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真龍拜文仙【求追讀】
- 西游:才中三元,逆襲系統什么鬼
- 雨夜曾帶刀
- 2061字
- 2025-01-31 20:15:41
“龍......是龍王爺顯靈了!”正在屋外打水的百姓猛一抬頭,看清天空中的景象后,手里的木桶“咚”一聲摔在地上。
“天爺開眼咧,云里有龍!這是祥瑞之兆啊!”
“祥你媽個屁,沒看見龍王爺在遭雷劈嗎?”
“娘親......”
扎著羊角辮的小丫拽住母親的衣角,用有些臟兮兮的小手朝著天邊指了指:“那是龍嗎?”
長安城街坊亂成了一團,他們很多人這輩子都沒有見過此等奇異景象。
今日所見,說是完全顛覆他們的認知也不為過。
.........
九重天之上。
有仙官啟奏道:“在凡間處刑涇河龍王,驚擾了庶黎怎么辦?”
“靈山那邊近日會派菩薩前往長安,我等先讓這些凡人見見龍王,開開眼,有什么問題?”
“玉帝所言極是。”
那仙官聞言只覺有理,于是也不再多說,只是靜觀凡間變化。
.........
長安城皇宮。
還在偏殿與魏征弈子的唐王剛要落下一子,突聞空中一聲驚雷炸響,頃刻之間,明明無雨,但天空中布滿了烏云,電閃雷鳴,轟然作響。
唐王手中棋子被驚得掉落,驚訝的朝天上望去。
只見金光破云而出,一條真龍順著天空裂開的口子向上飛去,雷劈電打,刀氣縱橫間,龍鱗脫落,哀嚎連連。
“涇河龍王!”
唐王實在想不明白,他明明拖住了魏征,可為何涇河龍王還是會被捉拿到天上受刑。
“陛下認得那老龍?”棋盤對面的魏征問道。
唐王無心繼續下棋,著急道:
“愛卿啊,你有所不知,這涇河龍王犯了天條,要被押到剮龍臺送斬,因此托夢給朕,讓朕救他一命。
朕自然答應了他,這才急宣你上朝,還拉著你與朕對子。
可誰料老龍王還是受了刑罰?”
聞言,魏征愣了愣,寬慰道:“陛下,涇河龍王受罰一事,與你何干?”
接著,他將自己如何捉拿,如何押送涇河龍王,又是如何被那文仙廟里的泥塑像壓回體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講了一遍。
聽的那唐王是又悲又喜。
喜的是朝中有此賢臣,愁甚江山不穩?
悲的則是,他夢中許諾了老龍王,為其拖住魏征,怎奈使盡千方百計,還是沒能將其留住。
要是老龍王真怪罪起來,他又當作何應對?
一念及此,唐王煩悶不已。
又突然想到魏征方才敘述中提到的文仙廟,心說這不是二十年前朕為連中三元的人間仙張寧所設嗎?
他既然連魏征的元神都能壓回,想必也不會懼怕涇河龍王。
只是自連中三元后,張寧便消失無蹤,不知去了哪里。
指望他能趕來救他于危難水火之中,無異于癡人說夢。
越想,越只覺得四肢沉重,呼吸不通,神魂倦怠,心念不安。
卻說那涇河龍王。
受盡百般折磨,最后還要被刀氣割去龍鱗,心中早已如同死灰。
恍惚之間,又聽天宮下旨。
“八河總管,司雨大龍神,涇河龍王抗旨降雨,屬忤逆之罪。
感念玉帝宅心仁厚,饒其不死,雷擊百次,刀割龍鱗,諸刑已畢,今革其官身,貶為凡間龍妖,欽此!”
金衣衛士念誦完畢,九重天上再落下一道金光,徑直落入龍王體內。
涇河龍王神性已失,天空中匯聚的烏云逐漸散去。
天地仿佛重歸正常。
然而老龍王沒有立即回到水下靜養療傷。
他在長安城郊區上空盤旋著飛了幾圈,最后環繞著文仙廟緩緩落下。
雷劈電打,抽筋剝骨之痛固然難以忍受。
但活著還是死去,這道簡單的選擇題他還是會做的。
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和生死相比,其它的什么都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心懷感恩與虔誠的在文仙廟之上不停盤行。
最后落在廟前,化回人形。
“謝文仙大人張寧搭救之恩,小龍今生難以相忘。”
親手點燃了三支香,插在了文仙廟張寧泥塑像之前的香爐中。
此時他手上那串崩裂的骷髏珠已經完全不見,似乎被那九尺泥塑像吸收了進去。
而泥塑像先前發生的變化也重歸正常。
跪在香前不停作拜,甚至都不用法力護體,直至額頭上被磕出血印,這才作罷。
等到長安城四周的百姓靠攏過來,廟前空空如也,不見龍王身影。
“剛才那條真龍是降到了此處?”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就是這里了。”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子看著文仙廟里的泥塑像,有些激動:
“話說雖不知這龍君和文仙是何關系,不過文仙廟里的文仙倒是和老朽有些淵源。”
“老人家您細說。”
老頭子清了清嗓子,悠悠道:
“老朽年輕時,在那街口開了一間茶館......文仙張寧大人在凡間游歷時,正好住在老朽隔壁。
那日,一眾人在老朽茶館圍坐煮茶,互對詩詞——那幾位后來也都成了頗有名望的大人,就在這時,你們猜怎么著?”
“后事如何?后事如何?”
看熱鬧的百姓瞬間被勾起了興趣。
老人又咳嗽了兩聲,吊足了胃口,這才道:
“張寧穿著一身破舊布衣,施施然而過,幾位不知情的大人只當他是叫花子,正好都在因一極難的對子抓耳撓腮,也沒空搭理他,有人隨意丟了一吊銅錢過去,想要將他給打發了。
可文仙張寧不但不撿銅錢,反而一口對出了下聯,引得在坐諸位大儒愕然稱奇,贊嘆不已。”
“竟有此事?”
“不愧為古往今來唯一連中三元之人。”
“唉,生子當如......”
“你說什么?”有人警覺。
“口胡罷了,口胡罷了......”
這時,又有人問道:“那對聯您老可否與我等說來一聽?”
“這是自然,上聯是煙鎖池塘柳。”
“煙鎖池塘柳,看似簡單,實則內藏玄機,五字五偏旁,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而且這五字連起來,正好描繪出一口靜謐的池塘,一旁種滿柳樹,而氤氳的霧氣就像被鎖在池塘中一樣的場景......”
“此對何解?確實有難度。”
老者笑而不語。
“快說吧。”
對方仍舊不語。
“老匹夫,別逼我們欺負老人!”那人急眼了。
“說實話,年代久遠,老朽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