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序二 怎樣走出“美元陷阱”

  • 走出美元陷阱
  • 一塵
  • 3033字
  • 2024-12-20 14:33:39

王文

獨立經濟學者一塵最近出版《走出美元陷阱》一書,以金融業內人士的視角,對最近三年美國經濟和中美經濟博弈的重大事件進行了深刻獨到的分析,深入揭露了美元霸權剝削性、掠奪性、寄生性、腐朽性的本質。

作者認為,美元作為世界貨幣,使美國具備了無限量擴張貨幣信用的任性特權、在全球吸血和財富收割的超能力、肆意制裁他國的控制力。但是,美元既能成為美國的武器,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反噬,如美國債務無止境地攀升,通脹率的飆漲,美國經濟的空心化、高度金融化、虛擬化,并由此帶來社會的極端兩極分化。當美元這種特權或武器運用到極致,美元的信用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傷害甚至崩塌。

“美元陷阱”一詞,出自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他在2009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的美元陷阱》中,描述了中國巨額外匯儲備面臨的困境:中國已持有超過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其中70%為美元資產。如果在外匯儲備資產中繼續維持或增加美國國債,那么隨著美元的擴張,會面臨美元貶值的風險,導致投資損失,這無疑是中國所擔心的;但由于中國持有的美元太多,如果中國選擇實行外匯儲備多元化,拋售美國國債,則導致持有美債資產的價格下跌和價值縮水,那么馬上就將面臨投資損失。因此,克魯格曼斷言中國已深深陷入“美元陷阱”。他多次公開警告,中國作為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處境危險,無論是美元貶值或美債評級下降,都將可能導致中國投資美國國債的賬面減值達20%至30%。

“美元陷阱”的概念始于中美經濟的失衡。中國經濟的外部失衡,突出表現為中國經濟對外需的過度依賴。改革開放開始的1978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占GDP的比重僅為9.7%,到2006年該比重達到65.2%的歷史高位。全球金融危機后受外需減少影響,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2010年仍然在50%以上。中國作為出口大國,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在具體的資產擺布上基本沒有太多選擇,只能投資于美元國債。但按照克魯格曼的分析,持有過多美債資產不得不面臨投資損失的風險。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問題,繼續維持出口導向型經濟還是轉向更多依靠內需,從而扭轉對外經濟失衡?

實際上,“美元陷阱”一詞代表了世界各國經濟被美元綁架的尷尬。由于美元具備了世界貨幣的地位,任何國家想要融入國際經濟循環,都離不開美元。但中國的情況最突出,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一貨物出口大國,常年保持高額貿易順差,而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必然占據最大份額。一個發展中國家成為最發達國家美國的最大債主,這無論如何都讓人感到驚愕。

法國著名經濟學家雅克·胡耶夫(Jacques Rueff)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針對后布雷頓貨幣體系的實質,曾經講過一個裁縫與顧客的故事。裁縫為顧客做衣服,賣給顧客后,再把顧客所付的錢借給這個顧客。然后顧客再用這筆錢回來向裁縫買新衣服,如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胡耶夫說,如果我是那位顧客,這樣的好事我為什么不干呢?

多少年來,中國與美國就反復重復著這樣的故事:中國負責生產,而美國支付美元,我們拿美元來購買美國國債或其他美元資產,美國再用我們借給的錢繼續購買我們的產品。如果沒有意外發生,或者中國不去刻意改變這樣的發展模式,我們對美國的債權將無休止地擴大,實際上美國將無限期地無償占有中國人民的勞動和物質財富。

這是一塵先生描述的“美元陷阱”,也是中國與美國經濟聯系的本質。

一塵先生早在2011年就撰文提出中國必須《走出“美元陷阱”》,這成為他孜孜以求的理論原點與歸宿。他那時提出的政策建議是:允許人民幣穩步升值,這有助于緩解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快速增加的局面,有助于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擴大內部需求和消費需求,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從而扭轉中國對外經濟失衡;同時,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讓人民幣在更大范圍內發揮國際貿易結算和價值儲備的功能。

到今天,美元霸權仍然主導世界經濟,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擁有壟斷性的全球性權力:一是主導全球金融規則的制定,并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掌握操控權;二是對國際支付清算體系的控制權,美元全球使用的系統外部性形成國際貿易計價、結算的路徑依賴;三是美國具有深度與廣度的金融市場體系,擁有全球最強大的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網絡;四是控制著全球性的信用評級機構;五是不受約束的金融制裁權力。美國憑借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絕對主導地位,發展出長臂管轄權,對他國經濟肆意進行干預和制裁,推行霸凌主義,以實現自身政治目的。這是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下全球經濟真正的“美元陷阱”。

