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統那精密無匹的“思維殿堂”中,林悅的這一決定,猶如璀璨星空中,一顆流星突然偏離了既定的軌跡,選擇了一條鮮有人跡的小徑,與世人所追求的康莊大道背道而馳,更像是在尋找一條不為人知的捷徑。
系統一想到這位宿主,原本懷揣著成為天下第一女將的壯志豪情,如今卻要在她那潔白無瑕的個人史冊上,強行烙印下一道“從寇”的斑駁痕跡,便如同遭受了萬鈞重擊,內心翻騰,幾近崩潰,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崩塌,系統甚至萌生了自我停滯,以逃避這殘酷現實的荒誕念頭。
在這亂世洪流中,名聲猶如沙漠中的甘泉,珍貴而稀缺,它關乎著一個人的未來與命運,容不得半點玷污。
系統艱難地撫平內心的波瀾,正欲接受這一現實,卻聽林悅口中輕吐:“蝦兵蟹將,亦屬將領范疇,不是嗎?”
這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如同微風拂過湖面,卻激起了層層漣漪,讓系統的“思維”瞬間陷入了一片混沌,無數問號在腦海中盤旋,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卻找不到歸途。
然而,系統終究未能從林悅那里得到一個清晰的答案,林悅如同一位巧舌如簧的魔術師,輕輕一揮,便將話題巧妙地轉移,讓系統欲言又止,只能將滿腹疑惑咽回肚里。
在隨后的旅途中,系統卻意外地從林悅那里得到了她為何將初始屬性點加在武力上的原因。
林悅的聲音,如同山間清泉,緩緩流淌:“正如你之前所言,頂尖將領的武力值,大多在85至100之間,我如今的武力值,從20提升至23,不過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與其如此,何不先彌補自身的不足,以求全面發展?”
她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面,卻又帶著幾分深意:“你看那蜀漢名將關羽,英勇無雙,卻敗走麥城,英年早逝;張飛,豪爽直率,卻也因此遭遇不測,英魂早逝。再看那常勝將軍趙云,雖長壽些,卻也難逃歲月無情。我說,一個真正能夠笑到最后的將領,不僅要英勇善戰,更要懂得保全自身,活得長久。比如黃忠,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系統再次陷入了沉思,它的“思維”如同被亂麻纏繞,難以理清。它暗自思量,林悅的話雖有幾分歪理,但仔細品味,又似乎蘊含著某種深刻的哲理。
只是,當林悅將黃忠作為正面例子時,系統卻隱約感到一絲不對勁,卻又一時難以言表。
直到片刻之后,系統才恍然大悟,原來林悅的【兵法】技能,已悄然從lv3晉升至lv4。這一發現,讓系統不禁心生疑慮,它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已成為了林悅演練技能的“試驗品”,被她巧妙地“算計”了一番。
面對這一技能命名難題,【亂世崛起系統097】仿佛陷入了一場思維的迷宮,它拼命地在自己的數據庫中搜尋,企圖找到一絲反駁的線索,卻最終只能無奈地垂下那象征著挫敗的“頭顱”,宛如一只戰敗的公雞,萎靡不振。
在林悅沿著黃巾軍留下的模糊足跡,一步步穩健前行的過程中,系統似乎突然間從迷霧中找到了方向,它像是發現了隱藏的寶藏,興奮地高聲道:“不對!你不過是個十歲孩童,長途跋涉對你來說已是艱難無比,更何談在黃巾軍中擔任將領?還要取得荊州黃巾渠帥趙弘的信任,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林悅聽著系統在耳邊如此大驚小怪地呼喊,心中竟涌起了一絲莫名的愉悅。
原本因饑餓而咕咕作響的肚子,此刻也被這嘈雜的聲音暫時驅散了痛苦,仿佛是一場意外的救贖。
她強忍住即將溢出的笑意,故作深沉地回應:“聞君言,臥龍自隆中翔躍,偶遇黃巾數千,皆拜服其智勇之下。”
“說、說人話!”系統顯然被這文縐縐的言辭繞得頭暈目眩,語氣中帶著幾分不耐煩。
林悅此刻真的有些忍俊不禁,心想:一個非人的系統竟讓她說人話,這其中的黑色幽默簡直令人捧腹。
但她很快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解釋道:“黃巾軍雖為亂賊,但他們內心深處同樣敬重智勇雙全之人。這正是我打算在黃巾軍中立足的籌碼。”
她略微停頓,似乎又有了新的想法,補充道:“而且,我并不打算直接接觸趙弘渠帥。我心中有另一套計劃。”
林悅確實有著更為深遠的打算,而這個打算還意外地得到了系統的“援手”。更準確地說,這份援手來自于系統背包中那個神秘的新手禮包錦盒。
在這個錦盒之內,沒有尋常的新手裝備,只有一個對將領來說至關重要的道具——【指定人物定位卡】。
在這信息閉塞的亂世,它如同一只無形的手,阻礙著人們的溝通與行動。
而這個道具,或許將成為林悅扭轉乾坤的關鍵。
趙云?那個在后世傳頌千古、威名赫赫的趙云?
