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數字化浪潮之巔——產業數字化時代來臨

數字化就像火炬,點燃了新經濟的發展引擎。

“我們所處的行業并不推崇傳統,它只是尊重創新?!边@是微軟CEO納德拉在2014年剛剛執掌微軟時就職演說中的一句。隨后幾年,納德拉開始對微軟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開啟“云為先”的戰略。據Gartner公布的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的調查數據顯示,微軟Azure以19.7%的占有率占據全球云計算前2的位置,微軟重回巔峰。

作為高科技公司的代表,如果不創新,連微軟都難逃衰落的命運。PC時代,微軟的輝煌有目共睹,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卻錯失手機操作系統先機。如果納德拉帶領微軟團隊遵循傳統、因循守舊、沿襲老路,那么微軟將一步步走向衰落。

數字化水平正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學者對全球市值排前10的上市公司進行跟蹤研究,發現一個很有價值的成果,2010年是技術驅動型企業,而2020年全球市值排前10的公司是價值網絡驅動型企業,它們具有明顯的數字化特征,排名前7位的是全球互聯網公司的代表,如表1-2所示。

表1-2 市值排前10的上市公司

1996年,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中文版出版,“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計算不再只和計算機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這些觀點啟迪了無數人奔向互聯網,成為無數互聯網人的啟蒙者,大量的互聯網公司開始涌現,從而推動了互聯網的大繁榮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1.消費互聯網已經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放眼當下,目之所及之處已經被數字化深刻改變。

20世紀從憑票證消費到百貨超市開架消費,再到打開手機足不出戶淘遍全球,消費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糧票、布票、肉票等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票證,到融合化妝品、珠寶、服裝、家居用品、家電、餐飲、電子游戲、美容美發、電影院等業態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再到打開手機App,衣食住行,吃穿用度,通通都能完成。逛天貓、上京東、到美團團購一下、在拼多多砍一刀、打滴滴已成為生活中使用的高頻詞匯。

從滿足人民生活需求出發,消費互聯網從無到有,強勢崛起并取得巨大成就。2020年,網絡零售在社會零售的總額中占比超過了20%,這是消費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成果。經過20余年的發展,消費互聯網已經形成完整的生態體系。

從早期的門戶網站、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社交應用,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影音娛樂、O2O生活服務、社交電商、社群經濟,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了圍繞消費領域的完整布局。《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3.19億人,占據全球網民總規模的32.17%;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34.81萬億元,已連續多年占據全球電子商務市場首位;網絡支付交易額達249.88萬億元,移動支付普及率位于世界領先水平;全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35.8萬億元,已穩居世界第二位。

互聯網浸透消費生活的每個場景,這意味著面向后向營銷的線上部分整合已經基本完成。事實同樣如此,當前電商領域的京東、拼多多和阿里巴巴已經占據了線上零售的大部分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額)。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2019年,網絡零售B2C市場(包括開放平臺式與自營銷售式,不含品牌電商)以GMV統計顯示,前3名占網絡零售市場份額近90%,其中天貓占50.1%、京東占26.51%、拼多多占12.8%。

2.產業互聯網開啟數字經濟的下半場

消費互聯網是開端,產業互聯網是接力,其共同推動全要素的數字化,最終形成產銷協同的數字社會。

2016年,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提出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隨后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被新華社納入官方話語,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從業界快速普及到全社會。王興認為:“數字經濟分需求側的數字化和供給側的數字化,在過去20年,需求側的數字化逐漸完成了,但是供給側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供給側數字化和需求側數字化相結合,數字經濟才完整?!?/p>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的講話中強調,要推動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2019年3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際剛公開撰文《產業互聯網是新產業革命的戰略支撐》,文中指出:“加快推進產業互聯網發展,有利于推動產業升級。產業互聯網使企業能夠統攬全局,暢通供應鏈,打通上下游,做大生態圈,降低生產流通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實現個性化智能定制。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對價值鏈不同環節、生產體系與組織方式、產業鏈條、企業與產業間合作等進行全方位賦能,推動產業效率變革?!?/p>

