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從金陵城到北平的電話線價值之高,代價之大,在朱橚接手的項目中,都屬于最頂級的一個。
沒有個半年的時間,這條電話線根本不可能搭建成功,光是從金陵城走到北平,也得走一個月。
“除了沿途護衛的軍戶,還有足夠的專業的技術人員在各百戶所駐扎,一旦出現任何問題,要保證最快的時間修好電線,兒臣也會在千戶所里設置備用的電話機,一旦出現不可修理的問題,確保可以及時更換電話機。”
“父皇,咱們大明早晚還是要制造出自己的電話機,搭建整個大明的電話網,想要做到這些,就得培養足夠的技術人才。”
“為了培養足夠的技術人員,兒臣請求在大明皇家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大明皇家大學,下轄大明皇家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天文學院,戲曲學院,還有外語學院,研究白玉京的學問。”
“這次墨家,農家和醫家都有意投靠我大明,兒臣也希望,進一步規范我大明皇家大學的各項制度,這是兒臣的奏章,請父皇御覽!”
朱橚也趁機把自己關于大明皇家大學的想法也說了出來,朱橚索性就把幾個學院都成立了,只不過后面幾個學院都屬于小學院,地位肯定不可能和前面的主力學院比。
像外語學院,現在連架子都沒有,朱橚還要再找各海外國家的人,好在這種番外之人很多,比較容易找。
朱橚沒有設置軍事學校和情報學院,前者不是朱橚能把握的,一個親王,你開軍校要干嘛?后世,一部黃埔軍校史,半部民國史,軍校校長是常某人,教導主任是周偉人,招生辦主任更是不能說的存在。
情報學院太難聽了,這種東西歷朝歷代,都上不得臺面,很難擺到官面上講,朱橚只準備辦個培訓班。
“這就是墨家的當代巨子王東清?你們能受到大明感召,到大明皇家大學,為咱大明工作也是一件好事,這次電話線鋪設工作你們墨家要認真做。”
這個時候,老朱才看向王東清,剛剛朱橚介紹了一遍王東清,但是老朱沒有在意。
“草民王東清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草民必當銜草結環以報周王殿下知遇之恩。”
王東清跪下說道,朱橚的額頭有點冒汗,這家伙怎么能感謝自己呢?應該感謝老朱和太子標哥啊。
但是真正讓王東清進入大明皇家大學的最大原因就是為了進入白玉京。
“好,好好做事,老五,你帶著墨家的人好好做事,需要什么支持都可以找太子,半年內,把這個事情做好。”
老朱沒有在意王東清的話,只要能為大明的江山做出貢獻,老朱是不會在意小小的失禮的。
“父皇,半年的時間太短了,最起碼得十個月,現在我們啥也沒有,連工人都沒有召集,還需要對工人和維修人員進行培訓。”
“除了銅線,靠近河水的地方,還需要使用水泥桿,其他地方的木桿也需要進行刷漆處理,根部要進行碳化,延長使用時間,這個過程必須得保質保量,重新再修浪費時間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害怕耽誤時間。”
朱橚據理力爭,既然做了,那肯定不能用了幾年就廢掉,木桿即使經過刷漆處置,在河邊也用不了,容易被腐蝕,一般都是要經過碳化處理,這樣耐腐蝕性強一點,不過朱橚準備直接在河邊使用水泥桿。
朱橚不做豆腐渣工程,在大明,搞豆腐渣工程是要出事的。不管是木桿還是水泥桿,朱橚都要進行編號,在上面寫上制造者的名字和籍貫,沒有用到足夠的時間就出事,朱橚肯定是要拿人頭來祭祀的。
“九個月,老五,人手你隨便調用,包括工部的人。”
老朱沉思了一下,又扣了一個月,他自然非常重視工程質量,當初皇宮的建造出了問題,老朱直接把負責人埋進地下。
“兒臣遵命!”
朱橚也只能應是,現在老朱的急不可待啊。
“大哥,這個事情,咱們不能太著急,得先把方向確定,先做一節試試看,不如就先連接皇宮和大明皇家醫院吧!”
東宮里,朱橚說道,當初為了服務更多的人群,大明皇家醫院建造的位置離皇宮差不多有五公里。
五公里放在后世藍星上算不得什么,但是在大明,五公里基本上就在金陵城的邊上了,再遠就是郊外了。
五公里這個距離正好,不算遠,也不算近,用來做試點很合適。
“也好,暫且先連大明皇家醫院吧!”
太子標哥點了點頭,說道,原本他是想連接城外京師大營的,但是城外的京師大營二十多萬人,名義上隸屬五軍都督府分別管理,但是實際上,日常管理,訓練另有重臣在管理。
明朝的軍制秉持著“居重馭輕”和分權,制約的原則。一半以上的軍力部署在應天府周邊,各種分權管理,彼此抗衡更是極其復雜。
想要直接控制一衛,把命令傳達到底層,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何況這也不是技術上的事情,還要考慮軍事管理的實際情況。
“大哥,臣弟需要工部制作防雨的罩子,由于橡膠不夠,只能制作油紙電話線,這種油紙電話線不能長時間被水浸泡,為了延長使用時間,只能制作防雨的罩子。”
朱橚也是腦殼疼,制作一個防雨的罩子很簡單,但是制作兩千里的防雨的罩子,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量了,由于增加了一個防雨的罩子,還需要增加更多的木桿。
“五弟,這些都好說,你到大明皇家醫院這一段的電話線什么時候可以搭建起來?”
太子標哥并不在意有多大的困難,他只想趕緊做出一節,論證它的可行性,并給朝廷的文武百官看,世家大族看,給天下百姓看,證明天命就在大明。
“三天內,臣弟保證完成從皇宮到大明皇家醫院電話線路的搭建工作。”
朱橚想了想,承諾道,他明白標哥和老朱這么急切的原因,不管能不能做成,什么時候做成,開工儀式得弄得足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