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調節學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 任保平 康蓉 段雨晨等
- 665字
- 2024-12-24 17:17:54
(二)調節學派的經濟危機理論
調節學派不認同新古典經濟學的外來沖擊造成危機的觀點,認為經濟危機可以從不同層次來解釋,他們從對資本主義特定歷史條件下資本積累過程與經濟發展過程的統一認識上入手,將經濟危機劃分為五類,并逐一進行解釋。第一類是外部擾動造成的危機。這類危機是因為某一既定實體的持續再生產受到阻礙,或者是與自然災害相關的短缺造成的,或者是由源于外部事件或戰爭的經濟垮臺而造成的。這種危機既不是因為調節模式的正常運行出了問題,也不是因為積累體制的衰竭而造成的。第二類是周期性危機,這種危機是在一個既定國家某個時期的主導調節模式內發生的,它只能部分且緩慢地影響主導制度形式,而且它是一個穩定發展模式中調節機制的必要組成部分。第三類是調節體系的危機。與主導調節模式相聯系的機制被最終證明不能克服不利的短期趨勢,因此在這樣的時期出現的危機就被定義為調節體系的危機。當局部不均衡逐漸聚集并不再能被現行社會經濟程序予以處理的時候,調節體系的危機便出現了。第四類是發展模式的危機。這類危機是由達到最本質制度形式的極限以及這些制度形式之間矛盾的產生來定義的。這類危機是由于最本質的經濟模式出了問題而導致的危機,比如生產組織、資本增殖過程、價值分配以及社會需求的組成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而導致的危機。這類危機是由于經濟再生產動態過程受阻的問題而形成的,因而是比較嚴重的危機。第五類是主導生產模式的終極危機。當一種經濟結構達到一種制度形式安排的極限,對現行社會關系集合的最基本層面提出挑戰時,這類危機便產生了。這類危機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危機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