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人的禪修
  • 李叔同
  • 4字
  • 2024-12-20 18:20:42

佛路納緣

一、佛法學習初步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于安海金墩宗祠講錄

佛法宗派大概,前已略說。

或謂高深教義,難解難行,非利根上智不能承受。若我輩常人欲學習佛法者,未知有何法門,能使人人易解,人人易行,毫無困難,速獲實益耶?

案佛法寬廣,有淺有深。故古代諸師,皆判“教相”以區別之,依唐圭峰禪師所撰華嚴原人論中,判立五教:

(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顯性教。以此五教,分別淺深。若我輩常人易解易行者,唯有“人天教”也。其他四教,義理高深,甚難了解。即能了解,亦難實行。故欲普及社會,又可補助世法,以挽救世益人心,應以“人天教”最為合宜也。

人天教由何而立耶?

常人醉生夢死,謂富貴貧賤吉兇禍福皆由命定,不解因果報應。或有解因果報應者,亦唯知今生之現報而已。若如是者,現生有惡人富而善人貧,惡人壽而善人夭,惡人多子孫而善人絕嗣,是何故歟?因是佛為此輩人,說三世業報,善悉因果,即是人天教也。今就三世業報及善惡因果分為二章詳述之。

三世業報

三世業報者,現報、生報、后報也。

(一)現報:今生作善惡,今生受報。

(二)生報:今生作善惡,次一生受報。

(三)后報:今生作善惡,次二三生乃至未來多生受報。

由是而觀,則惡人富、善人貧等,決不足怪。吾人唯應力行善業,即使今生不獲良好之果報來生再來生等必能得之。萬勿因行善而反遇逆境,遂妄謂行善無有果報也。

善惡因果

善惡因果者,惡業、善業、不動業此三者是其因,果報有六,即六道也。

惡業善業,其數甚多,約而言之,各有十種,如下所述。不動業者,即修習上品十善,復能深修禪定也。

今以三因六果列表如下:

今復舉惡業、善業別述如下:

惡業有十種。

(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四)妄言;(五)兩舌;(六)惡口;(七)綺語;(八)慳貪;(九)嗔恚;(十)邪見。造惡業者,因其造業重輕,而墮地獄、畜生、鬼道之中。受報既盡,幸生人中,猶有余報。今依華嚴經所載者,錄之如下,若諸“論”中,尚列外境多種,今不別錄。

(一)殺生……短命、多病

(二)偷盜……貧窮、其財不得自在

(三)邪淫……妻不貞良、不得隨意眷屬

(四)妄言……多被誹謗、為他所誑

(五)兩舌……眷屬乖離、親族弊惡

(六)惡口……常聞惡聲、言多諍訟

(七)綺語……言無人受、語不明了

(八)慳貪……心不知足、多欲無厭

(九)嗔恚……常被他人求其長短、恒被于他之所惱害

(十)邪見……生邪見家、其心諂曲

善業有十種,下列不殺生等,止惡即名為善。復依此而起十種行善,即救護生命等也。

(一)不殺生:救護生命

(二)不偷盜:給施資財

(三)不邪淫:遵修梵行

(四)不妄言:說誠實言

(五)不兩舌:和合彼此

(六)不惡口:善言安慰

(七)不綺語:作利益語

(八)不慳貪:常懷舍心

(九)不嗔恚:恒生慈憫

(十)不邪見:正信因果

造善業者,因其造業輕重而生于阿修羅人道欲界天中。所感之余報,與上所列惡業之余報相反。如不殺生則長壽無病等類推可知。

由是觀之,吾人欲得諸事順遂,身心安樂之果報者,應先力修善業,以種善因。若唯一心求好果報,而決不肯種少許善因,是為大誤。譬如農夫,欲得米谷,而不種田,人皆知其為愚也。故吾人欲諸事順遂,身心安樂者,須努力培植善因。將來或遲或早,必得良好之果報。古人云: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也。

三根普被

以上所說,乃人天教之大義。

唯修人天教者,雖較易行,然報限人天,非是出世,故古今諸大善知識,盡力提倡《凈土法門》,即前所說之佛法宗派大概中之《凈土宗》,今無論習何教者,皆兼學此《凈土法門》,即能獲得最大之利益。

《凈土法門》雖隨宜判為“一乘圓教”,但深者見深,淺者見淺,即唯修人天教者亦可兼學,所謂“三根普被”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太湖县| 子洲县| 静海县| 洮南市| 泗洪县| 休宁县| 安国市| 兴海县| 通榆县| 大同县| 抚宁县| 皋兰县| 宁明县| 宁乡县| 兰考县| 射阳县| 成安县| 新邵县| 焦作市| 桦川县| 潼关县| 兰溪市| 剑川县| 沐川县| 苏州市| 昌黎县| 清远市| 松滋市| 民乐县| 临清市| 廉江市| 桓台县| 张北县| 化德县| 乌苏市| 锡林郭勒盟| 沭阳县| 红安县| 临澧县|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