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準生物元件登記庫(Registry of Standard Biological Parts,RSBP)。2003年,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并組建了標準生物元件登記庫。迄今為止,標準生物元件登記庫已登記了超過20000個標準化生物元件,其中包括啟動子、轉錄單元、質粒骨架、轉座子、蛋白質編碼區等DNA序列,核糖體結合位點、終止子等RNA序列,以及一些蛋白質結構域。值得一提的是,標準生物元件登記庫中的生物學元件都是以載體形式保存的。
(2)生物積塊基金會(BioBricks Foundation,BBF)。生物積塊基金會由眾多合成生物學領域專家于2004年發起,致力于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在更多領域的發展。生物積塊基金會制定了元件使用與分享過程中的法律框架與相關標準,例如生物積塊公共協議(BioBricks Public Agreement),以期促進和規范標準化生物元件的收集與共享。
(4)合成元件庫(Inventory of Composable Element,ICE)。ICE由美國能源部聯合生物能源研究所(Joint BioEnergy Institute,JBEI)開發,是一個開源生物元件信息管理平臺,包含質粒、菌株以及各種標準DNA元件。ICE基于網絡注冊理念創建,既可以通過網絡瀏覽器訪問,也可以通過網絡應用程序接口訪問。
(5)標準生物元件知識庫(Standard Biological Parts Knowledgebase,SBPkb)。標準生物元件知識庫由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可查詢和檢索用于合成生物學研究的標準化生物元件。SBPkb將生物元件信息轉換為可以利用合成生物學元件語義框架進行計算的信息,這個框架被稱為合成生物學公開語言語義(Synthetic Biology Open Language-semantic, SBOL-semantic),SBOL也是目前合成生物學領域進行元件設計的標準語言。
(6)合成生物學數據與元件庫(Registry and Database of Bioparts For Synthetic Biology)。這是中國科學院于2016年創建的國內第一個合成生物學元件庫,其包括生物元件、底盤細胞、化合物、途徑、基因組及模型等多類數據信息與實體。該庫通過對公共數據庫的序列進行篩選整合,共獲得36萬個催化元件信息,其中7萬多個催化元件的表征信息具有實驗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