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榮國府的陰霾
- 紅樓:逐出家族后,我漠北封侯
- 眉油酥脂
- 2075字
- 2024-12-12 19:34:55
這一瞬間,永平帝突然覺得自己身上沒有了半點力氣,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
他跪在大周歷代先帝面前,一時間忍不住涕淚橫流。
“列祖列宗,你們在天之靈看到了,朕做到了,朕做到了。”
“朕一雪了我大周百年的國恥。”
“他沒有讓朕失望,他真的助朕三年平定了漠北。”
一國之君,此時竟哭的如同淚人一般,可見永平帝到底背負著何等的巨大壓力。
許久之后,永平帝平復了心情。
他簡單收拾了一下,掩飾了一下自己的淚痕。
隨后永平帝推開了太廟大門。
此時門外大周三省六部堂官以及文武重臣,宗室勛貴等齊齊站在院中。
當看到永平帝走出太廟后,眾人齊齊跪下朗聲喊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鎮北軍大破匈奴王庭,生擒匈奴大單于。”
“此乃陛下之幸,大周之幸,萬民之幸。”
“臣等謹為陛下賀。”
永平帝環視著院中跪倒的文武百官,胸中頓時萬丈豪情涌現。
隨后永平帝朗聲說道。
“此番漠北大捷,實乃我大周百年來對匈奴前所未有之大勝。”
“傳朕的旨意,命鎮北軍元帥英國公率前鋒大將賈玨及有功將士,即刻凱旋回京獻俘,朕要重賞有功將士。”
“另外京師九城全部都要慶賀,宮里的宮女,凡是年滿十六的,全部放出去嫁人。”
“京中罪犯,除十惡不赦外,其余全部赦免。”
“另傳旨布告天下,為慶賀此番大捷,朕要在明年加開恩科。”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很快,漠北大捷的消息便徹底在京城發酵起來。
這一晚,神都的酒樓飯館皆是人滿為患,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整個大周上下,對于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等待了太久太久。
神都東城寧榮街上,兩座相連的府邸此時正是燈火通明,正在設宴。
坐落在寧榮街上的,乃是大周開國四王八公之二的寧國府和榮國府。
百年國公府,一門雙國公,也算得上是富貴延綿。
雖然說到了這一代,寧國府已經降等襲爵到了亭侯,而榮國府降等襲爵到了縣侯。
但因為榮國府還有一位正經的超品誥命老封君賈老太太,所以還能維持著國公府的待遇。
賈老太太是二代榮國公賈代善的夫人。
賈代善因為立下功績,所以承襲爵位是并未降等,依然是保持了國公爵位。
這也讓如今的榮國府,留下了賈老太太這個僅存的門面。
此時榮國府榮禧堂內,榮國府也收到了漠北大捷的消息,正在設宴慶賀。
榮禧堂主座上,賈老太太端坐于上,雖然臉上也有三分喜色,但眼神之中卻流露著心神不寧。
一旁的賈政察言觀色的功夫很是了得,在看出了賈母有心事后,便小聲詢問道。
“母親,今個兒是朝廷大捷的日子,您這是怎么了啊?”
“我看您好像是有點心緒不寧。”
賈老太太聽后微微嘆了口氣。
“朝廷大捷本是好事,只是此番生擒匈奴大單于的鎮北軍前鋒大將,一聽他這個名字,我就覺得氣不順。”
賈政略一思考后笑了笑說道。
“母親,您大概是想多了,想來不過是重名罷了。”
“那個孽障,這會子骨頭都碎成渣子了,您又何必如此感傷呢。”
賈老太太點了點頭說道。
“是啊是啊,都過去三年了。”
“要不是這個混賬,寶玉又怎么會、”
“唉,罷了,不說了。”
“你們吃酒吧,我有些乏了,先回去休息了。”
眼看著賈老太太略顯傷感離開了正堂,余下眾人一個個自覺沒了意思,也都各自散去了。
榮禧堂內,賈政剛進臥房,就被王夫人給喊住了。
賈政聽后疑惑說道。
“夫人,怎么了?”
王夫人看向賈政問道。
“剛才母親走的時候興致不高,到底出什么事兒了。”
賈政嘆了口氣說道。
“一聽到賈玨這個名字,母親心里就不舒服了。”
“當年若不是出了那么一檔子事,又怎么會橫生出許多的枝節啊。”
一聽到賈玨這個名字,王夫人氣的臉都抽了,牙根都癢了。
“哼,一把火被燒死,真是便宜這個畜生了,我恨不能千刀萬剮了他。”
“這個鎮北軍前鋒大將叫什么不好,居然也叫這么個破名字,可見也不是個什么好東西。”
“我可憐的兒啊,若不是那個畜生,他何至于成了今天這幅模樣,整日郁郁寡歡,成了神都笑柄,連門都不敢出。”
一看到王夫人怒火叢生的樣子,賈政也是有些無可奈何。
想起當年那場榮國府大亂,賈政心有余悸。
這件事也成了榮國府禁忌,這些年但凡榮國府的下人們膽敢提起,若是被王夫人聽到了,輕則趕出府去,重則直接打死。
時間一晃,轉眼兩個月的時間轉瞬而逝。
此時時間已經即將進入臘月,整個大周神都張燈結彩,準備迎接新年。
這一日,神都朱雀大街上,整個京兆府尹的差役們可謂是傾巢出動,凈水潑街維持秩序。
承天門城樓之上,永平帝頂著凜冽寒風,身披大氅,負手而立,目光望向城東。
一旁的六宮都太監夏守忠奉上一盞熱茶后說道。
“陛下,天氣寒冷,您飲茶去去寒氣吧。”
永平帝接過茶盞喝了一口后淡然問道。
“凱旋大軍到何處了?”
夏守忠急忙說道。
“回陛下,半個時辰前侍衛通報,凱旋大軍已經抵達城外二十里處。”
“此時大軍應該估計距離外城不足五里了。”
永平帝微微點頭后說道。
“擺駕,朕要親自到城外迎接凱旋大軍。”
夏守忠聽后嚇了一跳,趕忙跪下說道。
“陛下,這,這有逾禮制啊。”
“陛下親臨承天門便已經是對凱旋將士們莫大的恩寵了,若再降階前往城外相迎,恐惹朝野非議,對英國公和賈將軍,也非好事啊。”
永平帝淡然說道。
“非議,什么非議。”
“朕此番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訴天下人。”
“凡于國朝有大功者,朕不吝封賞,更不會在乎什么禮制條陳。”
“傳旨,命左相右相率領文武百官,隨朕出城親迎鎮北軍凱旋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