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格局小了
- 我娶的是青梅,女帝你怎么嫁來了
- 行者千嘆
- 2063字
- 2024-12-20 17:32:20
最近一段時間,秦何總是中午就不見人。
到了晚上,他又不知道從哪回來,身上都是泥土味,雙手也是臟兮兮的。
這個時候,周牧瑾都會一腳給他踹開,讓他去洗個澡。
不洗澡就不給上床了。
接連幾天都是這樣,周牧瑾越發(fā)懷疑,他是不是去干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
他的身上有泥土味,臉上也都是泥痕,難不成他是去哪埋了以后造反的物品?
如果能找到個現(xiàn)行的話,那她以后不就能派人到秦府把東西挖出來,人贓并獲,看他還能怎么解釋。
想到這里,周牧瑾決定明天跟著他,看看這個反賊到底每天在偷偷摸摸干什么。
和往常一樣,用完午膳后,秦何起身便準備離開院子。
這時,周牧瑾也站起身來,叫住了他道:
“夫君,你要去哪,不妨也帶上我去吧。”
對于娘子的要求,秦何猶豫了一下,說道:
“不太好吧,娘子你還是別來了。”
“怎么,我們不是夫妻嗎,難道你有什么事瞞著我?”
周牧瑾不由輕哼一聲,果然這反賊有什么東西在瞞著她,一定是他造反的證據(jù)。
“你不是說過,有什么事都不會瞞著我嗎?”
見推辭不了,秦何只好輕嘆一聲,點頭說道:
“好吧,既然娘子你想知道,那就和我來吧,但先說好,這是我們兩個的秘密,絕對不能和別人提起。”
“嗯,我保證不會說的。”
周牧瑾一聽就樂了,居然還是見不到人的秘密,那肯定是拿來造反的東西,讓她猜猜是龍袍還是玉璽呢。
畢竟秦何可是拉著她要造反的,那他肯定早早就準備好了。
這下人贓并獲,看你還往哪逃。
然后,秦何便帶著周牧瑾離開院子,繞了幾圈,兩人來到了秦府的后院。
來到后院,周牧瑾看著眼前綠油油的菜園子,一下無語住了額。
原來秦何每天都灰頭土臉回來,敢情他是去種菜了?
你敢信堂堂當今太傅,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種菜?
為此,他還專門將后院的區(qū)別劃分出一塊菜園,一有空就拎著鋤頭過來,回來時就一身泥土味。
“娘子,給你。”
在周牧瑾愣神的時候,秦何拿了一樣?xùn)|西過來給她。
她低頭一看,居然是一把小鏟子。
“來都來了,那就一塊干吧。”
只見秦何已經(jīng)熟練提起鋤頭,開始翻動腳下的泥土。
“你在做什么?”
“種菜。”
簡單有力的回答,周牧瑾雙手握著小鏟子,愣在原地。
所以,他每天跑來這里,不是為了造反,只是過來種菜?
來都來了,見秦何在埋頭干活,她也不好意思怎么看著,只好和他一塊干起火來。
只不過,她從來沒有下地干活過,也不知道干什么。
結(jié)果就是,秦何好不容易才種下去的種子,全被周牧瑾用鏟子翻了出來。
周牧瑾很忙,但她不知道在忙什么。
見她在幫倒忙,秦何有些無奈地笑了笑,畢竟人家是皇宮出身,沒下過地也很正常。
在秦何的耐心教導(dǎo)下,周牧瑾明白了怎么翻土,然后澆水。
才干了一會,她便已經(jīng)累的氣喘吁吁,心想勞動人民太不容易了。
“娘子,你看這是什么?”
秦何向她這邊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塊黝黑的玩意,表面還長著毛,形狀怪異,其貌不揚。
若不是這玩意的表面長著葉子,周牧瑾還以為這是他從哪撿來的石頭呢。
“這是什么農(nóng)作物,我從沒見過。”
別看周牧瑾從沒下過地,但她經(jīng)常體察民情,對于各種農(nóng)作物都很熟悉。
可秦何手里的這種農(nóng)作物,她從來都沒見過。
“馬鈴薯,有的地方也叫土豆。”
“馬鈴薯?土豆?”
周牧瑾聽得一臉懵逼,這玩意別說見過了,書中都沒記載,甚至連名字都沒聽說過。
但越是她沒見過沒聽過的東西,她就越想了解。
看著娘子一臉的求知欲,秦何便和她解釋道:
“你沒聽過也正常,這種農(nóng)作物產(chǎn)自南美洲,也就是大煌的最南方,要跨越大洋,在航海興起之前,現(xiàn)在還沒有傳入大煌呢。”
“南美洲?大煌的最南方?難道這世上除了大煌,還有別的國家嗎?”
周牧瑾越聽越覺得驚奇,在她的認知里,這天下都屬于大煌的,大煌便是唯一的國家。
“你去過那些地方嗎?”
她不禁好奇的問道。
“當然沒有。”
秦何搖了搖頭,他根本沒有那個時間。
但是,他很早便布下了一個局,一個將來能改變整個大煌的局。
在秦何繼位之前,他便已經(jīng)派出一些家仆前往世界各地,從世界各地為他收集各種農(nóng)作物的種子、礦石、技術(shù)等大煌所沒有的東西。
這些土豆種子,是一位家仆從大洋商販的手中交易來的。
通過家仆的描述,也讓秦何得知一個重要的情報,那就是大洋之外還有其他國家的存在,而且文明發(fā)展十分迅速。
那個國家的文明,已經(jīng)能夠支持大洋的商販乘船渡海而來,主要用手中的珠寶來交易大煌的絲綢,瓷器,以及茶葉等用品。
以大煌目前的經(jīng)濟水平,雖然女帝勵精圖治,大力改革,但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力太差,想要發(fā)展起來,必須先解決生產(chǎn)力的問題。
而影響生產(chǎn)力的最大問題,自然就是糧食。
大煌連年旱災(zāi),各地饑荒不斷,農(nóng)民連飯都吃不飽,談何發(fā)展生產(chǎn)力。
只有吃飽飯,才能發(fā)展生產(chǎn)力,否則都是空想,不切實際的。
他手中的可不只是一顆土豆,更是大煌的未來,
“娘子,你看我手中的是什么?”
秦何舉起手中的土豆,在陽光的照射下,土豆散發(fā)出飽滿的光澤。
“馬鈴薯?還是叫土豆?”
她記得剛才秦何說過,這是一種名叫馬鈴薯或者是土豆的東西。
可這玩意看著其貌不揚,又能做什么呢?
“小了。”
“什么小了。”
“格局小了。”
秦何故作謎語人般的說道,見娘子被自己戲耍露出的不悅,他趕忙解釋道:
“我手里的可不是一顆土豆,它是大煌的未來。”
這一刻,秦何手里的不只是一根玉米棒,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大煌的未來?”