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臨睡前,我把這些負面情緒一股腦兒都倒給了sky,反正她不介意,還說什么對小盆友超有愛。
不過呢,跟sky說話得謹慎一些。飯可以亂吃,但話不可以亂講。
“sky,請站在上帝的視角,幫我分析一件事。”
等了一會兒,她回復:
“哈哈,你說。”
“我和林可心這種特殊的關系,你是知道的,關系很好但還不算情侶,本來我覺得這樣還不錯,但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我開心不起來。”
然后我就把最近的一些事情說給她聽。打字太煩,直接用的語音。為了讓她充分了解,我說的算比較詳細了。
聽完后,她沒急著回答,可能是在思索。
過了一會她回復:“這個事簡單幾句我也說不清,這樣吧,明天我抽空寫點東西,發給你看看如何?”
“好的,謝啦。”
然后我們互道晚安,睡覺。
第二天下午上課的時候,收到sky的小作文,內容是這樣的:
站在上帝視角看起來似乎是這么一件事。
一個男孩碰到一個和自己命運和觀念都很相似的女孩,相互的認同和欣賞使得TA們的相處非常融洽,有過一段非常甜蜜的時光。在世俗的眼光中,絕大多數人會認為這就是戀愛,而TA們自己覺得好像還差了那么一點。因為愛是濃烈的,是敏感多疑,是發瘋,是克制不住的沖動,是不計代價的付出。想擁有TA的人,鎖住TA的心,連TA的夢都想占有。
而TA們倆在一起,卻不是。
TA們的關系是自在和信任,是欣賞和分享,有體貼入微的關心,有擁你入懷的溫暖,有執子之手的沖動,卻又能保持很大的克制。
總感覺,對方就是更完美的那個自己。喜歡對方就像喜歡自己,而喜歡自己,能有什么壓力?
所以,彼此心靈上的相守,行動上的獨立,日常點滴的分享,那種感覺既有親情的溫暖,又有情人之間的曖昧。
畢竟TA們同齡,青春正好,一個帥氣,一個秀美,說沒有那些念想,也是騙人的。
這種感情按道理來將,對兩個人的生活和發展是極好的。有異性陪伴,有安全感,兩個人可以在這樣的空間里去一起努力,追求夢想。
而且,對于其它異性具有較強的排斥屬性,就是兩個人會覺得心里已不需要再闖入什么人,有TA在就很好了。
情侶是以互相擁有和結婚為最終目的的,但情人不一定。由于找不到更合適的詞來代表這種關系,所以暫且稱TA們為情人。
現在的問題是,有另外一個男生很強勢地想介入這對情人之間,想得到這個女孩,卻不知她已有情人。女孩雖然拒絕了追求者,但追求者并不死心,還是想盡一切辦法去靠近去付出。迫于一些壓力,基于一些感激,女孩沒法回絕只好先拖著,寄望于那個追求者不要太過分。女孩也不想讓男孩出面,因為男孩的介入會讓她尷尬。而男孩這邊,一方面擔心女孩會吃虧,一方面本來屬于互相陪伴的時光就這樣被他人奪走,心里很不爽。
我這么分析對嗎,何雨?
先寫到這吧,如果偏差已經很大了,請告訴我。
看完她的小作文,我想了一想,說的基本都對。
而且,她的文字也很美,讓我喜歡看。
厲害呀,Sky,不枉我叫你一聲上帝。
晚上睡覺前,給她發消息:
“我的上帝,你分析的很貼切。請你再寫一篇小作文,告訴我該怎么做。”
她回復的很快,似乎帶著很大的怨氣:
“何雨,你有些過分了,你是我的語文老師嗎?天天留作業!天天留作業也不能天天寫作文吧,我都累一天了。”
“哈哈,不交作業也行,就當我沒留。”
“另外,好好休息,保重!”我又補充了一句。
以我對她的了解,明天等下一篇小作文就是了。
果然,第二天下午收到她第二篇,內容如下:
怎么做我暫時還給不到你建議。
你現在不爽的原因,主要是覺得心姐她沒有專心陪伴你,沒有安分地守在你們的二人小世界里。有時候你想她,卻覺得她沒有關注到你,把時間都浪費在別人那里。你感到寂寞,但又沒法去要求她,這才令你感到苦惱。
何雨,我說你是寂寞了,你別生氣,這個也僅僅是我的猜測。我只是想讓你分清楚孤獨和寂寞的區別。
每個人天生都不喜歡孤獨。小孩子生下來就找人抱,喜歡父母朋友圍繞,這是天性。后來慢慢長大了獨立了,擁有了獨處的能力,開始不介意孤獨,甚至在某些經歷后會喜歡上孤獨。對抗不了孤獨是因為還不夠成熟,這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如果因為思念某人而感到與整個世界脫離,那不是孤獨,是寂寞。
寂寞是病,得治。
寂寞因思念而起,而思念這東西,也有個度的問題。淡淡的思念就很美,想到時會心一笑,然后該忙啥忙啥。思念太重就會生病,人們叫相思成疾。病,要么自愈,要么被治愈。自愈得自己咬牙挺著,相信一切會變好。
實際上也一定會變好,只是需要些時間。一旦自愈,自身會更強大。
被治愈就得有人給你藥,好處是療效來的快,缺點是容易變得過于依賴藥物,自己反而越來越虛弱。
你是真的寂寞了嗎?如果是,你打算自愈,還是希望有人送藥呢?
看完她的第二篇小作文,我不得不承認:
我可能是有些寂寞了。
因為我已經分得清孤獨和寂寞的區別。
晚上睡覺前,忍不住再給她發消息:
“我承認我有些寂寞了,你覺得像親人又像情人的這種曖昧關系能長期維持下去嗎?”
“越是寂寞,越是失去了自我。一個人失去自我的時候,可能一段關系也就快要走到頭了。” sky回復道。
她這句話,雖然有些道理,但我是不喜歡聽的。我琢磨著她話里的含義,直到又聽她說:
“別怪我直言不諱,去聽聽陳奕迅的十年吧!”
然后我去聽了。
聽到最后一句,我終于明白了她想對我說什么。
情人最后,難免淪為朋友。
-------------------
作者的話:
風陵渡口初相遇,
一見楊過誤終身。
青春已逝,繁華漸遠。
對你如此絢爛的思念,
終化成十六歲那晚,
襄陽的煙火。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以上是我的評論。
也沒什么特別的,只是被文字觸動,多少有些感傷。
傷痛也不是什么壞東西,或許能讓人活的更清醒。
有個人對我說:
活著,就已經是很好的事了。
想了想,確實。
202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