“美元陷阱”真的不可打破嗎?或許,俄烏沖突下俄羅斯所經歷的情形能給出一種答案。在被美西方施加超過一萬多項制裁,國際貿易結算被踢出SWIFT體系之外,俄羅斯仍然保持了與外部世界的經貿聯系,且經濟不僅沒有被摧毀,反而依然保持穩定增長,盧布匯率也維持了基本穩定。

針對美西方制裁,俄羅斯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且效果極強的反制舉措,有效保護了其金融獨立與安全。俄羅斯對美歐制裁的系統反制,標志著俄羅斯與美西方主導的現存經濟、貿易、金融體系的全面割席與徹底決裂。

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一個國家挺身而出,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導的、不平等的全球經濟體制與秩序發起全面反抗與挑戰,在美西方所把持的貿易、金融體系的制裁、控制與封鎖的嚴密鐵幕上撕開第一道口子,有可能成為打破舊全球經濟體制的歷史進程的開端。

俄烏沖突爆發及美歐對俄實施極限金融制裁以后,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士認為,濫用金融制裁將損害美元的壟斷地位。摩根大通銀行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警告,將俄羅斯銀行與SWIFT結算系統斷開,不僅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會破壞美元和歐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全球投行高盛也持類似觀點。而美國著名投資家羅杰斯則直言美元霸權將邁向終結。

美國財政部和紐約聯儲任職的瑞士信貸全球短期利率策略主管佐爾坦·波扎爾(Zoltan Pozsar)在2022年一份報告中稱,世界正在進入“布雷頓森林Ⅲ”體系——以金塊和其他商品為支撐。換言之,世界正在重回“商品貨幣”時代,以內部貨幣為信用的“布雷頓森林II”體系正在坍塌。英國《金融時報》刊發拉納·福魯哈爾(Rana Foroohar)的評論文章《去美元化后的世界》,指出俄烏沖突是一個關鍵的經濟轉折點,將會產生許多深遠影響,其中之一是促使世界加速向兩極金融體系轉變:一個體系基于美元,另一個基于人民幣。

隨著俄羅斯的揭竿而起,今天一股洶涌的“去美元化”浪潮正在全球興起。巴西總統盧拉在多個國際場合呼吁在國際貿易中放棄使用美元,并找到可替代美元的貨幣。盧拉反復表示,“當可以用我們的貨幣這樣做時,為什么我們還要在與阿根廷或中國的貿易中使用美元?為什么人口總和占全球總人口一半的國家就不能討論這一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3年7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110個國家已采取一種或多種形式“去美元化”。在國際儲備方面,各國央行正在加快增加黃金儲備。多個新興經濟體在貿易結算領域推進本幣結算,東盟在探討如何減少金融交易對美元、歐元的依賴,轉向當地貨幣結算。在結算渠道方面,金磚國家為了降低對美元跨境支付結算的依賴,通過整合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的銀行卡支付系統,建立了金磚國家支付系統(BRICS Pay)。截至目前,全球已建立30多個可繞開美元的結算體系。

美歐與俄戰略對抗及在金融戰場上的制裁與反制裁,將成為全球貨幣體系的一個分水嶺:以美元霸權為特征的現有國際貨幣體系面臨重塑,一個“后美元化時代”正在加速到來。這是美國逆全球化而行、濫用美元霸權、不斷侵蝕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公信力的必然結果。

我想,一塵先生所期待的中國和世界“走出美元陷阱”的時刻,正在加速到來。

王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娄烦县| 阳谷县| 宁国市| 沙洋县| 鱼台县| 东辽县| 西盟| 屯门区| 伊金霍洛旗| 芦溪县| 洛扎县| 津南区| 泗洪县| 靖远县| 牡丹江市| 普宁市| 江川县| 手机| 陆川县| 白城市| 池州市| 营山县| 乌什县| 高邮市| 黄梅县| 武宁县| 凤冈县| 绩溪县| 沙河市| 平湖市| 长顺县| 辽中县| 图木舒克市| 台前县| 北辰区| 英山县| 彭泽县| 宜春市| 新和县|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