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信托在我國是如何興起和發展起來的?
信托在我國的興起
信托于北洋軍閥時期傳入中國。1913年,日本人在東北發起設立的“大連取引所信托株式會社”,被認為是最早在中國出現的信托機構。1917年,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設立保管部,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由中國人獨立經營金融性信托業的歷史階段。1921年8月,中國第一家內資專業信托投資機構——中國通商信托公司在上海成立。之后的幾十年間陸續出現了十幾家信托機構。
但在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因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金融信托在中國沒有得到發展。改革開放前夕,國內經濟建設迫切需要引進外資。如何走出一條引進外資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道路呢?1979年10月,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和批準下,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中信集團的前身)誕生,標志著新中國信托業的恢復。
信托在我國的發展
第一,資金集合信托在我國的發展
1980年,各專業銀行紛紛開設信托部,之后又將信托部改為專業銀行全資附屬的信托投資公司。這個階段的信托機構主要作為對外融資的窗口,肩負著“沖破舊的金融體制,做改革開拓者”的歷史使命。但當時的信托機構只有“信托”之名,卻無“信托”之實。信托業實際經營的依舊是銀行的信貸業務。為了維持和擴張所謂的“信托存貸款”,甚至有的信托機構從銀行低利拆借資金,以“信托貸款”的方式,高利投放到計劃外的基建項目和非生產項目上,這造成了大量計劃內的信貸資金轉化為計劃外資金,嚴重沖擊了國家的信貸計劃。彼時的信托機構既可以從事證券業務,又可以從事投行、代理、自營等業務,可謂是“無所不能,無所不包”。正因如此,信托業經常發生違規事件,積聚了大量的金融風險。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此后信托業先后在1982年、1985年、1988年、1993年、1999年及2006年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整頓。尤其是1999年的第五次整頓,被認為是我國信托業一次脫胎換骨式的變革,其間很多規模小、資不抵債的信托公司一律退出,最后按照整頓要求重新注冊的存續的信托公司不到60家。到了2006年年底,信托業又迎來第六次整頓。其中,2007年3月1日施行的《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與2007年7月18日施行的《信托投資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促進了信托業法律體系的完善,與2001年頒布的《信托法》共同構成信托業內的“一法兩規”。“兩規”對信托的經營范圍及業務定位進行了新的界定,信托機構需根據要求清理實業投資、整改存續業務,原信托投資公司中的“投資”二字不復存在。同時,明確將集合資金信托投資門檻調整為100萬人民幣。較低的投資門檻和相對穩定的收益,令信托深受高凈值人士的青睞。與此同時,通道類信托業務使得信托成為了除銀行之外的另一個融資平臺,此時信托業規模在我國呈爆發式增長。2010年8月24日《信托凈資本管理辦法》的施行,標志著中國信托業由探索時期真正進入到了規范發展時代,至此我國信托業“一法三規”出臺完畢。
2012年年底,信托業受托管理資產為7.47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為7.35萬億元,信托業已經超越保險業成為中國金融行業的第二大支柱,僅次于銀行業。2018年4月27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頒布,提出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要求減少存量風險,嚴防增量風險,打破剛性兌付。受此影響,信托業開始主動收縮業務規模,調整發展重點,優化資產質量,至此信托業受托管理資產于近十幾年來首次出現下滑現象。盡管如此,在資產管理領域中,信托公司仍然是唯一可以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業投資三大領域的金融機構。信托公司通過信托集中起來的資金,利用制度優勢整合相關行業最優質的資源,同時靈活運用債權、股權和物權三大投資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投資風險,實現投資人收益的最大化。
以上就是資金集合信托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第二,家族信托在我國的發展
為什么信托在西方國家被當作財富管理和傳承的重要工具,而在國內卻主要作為投資理財的工具呢?如前所述,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家急需引進國際投資,導致投融資業務一直是信托的主營業務,所以信托在我國被很多人定位為高端理財工具。到了今天,隨著國內高凈值人士年齡的增長,高凈值人群的財富需求逐漸從“創富”向“守富”“傳富”轉變,對財富傳承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國內信托業也從資金集合信托逐步向民事信托傾斜。信托制度不僅為高凈值客戶提供投資增值服務,也開始在家族財富管理和傳承方面發揮其制度的優勢。2018年,隨資管新規一同頒布的另一個法律文件——《關于加強規范資產管理業務過渡期內信托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37號文件”),首次對家族信托進行了定義。2023年3月20日頒布的《關于規范信托公司業務分類的通知》對家族信托的定義作了進一步完善,同時確立了家庭服務信托,標志著高質量金融服務正由高凈值人群向廣大富裕人群擴展普及。至此,家族信托在國內的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伴隨著信托行業的轉型,家族信托業務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
2023年,在共同富裕政策的大背景下,隨著資管新規已結束過渡期正式實施,“守富與傳富”成為了高凈值人群的剛需,被譽為財富管理領域“皇冠上的明珠”的家族信托,必將在中國新時代財富管理市場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