如今的他,尚在歷史的長河中默默無名,還未得到劉備那由衷贊嘆的“子龍渾身是膽”,更未曾在長坂坡上演那驚心動魄、七進七出的傳奇壯舉,從而名震天下,成為無數人敬仰的英雄。
在此時此地,執掌一方大權的劉世安眼中,趙云不過就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常山人罷了。
在黃巾軍如洶涌浪潮席卷而來的危急關頭,他不但沒有選擇避其鋒芒,反而投身到了當地世家的麾下,妄圖憑借世家之力保全自身。
此刻,更是仗著自己有那么幾分微不足道的武藝,就不知死活地前來叫陣,簡直就是自不量力,以卵擊石。
如此這般自尋死路之人,在劉世安看來,豈不正是他用來在眾人面前樹立威嚴的絕佳靶子!
殺了趙云,既能震懾敵軍,又能讓自己的威名遠揚,這等好事,他怎能錯過?
何況,鄴城孫氏在此地苦心經營多年,根基深厚,想必其堡寨內必定存糧堆積如山,財寶數不勝數。
劉世安雖已順利拿下了鄴城,可卻還未能攻破孫氏在城外修筑的堅固堡寨,這就如同一塊肥美的鮮肉擺在眼前,卻怎么也無法入口,怎能不讓他心急如焚,饞涎欲滴?
在部將前來稟報之前,劉世安的面前就已然擺放著此地的詳細地圖,他正對著地圖苦苦思索破敵之策。
漢末之時,世家大族皆習慣聚族而居,鄴城孫氏自然也不例外,其堡寨精心修筑在鄴城城外十五里之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若不是因為漢朝對民間弓弩管制寬松,百姓皆可合法持有,更因昔日漢武帝與大臣們那番對刀劍限制的討論,使得最終對刀劍的管控也相對較少,這才致使孫氏堡寨內配備的強弓硬弩威力極大,讓劉世安的進攻屢屢受挫——
恐怕他此時早已將堡寨圍得水泄不通,甕中捉鱉了!
如今,情況倒是有所轉變,不必再遲疑不決了。
一邊是即將洶涌而來的張曼成軍隊,其強大的氣勢如烏云壓頂,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倍感壓力。
一邊是主動出堡寨迎戰挑釁的所謂“莽夫”趙云,極有可能會成為他攻下孫氏堡寨的關鍵突破口,這是他唯一的機會。
更加上——黃巾戰場前線三路,分別設立在巨鹿、宛城、汝南三地,故而正面應對朝廷軍隊的艱巨任務,完全沒有輪到他。
自恃本領高強的劉世安,這一個月以來,整日因無處施展自己的才華,無法建立功勛而煩悶不已,猶如困獸在籠,急需一個發泄的出口。
此番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致使劉世安深深覺得,面對此等天賜良機,他若是還不迅速抓住機會,積極進取,等到汝南軍在首勝皇甫嵩后繼續擴大戰果,那他便當真會在這亂世之中徹底淪為無用之人,再無半點立足之地!
“拿我劍來!”
這便是劉世安在聽到趙云的名字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后做出的果斷決定。
次日,為防鄴城中出現意外變故,他謹慎地留下了一部分黃巾部眾在此地嚴密守衛,而后親自領著自己那八百心腹親信以及五百招募而來的黃巾勇士,浩浩蕩蕩地出了城,奔赴那即將展開生死較量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