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明晚會
- 帶著醫院回大明
- 景志
- 2048字
- 2025-01-10 22:44:20
“黃賜,施學文,我給你們的活佛濟公話本排的怎么樣了?”
朱橚連夜派人把教坊司太監黃賜,說書人施學文叫了過來。
對于馬皇后交辦的事情,朱橚從來都是優先處理的。之前朱橚把活佛濟公的話本交給了黃賜和施學文,讓他們分別整理成戲曲和說書。
朱橚也不知道馬皇后到底喜歡什么類型的劇目,所以只能廣撒網,多撈魚,多整幾種藝術形式,甚至朱橚還想給馬皇后弄一個晚會。
濟公原名李修緣,出生于南宋,在藍星算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尤其是游本昌老爺子演的角色更是深入人心,朱橚的電腦里還有這部電視劇的資源。
在元末時,濟公的故事就已經出現,其故事片段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流傳開來。在清朝時,文人郭小亭制作了長篇神魔小說《濟公全傳》,濟公的故事才算是正式成文,后續各式各樣的續本也是層出不窮。
不過,活佛濟公是先有的說書版本,后來才搬上戲曲舞臺,戲曲版本更難演,畢竟這是神魔故事,想要系統的表演下來,相對費力很多。
“王爺,活佛濟公的說書話本已經在小茶館演過了,效果極佳,老百姓對這種神魔故事很喜歡!”
施學文首先邀功,興奮的說道。
朱橚在內心搖了搖頭,人老奸,馬老滑,這老家伙的年齡白長了,還是飄了啊,也是,驟然居于高位,難免會飄。
原本施學文的地位是遠低于黃賜,黃賜是教坊司一把手,正九品,屬于官員,而施學文不過是臭說書的,民間藝人罷了。何況,還是黃賜把施學文推薦給朱橚。
自從施學文跟著朱橚從沛縣回來,在朱橚的安排下,編制了沛縣天花的說書話本,也算是立功之人。隨著,朱橚越來越重視說書,施學文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現在,耗子成精了,還敢先于黃賜,在朱橚面前說話。這種行為,哪怕是在藍星官場,也屬于逾矩的行為,何況是在禮教規矩森嚴的大明。
朱橚想了想,也明白了,施學文畢竟是野路子,不懂職場規矩也屬于正常。
“王爺,戲曲方面,我們結合了多種樂器,加入到戲曲表演中,按照王爺的要求,加入了完整的臉譜和更加嚴格的戲服,進一步明確了生旦凈末丑等角色,暫時還沒有開始試演。”
黃賜面色不變,平靜的匯報道,絲毫沒有因為被施學文搶先而慍怒。生旦凈末丑和戲服都是在明朝被進一步優化發展,現在有了相關的土壤,只是沒有戳破窗戶紙。
朱橚點明了方向,黃賜混了那么多年,又是專業出身,自然能辦的很好。
“嗯,你們都做得不錯,這個戲也確實不適合在富樂院表演,富樂院還是適合表演一些男歡女愛的戲。這個戲好,熱鬧,母后必然會喜歡。”
朱橚點了點頭,說道。
黃賜和施學文兩個人心中一驚,終于明白朱橚為什么連夜把兩個人叫過來。
此時已經接近子時,再過幾個小時都要上早朝了,朱橚還不休息,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只是,兩個人也沒有想到,這個事情還和馬皇后有關。
旋即,黃賜也想明白了,內心想道:“普天之下,可能也就馬皇后才能讓周王殿下如此急切的召見自己。”
黃賜和施學文的內心都緊張起來,哪怕是黃賜,盡管他負責過很多國家演出,但是他從來沒有給馬皇后單獨組織過表演。
國家演出和對馬皇后的演出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一旦得了馬皇后的歡心,前途一片光明。
“黃賜,這個事情你要負總責,你來牽頭辦,明天中午午睡后,本王要在王府的戲臺里聽你們的活佛濟公。”
“除了戲曲和說書這兩種曲藝形式外,還要有雜技,歌舞,變戲法,古箏等樂器表演”
朱橚說道,他的心里早已有了計較,要采用更多的形式,一來很熱鬧,馬皇后之所以想看表演,是因為深宮中相對無聊了些,哪怕馬皇后的地位遠高于普通皇后。
二來,馬皇后也是想看看朱橚搞得這些東西,朱橚就要給馬皇后做個匯演,博馬皇后一笑,朱橚就是要弄一場大明的晚會。
朱橚還想弄個小品,但是藍星種花家的小品大多都有自己的故事背景,在大明并不適合,朱橚無法做個文抄公。這只能等黃賜后續帶著人慢慢做話本。
“最多三日,母后就要在皇宮看看你們的表演,你們多熟練熟練,黃賜明天日落之前把表演人員的名單擬好。”
“所有進宮的人都要做調查,進宮之前,本王親自搜身,不得帶一塊鐵片進去。明天把富樂院的張元(富樂院樂器師,賣藝不賣身)叫到大明皇家醫學院。”
朱橚仔細的吩咐道。之所以朱橚準備叫張元,是因為張元屬于清冷型美女,非常適合表演《春江花月夜》,朱橚準備親自導演一個節目。
張元用古箏彈奏《春江花月夜》,自彈自唱,杜瓶兒帶著四個舞蹈演員伴舞。朱橚感覺這會是一個不錯的節目。
同時,朱橚要親自表演一個節目,唱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這個曲目不太合時宜。古有彩衣娛親,今有朱橚為博馬皇后一笑,親自唱曲。
親王,親自唱曲,為人表演,還是前所未有的,哪怕是有喜歡戲曲的,也只是看,還沒有親自專門表演給人看的。
“是,王爺!”
黃賜和施學文都起身應諾。朱橚沒有給他們太多時間,又派人連夜給他們送回了金陵城。若是沒有朱橚的衛隊,他們還過不了金陵城的宵禁。
一夜休息,第二天早上八點,杜瓶兒伺候朱橚起來,今日朱橚沒有參加朝會,朱橚已經和老朱提了申請,以后有事才會上朝,朱橚寧愿睡到日上三竿。
“今天,我給你們上第一節課,人體的構成!”
來到解剖室,朱橚上了在大明皇家醫學院的第一節課。解剖,是現代醫學的基石,可以說,沒有解剖,就沒有現代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