因此也就限制了用戶在創作者經濟共享方面的價值獲取。Web 3.0將打破這些限制,同時區塊鏈的代幣激勵機制將內容經濟的價值有效地反饋給創作者。此外,在合成資產、NFT等組合下,可以在非許可、無交割的前提下將傳統的資產融進Web 3.0。Web 3.0的激勵機制促使同一個社群的用戶自發地共建、參與共治,并共享利益成果。
Web 3.0生態的建設,諸如應用、工具、協議等,都離不開協作,使用戶有序協作的組織形式就叫做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是去中心的一種組織形式,與Web 2.0時代的公司類似,本質是對公司、政府這種組織形式的革新。Web 3.0時代,用戶因共同的目標而組織起來,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進行規則的制定和執行,從而保證公平的社區自我治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