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綠城集團總部搬家
- 我能聽到你喜歡我的心聲
- 澤深有鮪
- 2042字
- 2025-01-13 13:30:00
當時,市區的交通狀況簡直糟糕透頂,擁堵不堪的道路讓車輛舉步維艱。
無奈之下,夏雨只好選擇乘坐地鐵出行。
然而,地鐵里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時段,車廂內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擁擠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樣嘈雜混亂的環境令夏雨心生厭惡。
要知道,市區的綠城集團總部原本是綠城花費巨資購買而來的。
當初之所以看中這塊寶地,正是因為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便捷通暢的交通條件。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座城市不斷發展壯大,辦公樓內部的各種設施也逐漸老化過時,給日常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此外,由于市區地段優越,這里的物業無論是出租還是出售都非常容易,而且周邊眾多大樓的出租率幾乎都保持在令人驚嘆的 90%左右。
就在這時,柏豪公司的客戶表示有意租用一棟位于市區的辦公樓用作公司門面。
畢竟這些客戶剛剛成功上市,手中握有充裕的資金。
權衡利弊之后,夏雨果斷決定搬往擁有更優良辦公環境的淺灘地區,并把那座略顯陳舊的市區辦公樓出租給柏豪的客戶。
話說這綠城集團,每個月都有著穩定的資金流動。
一進一出之間,竟能收獲高達 180萬每月的固定收入!
這筆錢恰好能夠抵消掉綠城集團總部除員工工資以外的每月額外開銷,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不過呢,凡事皆有利弊。
隨著業務的調整與變動,有些居住在北區的員工可就犯難了,因為上班的路程變得遙遠許多,著實不太方便。
但好在那塊地本就是綠城自家所有,只要稍作改造,將其中靠近辦公樓的一棟樓打造成員工公寓,這個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啦。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剛剛博士畢業的夏雨,懷揣著滿腔熱情與求知欲,正式投身于家族企業之中,緊跟在大伯和姐夫身后,虛心求教,努力學習如何管理偌大的綠城集團。
令人驚嘆的是,僅僅過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夏雨便展現出驚人的天賦與能力,已經能夠獨當一面,親自操刀完成一項重大任務——成功收購了一家地產公司,并對其展開資產重組、產品升級等一系列操作之后,精心包裝并推動該公司順利上市。
最終,這家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大放異彩,以相當可觀的價格被售出,為綠城集團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然而,夏雨所做之事并非僅此而已。
夏雨竟然做出了一件讓眾人瞠目結舌、完全無法理解的舉動:用自己的個人資產作為抵押物,向綠城集團借取了足足 8000萬元巨款,目的只有一個——購買一支股票 IPO發行時的 1000萬股原始股票。
要知道,這支股票在 IPO階段并未受到券商們的青睞,甚至在券商認購接近尾聲的時候,仍有超過半數的原始股無人問津。
面對如此不被看好的局面,夏雨究竟為何會毅然決然地下此重注?
這背后是否隱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或獨到眼光呢?
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
新四方乃是隸屬于赫赫有名的華鹽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企業,其專注于復合肥以及氮肥產品的深入研發、精心生產、廣泛銷售與周到服務,堪稱化肥生產領域的行家。
作為華鹽集團在農肥業務板塊的核心運營主體,新四方成功入選了由華夏政務院國資委所公布的“雙百企業”名單,這份殊榮無疑彰顯了其在行業中的卓越地位與巨大影響力。
說起這家公司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 1958年建立的皖城化肥廠。
那個時候,它可是全國范圍內最早涉足小氮肥和小聯堿生產的企業之一,憑借著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迅速在業界嶄露頭角,并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如今備受矚目的新四方。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近年來,全球爆發了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給各國經濟都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國際貿易更是首當其沖地遭受重創。
尤其是華夏的化肥出口方面,由于國外對進口采取嚴格的限制措施,導致新四方的海外市場份額急劇萎縮,而與此同時,國內的化肥產能卻出現了明顯的過剩現象。
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場對于新四方即將進行的 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計劃普遍持不樂觀態度。
大多數投資者認為,當前的市場環境不利于新四方的股票發行,因此對其投資價值存在諸多疑慮。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就在某一天,夏雨在參加完一次聚會后,偶然路過一間奢華的包房。
正當夏雨準備匆匆離去時,無意間竟聽到了從包房中傳出的陣陣交談聲。
而這些聲音所傳達出的信息,讓夏雨瞬間意識到,原來并非所有人都對新四方的前景如此悲觀……
這些人的心中都在暗暗竊喜著,因為新四方那神秘的化學實驗室竟然取得了一項驚人的突破!
據說,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全新的化肥,能夠徹底顛覆當前市場上那些常見的產品。
這種新型化肥不僅售價與傳統化肥相同,但其對于植物生長的效果卻能整整提升三倍之多!
更為令人驚喜的是,它對土壤環境造成的危害相比以往降低了足足 90%!
毫無疑問,這絕對稱得上是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
更妙的是,由于這項新技術的出現,原本積壓在倉庫中的大量庫存也不再是無用之物了。
它們完全可以被送回工廠重新加工處理,絲毫不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然而,目前這個重要的信息僅僅只被新四方內部的極少數人以及協助其上市的主要券商的幾位關鍵領導所知曉。
此時此刻,他們正緊鑼密鼓地籌劃著一個驚天陰謀。
再過幾日便是 IPO的關鍵時刻,他們打算利用這段時間精心制造一系列輿論導向,使得其他券商對這個項目毫不關注。
待到券商們完成認購之后,剩余未被認購的份額將會被新四方和主發行券商一舉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