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資源投入產出核算方法與優化配置研究
- 王志強
- 5字
- 2024-12-24 17:32:39
1.3 文獻綜述
1.3.1 水資源核算體系研究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專家學者針對水資源核算體系開展了大量研究。
在水資源核算體系整體框架研究方面,De Haan等(1997)通過整合用水、水污染等信息,并與社會經濟核算進行有機聯系,構建了荷蘭水資源核算體系框架;吳優等(2007)、鄧俊等(2009)指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綜合環境經濟核算體系是建立水資源核算體系的基礎。甘泓、高敏雪(2008)提出了在我國開展水資源核算工作時應遵循的基本思路,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指出了開展水資源核算工作可能面臨的問題。
在水資源核算銜接方法研究方面,古偉宏等(1995)對水資源核算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銜接進行了分析,初步嘗試建立了水資源實物賬戶與價值賬戶。沈菊琴等(1998)對水資源資產的界定、特點以及水資源資產評估使用的價格標準、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李代鑫等(2001)對澳大利亞的水權制度進行了研究,指出水權可進行上市交易,為水資源資產核算奠定了基礎。呂雁琴(2005)探討了從微觀角度把水資源納入到會計核算體系、從宏觀角度把水資源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方法。王萍(2007)從水資源核算體系與綠色GDP的關系出發,探討了當前水利統計指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相應提出了水利統計指標體系需要改革的方向。盧瓊等(2010)指出了我國水資源統計與國民經濟核算之間的銜接問題,介紹了水資源核算的實物量供給使用表與資產賬戶。
在水資源核算賬戶編制研究方面,王瑜(2007)闡述了水資源核算中的流量賬戶、資產賬戶與水資源估價。李花菊(2009,2010)從水資源數據統計的重要性和數據收集、處理的原則出發,基于對水資源數據整合的標準化,闡述了水資源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產生的背景和作用,對水資源核算體系中的混合賬戶、經濟賬戶進行了介紹。許雪琴(2012)系統總結了水資源核算的基本方法,并指出建立水資源各類賬戶的基本步驟。劉亞靈等(2017)介紹了水資源賬戶建立的背景、框架、賬戶構成,提出了建立水資源賬戶的簡要思路和關鍵問題。
在水資源核算實際應用方面,Schoer等(2000)根據涉水有關信息,建立了德國水資源排放賬戶和水循環賬戶。陳東景等(2003)建立了2000年張掖地區的水資源實物賬戶、價值賬戶以及綜合賬戶。阮仁良等(2009)介紹了上海市開展水資源核算工作的主要任務和關鍵技術,從節能減排的角度對水資源開展考核與評估。馬俊等(2011)嘗試建立了浙江杭嘉湖地區的水資源核算賬戶,建議對各行業的取水、水消耗、排水等方面加強監測和計量,進一步細化數據采集分類。邢智慧等(2014)通過分析水資源核算體系構建的理論依據、目標及技術路線,建立了太湖流域的水資源賬戶。薛淑娟等(2018)按照水資源核算體系的基本理論和框架,建立了簡要的江蘇省水資源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