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錦云丹與體質測試
- 公式修仙就是快
- 白天吃白片
- 2351字
- 2024-12-11 17:30:00
乙四雜役院一次要容納上百名雜役,其占地必然不會狹隘,其內閣樓庭院林立,應功能不同而分為數個區域。
其中,那紅墻綠瓦,最為精致的一幢建筑名叫青云閣,為雜役領取、交接事務的地方,也是各個管事最主要的活動區域。
冬日里的一抹朝陽,穿過青云閣上的一扇雅窗,照射在一塊瓜紅色的酒糟鼻上。
“哼。”
案牘前,張松張管事滿面玩味。
他右臂微抬,寬松的袖袍瞬間下滑,露出一只執筆的蠟黃枯手。
接著,毛筆在半空中一撇一捺,赫然在典冊上的“崔云”兩字旁打了個叉。
“離開工都過去半個時辰了,這崔云竟然才來!既然你不識抬舉,那便休怪我無情了。”
青云閣的視野很好,幾乎俯瞰整個雜役院,尤其是大門處,誰進誰出,清晰明了。
張松注意到了崔云的再次遲到。
雖然后者只記有一個小過,但張管事仍是決定直接給與大過,然后開除處理。
“最近因為劉二牛那廝,一群雜役不好好做工,想七想八,眼下正好拿你殺雞儆猴,叫其他人知道雜役院里誰說了算!”
他已經想好了,這次無論對方如何跪地懇求,他都不會改變主意。
“吱嘎——”
其人思慮間,屋門被陡然推開,顯出一道俊朗的年輕身影。
這讓張管事一怔,隨即怒火外冒,并粗喝道:
“誰允許你進來的?!”
來者自然是崔云。
他沒有理會對方的發癲,而是直步上前,單手一翻,將一塊雕有印花的木牌,反扣在木桌上。
崔云聲音平淡地說:“張管事,崔某已在兩年之期前修得練氣二層,請幫我召來內門師兄,引我入門。”
“小子,你還沒回答我的……,你說什么!?”
原本想象的匍匐求饒畫面,并未出現。
在聽清面前青年的話語后,張松氣勢一滯,神情陰晴不定,那一對小眼快速打轉著,不知是在打量,還是在思考。
空氣仿佛凝滯了。
良久,張松拱了拱大鼻頭,將剛剛做完記號的典冊悄悄卷入袖中,忽然嘴巴一挒,熱情地笑道:
“崔小友,士別三日,刮目相待,來,你先坐著,咱倆喝喝茶,聊一聊,回頭我再去找……”
張松修為高于崔云,自然能分辨出后者究竟練氣幾層。
哪怕再不肯相信,可事實就擺在這里,不得不接受。
“張管事,崔某時間不多,速速替我辦理正式入門手續。”崔云側身錯開擁上來的老頭,語氣冰冷。
其并不想讓對方拖延時間。
“這……”
張松的眼睛深處,忽而深沉,忽而慌亂、忽而恐懼、忽而克制,最終,他嘆息一聲,道:
“崔小友,在過去,你我之間確實存在間隙,但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張松愿意賠罪道歉,等你進入外門后,派人奉上一枚錦云丹,既是賠禮,也是慶賀”
不得不說,能坐到一院管事的位置,這張松是有點能耐,懂得審時度勢,其態度收放之自如,令外人咂舌。
此刻若有其他雜役從旁走過,一定會被驚掉下巴,暗嘆這還是視財如命的張老狗嗎?
事實上,從崔云突破成練氣二層的那一刻起,他和張松的身份地位便儼然發生調換。
正式弟子就是正式弟子,而雜役院管事,說破天也只是雜役頭子,兩者是主子與隨從的關系。
張松正是清楚這點,才會有如此作態。
經過數十年運作,他也結交了一些內外門弟子,也明曉一些外門情況,深知被一名正式弟子惦記,會有怎樣的可怕后果。
正式弟子打壓管事,就如同管事打壓底層雜役一樣簡單。
“錦云丹?回頭定好外門宿舍后,某會通知張管事,讓人把丹藥送來。”
崔云見著這平日里耀武揚威的張松,竟然在朝自己低頭鞠躬,不禁雙眼微瞇,若有所思。
他沒有感覺到多少暢爽滿足,反而愈加想要提升自己。
若非修為有了突破,能夠進入外門,否則別說得到一枚錦云丹了,怕是直接會被趕下山去。
至于為何接受丹藥,在崔云看來,一是兩人并無真正的深仇大恨;二是他需要;三是他應得,自己當初被敲詐去兩枚靈石,怎么也得連本帶利收繳回來。
這錦云丹,有人曾拿三十枚靈石換取,卻換不得,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張松也算果斷。
“好,崔小友稍等,我這便通知內門師兄!”
張松眼中恢復了不少神采。
似乎埋的坑已經填上,雖肉疼,但也算渡過此劫。
對他來說,靈石沒了,只要管事之位還在,就仍可以從底下雜役手中源源不斷地敲詐勒索來。
只是以后需要更加擦亮眼睛,別再惹上一位可能的外門弟子。
……
中午,風雪漸停。
當其他人還在因手中事務而焦頭爛額時,崔云與張管事便早早站在雜役院正門外,翹首以盼著。
“來了!”
驀然間,院前樹林深處閃現一道青影。
來人速度極快,只是數個挪移,便從芝麻小粒,到八尺高大人身。
“見過徐師兄!”
“見過徐師兄!”
見對方已到跟前,崔張兩人連忙拱手相迎。
依照太華宗習慣,練氣期門人,無論入門時間幾何、無論師出為誰、無論年歲多少,均以師兄弟相稱。
“你就是崔云?不錯不錯。”
“張松,你為我太華宗又培得一名杰出弟子,也是有功。”
徐師兄,本名徐沉,面貌三十歲左右,白白凈凈,青袍加身,束發及肩,腰配瑕玉,氣質隨和儒雅,令人見之便心生親切感。
許是看出張松有邀入院的想法,徐沉再道:
“時間緊張,入門流程還需刪繁就簡,眼下四周無人,便在這里進行,還請崔師弟見諒。”
“不敢不敢,崔某也想早點入門,迫不及待地欲要見識宗門神采,如此更好。”崔云道。
“那便好。”
卻說徐沉也是個直率性子,他也瞧出身前師弟有些拘謹,于是不再多說,手在懷中一摸,一塊巴掌大的寶鑒憑空出現。
其又解釋說:
“崔師弟,此乃三疊現蘊鑒,你只要滴入一滴鮮血,其便能探出你是否具有天生道體。”
事實上,崔云在被選拔入雜役前,也是簡單受過一次道體檢測,只是那時太華宗使用的是一疊現蘊鑒,一次檢測百人。
想來是重量不重效,否則劉應慈那玄磁體質也不會被漏檢了。
這可能也是設立雜役院,這第二次機會的原因。
“明白。”
崔云應了一聲,然后齒啃拇指,待血液流出后,滴將兩滴在三疊現蘊鑒的光滑鑒面上。
血珠剛與鑒面接觸,便如泥牛入海,頃刻被吞沒,同時,鑒子也發出暗沉的澄光。
隨著徐沉又打入幾道靈光后,寶鑒上的異樣,才消沉下來,澄芒化氣,隱于此間。
“徐師兄,可瞧出什么了?”
崔云有些好奇,畢竟涉及自己的未來,若是真擁有隱晦的道軀圣體,那也對修行有所裨益,輔以系統,他沒準真能得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