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貨幣,平和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閃電滅世
- 2206字
- 2025-02-07 19:08:15
“商品自然是要賣到魏地和吳地的?!?
魏正胸有成竹的笑了起來。
印刷術和造紙術都有些眉目了,后續除了蜀錦等特產,還有大量的紙張和書籍要販賣到魏地。
此時,吳魏兩國目前依舊沿用五銖錢。
蜀地的商品一旦成功銷往吳魏,所換來的可都是實打實的銅。
這些銅錢回來后,只需扔進爐子里冶煉一番,再刻上“直百五銖”幾個字,即便刨除掉火耗,價值也能瞬間翻上一百倍。
這就好比在現代,把東西賣出去換來的是美元,那可是真金白銀般的硬通貨。
主要原因還是南鄉縣目前沒有銅礦。
魏正雖然是穿越者,畢竟沒有帶系統,并不知道縣里哪里有礦。
在魏正的經濟構想里,對于內部市場,貨幣可以適當加印,只要能保證市場有充足的貨物,使得貨幣流通順暢就好。
如此一來,利潤何止是暴利。
雖說這其中的度必須嚴格把控,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嚴重的經濟危機。
可眼下,南鄉縣加上士卒人數也不到三萬,地廣人稀,資源極為豐富。
在這樣的情況下,短期內并不會滋生出嚴重的經濟問題。
貨幣發行的潛在風險,最需要提防的便是私自鑄造貨幣。
好在整個南鄉縣都是他的封地,這里的百姓在某種程度上都可算作他的部曲,縣內并沒有能夠挑戰他權威的勢力,這為他推行經濟政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按照歷史的記載,大約在一年多之后,吳國就要效仿大漢,鑄造大額貨幣了。
孫權最早鑄造的是一當五百的貨幣,手段不可謂不狠,直接將貨幣價值大幅提升,從世家和百姓手中掠奪財富。
嘗到甜頭后,僅僅過了兩年,更是變本加厲,干脆鑄造一當一千的“大泉當千”。
然而,吳國在推行大額貨幣的過程中問題百出。
吳國地域遼闊,群山連綿起伏,交通極為不便,這使得貨幣的流通和管理難度大增。
眼見當家的如此不要臉,國內豪強大族干脆也鑄造貨幣。
這些豪強大族在鑄造貨幣時更加肆無忌憚。
或許覺得仿制官方貨幣都不過癮,竟然私自鑄造大泉當兩千,甚至大泉當五千的貨幣。
如此瘋狂地收割百姓財富,吃相實在太難看,最終直接導致吳國通貨膨脹失控。
市場上物價飛漲,百姓苦不堪言。
商販們對貨幣失去信任,干脆拒絕使用貨幣,轉而采用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至于魏國,由于自身經濟基礎雄厚,世族力量也極為強大。
所以貨幣制度上一直保持著相對的穩定,從始至終都使用著五銖錢。
胡超聽聞魏正所說,喜形于色地建言道:“魏師,我等不妨大興商路,然后趁機安插暗樁。
如此一來,既能賺取豐厚銅錢,充實軍餉,又能巧妙刺探情報,為我軍所用?!?
說話時激動的雙手在空中比劃著。
魏正瞧著胡超急切的模樣,不禁露出贊許的神情,微微頷首。
對于不滿足本職工作,愿意開動腦筋去發散的行為,他一直是鼓勵的。
門下這些學生的性格,他大致上也都有些了解。
胡超此人一直以班超為楷模,平日里對軍事韜略、縱橫之術尤為癡迷。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兩人的名都是超......
班超之所以能夠開疆拓土,絕非僅僅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
更是其在外交場合上游刃有余的周旋技巧,以及在危急關頭果敢決絕的決策魄力。
“待時機成熟,相關的曹我自會逐一設立,不過眼下還不是時候?!?
魏正稍稍透露了一些計劃,同時循循善誘道:“但需謹記,商路與情報線必須嚴格區分開來,各自獨立運作。
其中緣由,休課后大家不妨深入探討一番?!?
“當下,水利工程是重中之重,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緊接著,我們要依據戶籍信息,保證公平合理地分配田地,讓百姓安居樂業。
至于耕牛和犁子,可以以租借和售賣的形式,供百姓們使用。
同時,在南鄉城外修筑郭城,完善防御體系的同時,其內建房,供百姓居住。
房屋優先供給給有子嗣和子嗣多的戶,當然這都是最基礎的房屋,僅能保證居住。
后續可以再建一些改善的房屋,出售給百姓......
嗯,說偏了。
興建郭城的同時,于田間建造莊園,發展農業經濟。
沿著交通要道修建亭郵,保障信息傳遞暢通無阻和巡察防備。
此外,我們的三清大學也將正式創立,負責教城中所有孩童識字。
......
大家可依據自身的興趣專長,選擇參與相應的事務。”
這些人說是他的門生,其實也可以說是高級隨從,可以叫郎官。
魏正自然要告訴他們,目前的一步步計劃。
眾人聞言,紛紛皺眉思索,開始思量后續的發展。
“魏師,當真要實行三十稅一的低稅率嗎?”
胡排抬起頭,一臉認真地問道。
魏正露出一抹狡黠而自信的笑容,意味深長地說:“自然,若不如此,又怎能吸引魏興郡的百姓前來歸附呢?”
他的話語一出口,眾學生先是一愣,隨后仿佛恍然大悟,臉上紛紛露出會心的笑容。
楊修眼珠子滴溜一轉,緊接著補充道:“依我看,恐怕那些隱匿在深山之中的百姓,甚至巴西郡的流民都會聞聲而來。”
魏正聽后,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如此一來,費巴西可得好好反思一下,為何自己治下的百姓不惜翻山越嶺,也要奔赴他處?!?
費巴西,自然說的是費祎。
眾門生也笑了起來。
魏正的瞳孔深處,隱藏著更多的信息。
如魏興郡的百姓不來投奔,又如何從中挑選出那些心懷壯志、有勇有謀之人,將他們安插回魏興郡充當內應呢?
畢竟,再怎么精心安排的奸細,也比不上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好用。
如此一來,既能壯大南鄉縣的實力,又能在暗中為蜀漢布下一張無形的大網,可謂是一舉兩得。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建興十三年。
各地都處在平和的狀態,原本楊儀也是在這段時間被奪權,然后被殺。
但是現在,一切變得更加平和。
正月歲首之際,魏正還抽空返回了南鄭縣一趟。
他和馬超女兒馬儷的婚事,已經走到了六禮之中的納征。
具體事務自然是由魏延府中長史蔣琬和內院正妻操辦。
對于家中安排,魏正欣然接受。
這個時代的婚姻,哪里有什么愛情和自由,有的只是門當戶對和政治訴求。
至于情,那就只能婚后交往,日久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