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安全應急管理與技術實踐
- 曹雅斌 尤其 張勝生主編
- 691字
- 2024-12-27 22:26:39
第1篇
網絡安全應急管理
第1章
概論
1.1 網絡安全應急響應的概念
應急響應,是指為了應對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突發事件,而采取的處置方法。具體來說,是政府、企業和其他組織為了應對政治、軍事、經濟、生命健康等方面的威脅,設立的各種希望把損失降到最小的措施、方案等。應急響應最重要的目的是減少突發事件引起的損失,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財產損失,國家的利益損失,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損失,以及相應的名譽損失、不良影響等。國家一向是重視應急響應的,好的例子是“未雨綢繆”“亡羊補牢”,這里,“未雨”就是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綢繆”就是提前采取的預防方法;“亡羊”就是已經發生的突發事件,“補牢”就是事后采取的補救措施。不好的例子是“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現上轎現扎耳朵眼”,則反映了沒有做好應急響應導致的問題,從反面教育我們做好應急響應的重要性。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展的“深挖洞、廣積糧”運動,就是基于當時國際戰略環境和風險,進行的國家層面的應急響應準備。后來,國家陸續建立的儲備糧系統、石油儲備系統,時至今日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并且還將越做越好。2020年年初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斗,更是一場應急響應的實戰,我們控制了疫情的傳播,體現了黨的領導是應急響應工作的堅強保障,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應急響應方面的巨大優勢。
國家一向重視應急響應體系的建設。2005年,國務院通過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定義了突發事件的分類分級、工作原則、應急預案體系等。根據中共中央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2018年組建應急管理部,專門管理全國的應急工作,主要職責包括組織編制國家應急總體預案、指導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統籌調度應急力量和物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