在國家層面,已經將產業互聯網與新一輪產業革命緊密連接,希望產業互聯網打通產業全鏈條價值,推動產業升級?;ヂ摼W巨頭們在產業互聯網方面已經開始行動。

3.互聯網企業的產業數字化

在消費側的數字化方面,美團解決了消費者從吃得上到吃得好的問題。到達陌生城市,為選擇吃什么而困惑時,打開美團大眾點評App,這種潛移默化的行為,改變了人們消費選擇的心智模型。面向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生活消費,美團大眾點評從不同的場景切入,為消費者呈現更豐富多樣的選擇,這是過去10年美團大眾點評在消費互聯網取得的成果。

在供給側的數字化方面,美團的布局正在關聯餐飲商家的每個經營活動。在美團大眾點評平臺為商家提供品牌形象推廣、座位預訂、營銷活動、評價管理等服務。在美團餐飲學院,為餐飲經營者提供線下、線上一體化的經營指導、技能提升和咨詢服務。在美團快驢,為商家提供食材、一次性用品、酒水飲料等進貨服務,幫助餐飲經營者高效地管理餐飲供應鏈。在美團餐飲收銀系統,為商家提供收銀、會員、庫存、掃碼點餐、外賣自動接單等門店管理服務,讓餐飲經營者能一站式地管理線上、線下業務。除此以外,美團還為餐飲經營者提供金融、保險等增值服務。

2019年1月,阿里巴巴ONE商業大會在杭州舉行,阿里巴巴發布其商業操作系統。通過這個操作系統,為企業提供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管理系統11大商業要素的服務,幫助企業實現在線化和數字化。2019年阿里巴巴ONE商業大會還發布了“A100計劃”,阿里巴巴將為各個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癆100計劃”的合作伙伴陣容豪華,有家具企業林氏木業和TATA木門、時尚服飾品牌太平鳥、運動服飾品牌李寧和特步、鞋業品牌紅蜻蜓、羽絨服品牌波司登、日化品牌立白、休閑零食品牌良品鋪子、家電品牌創維等企業。

2019年5月,阿里巴巴打造躺平系列數字化平臺上線,包含躺平App、淘寶躺平頻道、躺平設計家、躺平供應鏈等產品。這是阿里巴巴在家居領域的數字化布局,形成了集設計、供應鏈服務、線上與線下零售為一體的產業數字化平臺。

2020年9月,在阿里巴巴內部藏了3年的秘密,全球首個新制造平臺“犀牛智造”終于揭開神秘面紗,“犀牛智造工廠”也正式投產。此前3年,犀牛智造工廠和淘寶200多個中小商家進行試點合作,跑通了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柔性制造模式,幫助商家做到了按需生產。這是阿里巴巴在產業互聯網的又一布局。

4.產業數字化進入井噴時代

除了美團大眾點評、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在產業互聯網的布局,還有更多行業龍頭企業在產業數字化方面發力,給產業鏈和供應鏈帶來新的變化。

海爾推出COSMOPlat平臺,將用戶需求和制造體系連接起來,用戶可以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直正做到用戶價值驅動。通過COSMOPlat平臺,企業可以整合生產、物流、服務、交互、研發、營銷、采購等各個環節,幫助企業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轉型。在COSMOPlat平臺,連接的互聯工廠生產的產品不入庫率達到69%,訂單交付周期縮短了50%。

工業富聯在全國已改造8座熄燈工廠,改造后生產線從318個工作人員降低到38個工作人員,生產效率提升了30%,庫存周期降低了15%。在熄燈工廠里,富士康工業云平臺(FiiCloud)將海量設備連接至邊緣計算及云端,應用到表面貼裝、數控加工、機器人、組裝測試、環境數據采集等場景,同時使用機器人+傳感器的模式,開發機器人AI的自感知、自診斷、自修復、自優化、自適應功能,從而提高產品良率,降低成本浪費。工業富聯的科技團隊將對外輸出其熄燈工廠,包括燈塔工廠整體解決方案、運營系統的導入及人才培養、1+N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供應鏈服務。

