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1 研究思路

基于研究內容及研究過程,本書分4個研究階段進行,具體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見圖1-3。

圖1-3 本書的研究思路和技術路線

資料來源:筆者研究整理。

第一階段:研究模型理論準備。該階段主要通過閱讀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采用敘述性方法對已有研究進行文獻綜合評述。該階段主要目的有二:一方面為本書研究提供厚重的理論積淀,另一方面有助于后續研究中對研究設想的進一步細化。

第二階段:研究模型建構階段。首先,對VUCA環境對領導有效性影響的底層邏輯進行理論探討。由于本書的研究包括量化和定性研究,因此研究模型建構包括兩部分。一是基于前面提出的研究主題,結合榮格的心理類型論、管理認知視角、領導權變理論、悖論理論以及特質激活理論,提出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建構領導特質、領導行為、情境及領導有效性之間的互動影響的量化實證理論模型。二是使用扎根理論和案例研究,采用多案例比較的研究方法,解構領導特質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模式。由于質性研究數據收集的過程和分析的過程難以剝離,所以將這兩個步驟整合在一起來建構研究模型。具體來說,將嚴格遵循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步驟,通過訪談、觀察和文本資料等方式收集質性資料并不斷對資料進行分析,形成初始編碼,再隨著資料的增加和認識的深入將初始編碼提升為少數具有重要解釋價值的聚焦編碼,并挖掘編碼間的可能關聯。其次,通過案例分析和事件分析等方法來探索本書的相關研究問題,系統化地建立領導特質對領導有效性影響模式的質性解構模型。

第三階段:研究模型驗證階段。在建構相關量化理論模型之后,我們將基于實證研究的范式,通過訪談、問卷調查法收集相關數據,并且針對研究及數據本身的要求和特征選擇適當的統計方法,即通過因素分析(EFA和CFA)、結構方程模型(SEM)、多元方差分析、多層次線性模型(HLM)以及拔靴法(Bootstrapping)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對前一階段建構的量化實證理論模型進行實證檢驗。

第四階段:研究模型整合階段。在建構相關理論模型之后,基于規范研究范式,對前面階段建構的相關量化實證理論模型及質性理論模型進行整合分析,建構VUCA環境下有效領導人格類型或領導特質、領導行為與情境的互動及匹配模型。最后,綜合研究模型建構階段(第二階段)和研究模型驗證階段(第三階段)的分析結果,系統化形成VUCA環境對領導有效性作用機制整合模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研究結論及管理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眉山市| 阜阳市| 汉川市| 瓦房店市| 会昌县| 湖州市| 柞水县| 天柱县| 辉县市| 巴马| 水富县| 连平县| 灵丘县| 西华县| 会东县| 高邑县| 吉安市| 金溪县| 宜阳县| 仪征市| 承德县| 本溪| 桃源县| 新沂市| 福贡县| 双牌县| 金川县| 洛扎县| 古田县| 濉溪县| 沿河| 丁青县| 安国市| 年辖:市辖区| 恩施市| 乳源| 北京市| 新闻| 白沙|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