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去哪,奏報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閃電滅世
- 2118字
- 2025-04-26 10:05:33
定潁縣郊的官道上,五千虎豹騎踏起的塵煙遮天蔽日。
曹爽正奔走之間,忽聞前方傳來哭喊。
幾個衣不蔽體的百姓正背著包裹奔逃,被騎兵兜頭攔住。
“上蔡如何了?”
曹爽的戰馬在百姓面前人立而起,鐵蹄濺起的碎石劃破老者臉頰,“李孚那廝是戰是降?”
老者顫抖著指向南方:“將軍……李君投降了,還開了府庫。”
“廢物!”
曹爽刀鞘砸在馬鞍上,玄色甲胄在夕陽下泛著冷光,“丟了上蔡還敢投敵?”
他忽然指向另一個青壯,“蜀賊現在何處?可有北上許昌,還是繼續南下?”
青壯眼神閃爍:“小的不知……只看見河上舟船連綿,裝著糧車向南,說是去揚州……”
“該死,若不是舟船順水而行,恐怕某已經砍下魏正那廝的腦袋!”
曹爽恨聲道,“加快行軍!”
......
暮色中的上蔡城已空無一人,曹爽的先鋒部隊沖進上蔡城中,街角還散落著未燒盡的“曹”字旗。
一時消息報回五里外的曹爽,他陰沉著臉:“果然去了揚州,繼續進軍!”
聞言,從事令狐愚拉住韁繩,玄色披風被晚風吹得獵獵作響:“將軍,我軍疾馳百里,人困馬乏,怕是強弩之末……”
“閉嘴!”曹爽馬鞭甩出,“魏正小兒裝神弄鬼,若不趁夜追擊,又要被他跑了!”
忽地又有幾名斥候奔走而來:“報,抓到兩個奸細!”
“帶上來!”
不多時,斥候拎著個渾身泥濘的中年人扔在馬前,那人拿出半塊曹軍刺奸銀牌:“將軍饒命!”
“小的是汝南刺奸掾屬下徒隸,假意投了蜀賊,探得機密——”
“嗯,速速報來!”
“李孚帶的是八千降卒和屯田民,全是幌子!
魏正根本沒去揚州,他走陸路向東北,軍令傳的說是要去許昌了!”
曹爽的豹尾刀“當啷”落地。
許昌,那是曹操起家的屯田重鎮,是大魏的糧袋子。
他忽然轉身詢問令狐愚:“先生以為如何?”
令狐愚接過刺奸銀牌,銀牌上的“察”字在篝火中忽明忽暗:“此事關系重大,非將軍能定。”
他望向北方的星空,“當速派快馬,連夜將此人送往陛下處,由陛下決斷。”
曹爽疑惑起來,道:“快馬奏報不是很好,為何要帶此人去。”
令狐愚解釋道:“快馬奏報,若是訊息不準,那便是將軍的責任。
若是帶此人過去,匯報消息的是此人,若是訊息不準,那責任是刺奸的。”
聞言,曹爽恍然大悟:“不聽先生一言,差點誤了大事。”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明白過來:“先生不信對方所說!”
令狐愚解釋道:“陛下大軍還在潁川,刺史韓觀的屯田也在許昌附近,魏正前去許昌,豈不是自投羅網。
其目的已經很清楚,就是為了攪亂我們大魏內部,好減輕漢中的壓力。
他好不容易從潁川逃往汝南,有希望前往揚州和孫權匯合,又怎么會回去找死。”
曹爽聽的連連點頭,道:“那么說其大概率是假裝北上,然后再去揚州。”
令狐愚搖搖頭,道:“假裝北上是真,但是不是去揚州,則難定,所以......”
“所以要讓英明神武的陛下定奪!”
曹爽反應過來,不禁說道,“先生可真是籌謀不斷,走吧,某等先到上蔡縣。”
......
天色已晚,上蔡城墻之上,曹爽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刀柄。
令狐愚站在他身旁,望著南方河道上的點點燈火——那是李孚的“白袍軍”船隊,正朝著揚州方向。
......
潁川郡,潁川郡定陵縣,血腥氣混著晨露彌漫。
豫州刺史韓觀的玄色戰旗在風中翻飛,旗下士卒抬著十七顆頭顱列隊,斷頸處的血珠正滴在“漢”字令旗上——那是他昨夜突襲“賊軍”的戰利品。
曹叡掀開黃綾車簾,見為首頭顱戴著半片漢軍甲胄,嘴角扯出一絲冷笑:“好個韓將軍,竟教賊寇膽寒。”
韓觀的鎧甲還沾著夜露:“陛下謬贊。
此乃潁川賊寇,見蜀賊肆虐,便趁機打著‘漢軍’旗號劫掠鄉民,末將已將余黨驅散,為首者全部格殺。”
他呈上染血的符節,“這是從賊首身上搜出的東吳印信,看來孫權早有勾結。”
曹叡的指尖劃過符節上的“揚威校尉”印:“魏正小兒果然要與孫權合流。
傳令下去,兗州程喜嚴守淮水,揚州刺史王凌封鎖渡口,決不能讓蜀賊與吳狗會師!”
遠處忽有馬蹄聲響起。
“傳!”
不多時,曹爽的斥候帶著瑟瑟發抖的刺奸掾徒隸:“陛下!上蔡急報!”
刺奸掾徒隸膝蓋砸在青磚上,將昨夜探知的機密一股腦傾瀉:“魏正根本沒去揚州!他分兵兩路,李孚帶船隊是幌子,主力走陸路目標許昌!”
曹叡手中的鎮紙落地,他望向韓觀,后者正盯著刺奸掾徒隸腰間的曹軍腰牌,忽然想起昨夜斬首的“賊軍”甲胄——那分明是魏軍屯田兵的制式裝備。
“又猜錯了……”
曹叡的聲音突然低沉。
這時,孫資上前一步,袍袖輕拂,聲音沉穩而謹慎:“陛下,這奸細雖然是我大魏刺奸掾屬下,但人心難測。
且魏正詭計多端,焉知這不是他故意散播的假消息?
說不定是想誘使我軍回防許昌,好趁機偷襲別處。”
“是的!”
曹叡眼中重新燃起精光,“我五萬大軍都在潁川,他區區六千賊軍繞道前來,豈不是自尋死路!
定是魏正設下的圈套,想引我上鉤!”
楊阜皺著眉頭,花白的胡須隨著嘆息微微顫動:“既然不是去許昌,那關鍵在于,這個魏正究竟要去哪里?
他在汝潁之地四處流竄,總不會是毫無目的的亂撞。”
“會不會是譙郡?”陳群突然開口,聲音不大,卻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
譙郡,那是曹氏宗族的發源地,祖墳所在之處,更是大魏的根基之一。
“豎子敢爾!”
曹叡勃然大怒。“各地斥候消息,怎地如此滯后。”
韓觀解釋道:“魏正那廝最是可惡,其每攻陷一城,府庫全部發給百姓。
拿了財帛,百姓便有了貪心,拿了刀兵和甲胄,百姓便有了野心。
一時舉目四顧,皆是賊寇,斥候走馬,難以順暢!”
“報!”
這時,洛陽送來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