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試設計思想
- 周海旭編著
- 582字
- 2024-12-27 21:34:17
1.4.2 測試完整性問題
有些缺陷就像遁藏在被測對象中的炸彈,一旦它們逃過了測試者的法眼,就會給測試之后的研發生產環節帶來危機,甚至在用戶手中爆炸,使用戶的利益受損。測試者都希望自己完成的測試是“充分”的——即便不能證明被測對象的正確性,也足以證明被測對象達到了預期的質量水平,不會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暴露出這種用戶無法接受的嚴重缺陷。
然而殘酷的事實是,由于測試者很少有機會獲得所需的資源,嚴重缺陷的遺漏經常在所難免。有經驗的測試者會逐漸接受這一點。實際上,一次測試活動可能留給測試者的最大遺憾,并不是遺漏了某些嚴重缺陷,而是這些缺陷發生在完全出乎自己意料的事件中。因為這種“沒想到”的缺陷遺漏與資源約束無關,而只與測試者能力的不足、工作的不到位有關。
為了避免這種遺憾,測試者首先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全面地掌握與理想有關的所有可能事件,從而完整地建立起被測對象的測試輸入空間,這就是“測試完整性問題”。
完整的測試輸入空間囊括了被測對象實際使用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所有事件。測試者根據資源約束,從中選擇一部分作為測試用例,在測試活動中進行實際的觀察。盡管無法把測試輸入空間中的所有事件都選作測試用例,但完整的測試輸入空間是實現“充分測試”的基礎。只有在一個完整的候選列表之上,才有可能作出最好的選擇。即使有缺陷遺漏到了測試之后的環節,至少這些缺陷都是意料之中有可能發生的,風險一般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