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研究
- 李東海
- 376字
- 2024-12-25 17:25:16
一、總體思路
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出發,構建生態產品的類別體系,遵循由政府引導、企業及社會各方共同參與、以市場為主導的發展路徑,有效推動生態產品價值的持續獲取,同時確保為環境保護和恢復工作作出貢獻的人們得到應有的合理補償,任何損害環境的行為者都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一基本原則是建立生態產品類別體系過程中必須堅守的準則,以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為主要目標,重點服務生態產品微觀主體生產、核算、經營與管理活動需要,推動生態產品經濟實現和損害賠償。圍繞“科學明確分類,服務實踐需求”的思路,按照“明確分類目標,制定分類原則,提出分類方案”的步驟,根據對生態產品的定義及其不同屬性特點,破解當前存在的問題和難點,構建一套滿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現實需求的多級綜合分類體系,使該體系盡可能涵蓋所有生態產品,貫穿應用于生態產品的監測管理、核算評價、補償交易等環節。
推薦閱讀
- 現代遂寧發展研究
- PPP項目運作實務
- 四川經濟穩中求進系列研究文集
- 回望與推進:后小康時代的鄉村振興——以河南省為例
- 金沙江綠色經濟走廊發展之麗江篇章
- 十四個沿海城市開放紀實·大連卷
- 特朗普經濟學:暨2017年全球經濟、金融與科技前瞻(《經濟學人》選輯)
- 寧波文化產業競爭力研究
- 大國之城:中國城市經濟與治理現代化
- “互聯網+”長三角:新興信息技術產業與全球城市區域發展(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研究叢書)
- 中原城市群的戰略推進與整合組織:科學理念、規劃實施與整合發展
-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案例集(2019)
- 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玉林市與周邊城市發展比較研究
- 轉型發展在義烏:在義烏發展經驗引領下前行
- 巴東創舉:技術牽引下政府的自我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