在本土市場,國內休閑服裝品牌被國際快時尚品牌打得停滯不前、業績不振。以Shein(中文名希音,一家國際B2C快時尚電子商務公司,中國跨境電商巨頭)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卻反向包抄,把中國制造輸出給全球消費者,成為互聯網方法論改造傳統行業的典型代表。Shein先后在西班牙、法國、俄羅斯、德國、意大利、阿拉伯都布局了自己的本地網站,覆蓋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營收破100億元,2020年,營收超過700億元,收入規模達到ZARA的60%、H&M的50%,Shein在北美成為僅次于Amazon的購物App。

由老牌地產信息化廠商明源集團推出的明源云采購平臺,這是地產行業的獨立第三方供應鏈平臺。明源云采購平臺始于2014年,經過數年的持續運營,明源云采購平臺入駐開發商超過2600家、供應商超過20萬家,2020年,發布采購信息22 000多條。

由東鵬和新明珠等陶瓷企業發起的眾陶聯,已吸引8000余家陶瓷相關企業入駐,占中國陶瓷行業的62%,在眾陶聯的采購企業有563家,占中國陶瓷采購量的53%。其平臺制定了108項原材料標準、36項檢驗標準、6項付款標準,已發布11項團體標準,由此成為國家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

由四川華西集團建立的建造云,吸引了50余家建筑采購企業入駐,平臺連接供應商近10萬家,與平臺合作的金融機構10家,平臺提供47萬種產品和服務,年交易規模超過700億元。平臺推出多項供應商共享、物料共享標準,大大提升了同業企業的采購標準化程度,同時引入供應鏈金融,為資金周轉困難的供應商提供了融資支持。

在《價值共生:數字化時代的組織管理》一書中,陳春花教授認為,數字化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把過去和未來都壓縮在當下。商品預售就是把過去和未來都壓縮在當下的例證。試想一下,通過追溯歷史數據,探尋其本質規律并建立模型,在未來的演進做出預測并呈現到消費者面前時,對當下的決策參考作用何等重要。

數據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的第五類生產要素。2020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發布,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文件。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數據經濟時代的到來是數據成為生產要素的重要原因。同時,從產品和營銷導向的供應鏈,演變為消費者導向的供應鏈,個性化消費需求得到釋放,只有通過充分的數字化,才能讓大批量制造轉變成小批量定制,這也促進了數據成為生產要素。

產業數字化也給整個社會管理帶來新的課題。比如,定義“大企業”的方法,過去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人員規模。人是重要的生產力,統計單位認定大型企業的標準,很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用人,大型建筑企業認定的標準之一就是用工超過3000人,大型工業企業的用工標準是超過2000人。面向CAD的自動審圖機器人,審圖的效率是人工的數倍,發現錯誤的數量也是人工的數倍以上。又比如銀行自動柜員機,客戶在智能柜臺插入身份證或銀行卡,可以自助錄入交易信息,自助辦理新開卡、持卡簽約、打印流水、密碼掛失等多種非現金業務,通過視頻連接遠程客服,還能實現更多復雜場景功能,減少客戶等待時間,提升滿意度。放眼未來,大量的企業不再是人員密集型組織,而變成“數智”化密集型組織。

我們身處數字化時代,抱殘守缺只能走向沒落,只有勇于創新,擁抱產業數字化的浪潮,才能引領時代。個體如此,企業如此,產業鏈和供應鏈同樣如此。我們的產業鏈要擁有自主可控的能力,同樣不是守舊,而是開放,要借助產業數字化的機遇,盤點全鏈路資源,將更多志同道合者納入產業生態形成中國產業聯盟,用數字化能力提升生產要素,最終提升產業競爭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临颍县| 新余市| 柏乡县| 大新县| 石台县| 义乌市| 西安市| 金塔县| 庆元县| 库车县| 金华市| 枝江市| 民丰县| 安康市| 射洪县| 兴城市| 黔东| 共和县| 罗山县| 通榆县| 武穴市| 北碚区| 濮阳县| 德惠市| 祁东县| 酒泉市| 梅河口市| 远安县| 武鸣县| 金昌市| 图木舒克市| 泸州市| 当雄县| 鄂尔多斯市| 安岳县| 甘肃省| 辽宁省| 遵义市| 杨浦区| 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